APP下载

我院149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2010-07-30黎石宝广西桂东人民医院梧州市543001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0年3期
关键词:年龄段例数抗菌

黎石宝(广西桂东人民医院,梧州市 543001)

我院于2007年开展不良反应报告工作,成立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小组,由药剂科相关工作人员及临床科室护士长共同组成。相关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病例主要由临床科室护士长负责收集,药剂科负责对相应数据处理汇总后通过ADR监测网络上报至全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中心。现将我院2008~2009年收集的149例ADR报告进行汇总分析,为今后的用药提供更安全、更科学的依据,让临床应用相关药品时引起注意。

1 资料与方法

收集2008~2009年我院成功上报国家不良反应监测网络中心的ADR报告共149例。对报告按引起ADR的药品种类、临床表现及上报科室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ADR发生的患者年龄情况

149例ADR报告中,男性64例,女性85例;ADR可发生在任何年龄段;年龄最小近2岁,最大87岁;年龄在40~60岁段占比例最大,共66例,构成比占44.30%。各年龄段ADR发生情况见表1。

2.2 给药途径与ADR关系

149例ADR报告中,以静脉滴注方式给药引发的ADR为140例,占总例数的94.0%,不同给药途径致ADR发生的比例详见表2。

2.3 ADR病例上报部门分布

149例ADR报告中,上报部门主要来源于住院病房,共96例,占总例数64.4%。其他部门上报例数详见表3。

表1 ADR在不同年龄段的分布Tab 1 Age distribution of ADR cases

表2 给药途径致ADR发生比例Tab 2 Proportion of different route of administration in ADR cases

2.4 ADR所涉及的药物和抗菌药物种类分布

149例ADR报告共涉及62种,各类药物发生ADR的构成比见表4。抗菌药物引起的 ADR为63例,占总数的42.3%;中药制剂和肿瘤用药引起的ADR各为17例,占总例数的11.4%。抗菌药物以β-内酰胺类引起的ADR居首,其次为氟喹诺酮类,详见表5。

表3 ADR病例报告收集部门分布Tab 3 Distribution of departments from which the ADR cases were collected

表4 引起ADR的药品种类及发生率Tab 4 Categories of ADR-inducing drugs and incidences of ADRs

表5 引起ADR的抗菌药物种类及发生率Tab 5 Categories of ADR-inducing antibiotics and incidences of ADRs

2.5 ADR涉及的器官/系统分类及临床表现

149例ADR报告中,由药物所致的器官/系统损害,以皮肤最为常见,临床表现多为皮疹、瘙痒、斑丘疹、潮红等,共75例,占总例数的50.3%,其他详见表6。

表6 ADR涉及的器官/系统分类及临床表现Tab 6 Classification of organs and systems involved in ADRs and clinical manifestation

3 讨论

3.1 ADR可以发生在不同年龄阶段

我院为一所三级综合性医院,全院分别设有内科、外科、小儿科、传染科等15个科室,每个科室均包含有不同年龄的患者,所以在年龄段上符合我院特征。由表1所反应出来的情况说明我院ADR发生的年龄段主要来源于41岁以上。

3.2 ADR以静脉滴注给药方式引起为常见

由表2可见,静脉滴注给药发生ADR的比例较大,占总例数的94.0%。静脉给药基本在医院进行,静脉给药时,药物直接进入人体,无肝脏首过效应,药物浓度较高,有利于快速到达病变器官或组织并维持有效浓度,起到治疗作用;静脉给药也有不利的一面,药物浓度较高,对机体的刺激性也相应增强,其次,注射剂为保持稳定性需要加入缓冲液、防腐剂或其他添加剂等,这些物质也有可能使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由表3可见,静脉滴注给药方式在门诊也常见,尽管在检查要求中,门诊不能静脉滴注抗菌药物,但在现实中不可避免,主要原因还是为了对症治疗,尽快达到控制病情及治疗效果,另外也是由于患者还达不到住院治疗的程度。药剂科收集的病例报告主要来源于到病案室抽查病例,不能及时报道相关ADR并详细描述ADR的临床表现。通过现场调查临床发生的ADR因素来看,药液配伍不当、浓度过高、pH值、渗透压、微粒、配制液体放置的时间过长和滴注速度过快过慢以及患者的体质等均可能导致ADR的发生。

3.3 抗菌药物引起的ADR高居首位,中药制剂、肿瘤用药引起的ADR不容忽视

由表4、表5可见,抗菌药物引发的ADR居首位,占总例数的42.3%,抗菌药物中β-内酰胺类、氟喹诺酮类分居第1、2位,共占总例数的74.6%,这与目前各医疗单位广泛应用抗菌药物密切相关,与相关报道一致[1]。抗菌药物在临床治疗中具有不可替代性,是人类健康的最后一道屏障,但随着其在临床中的使用不合理甚至滥用,致使耐药菌株不断出现,从而导致真菌感染,直至无药可用,给未来临床用药构成极大的潜在威胁。我院在抗菌药物的使用上,多数是依靠经验用药,缺乏病原学检查依据,不能选择最有效的抗菌药物,有时还会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或造成病情的延误。每年都有大量的关于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临床药学会议在全国各地召开,目的也是为了控制抗菌药物的滥用,但要真正达到目的还任重道远。

中药是我国医药瑰宝,在治疗中的治疗作用是值得肯定的。由于中药制剂的成分较复杂,有效成分的提炼纯度很难达到很高,在保存过程中易发生改变,其杂质或有效成分本身都有可能成为致敏物质。149例ADR中,中药制剂共17例,占总例数的11.4%,高居第2位,因此不容忽视[2]。随着我们生活环境污染的恶化,肿瘤现在已成为威胁人类的一大疾病,越来越趋向年轻化,抗肿瘤药最大的不良反应就是抑制骨髓功能,致使白细胞、血小板计数下降较明显。由表4构成比中可见,抗肿瘤药引起的ADR与肿瘤疾病的增多是一致的。

3.4 ADR报告以皮肤损害为主

由表6可见,ADR涉及的系统临床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害的发生率较高,共75例,占总例数的50.3%,与国内文献报道[3]的排序一致,其次为消化系统。这与药物对皮肤/附件或消化系统的损害表现出来的症状明显有关,易于发现和诊断。过敏反应是由于外来的抗原物质与体内特异性抗体结合后由肥大细胞、嗜碱粒细胞释放大量过敏介质而造成的一组临床症侯群,主要表现为局部血管扩张,血管通透性增高,器官平滑肌收缩以及腺体分泌增强等。其特点是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损伤,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一般予以停药或者给予抗组胺药等后症状即减轻或消失。而一些不易观察到的ADR如肝肾损害、血液系统损害以及一些严重的ADR如呼吸困难、呼吸抑制等,虽发生例数不多,仍应引起足够重视[4]。

4 结论

我院ADR报告上报数量太少,从总体来说,抗菌药物是不良反应监测的重点。临床易于观察的ADR上报数量较多,而那些不易观察到的、潜在的及慢性的ADR上报率少。为了能够确保用药安全,还需大力加强ADR监测工作,努力使ADR上报工作成为医务人员的一种责任和安全意识。

[1]浦锡娟,林小鲁,徐凯琳.我院114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09,9(8):636.

[2]张 丽,赵怡婷,陈 冰.623例中药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09,9(2):151.

[3]闫素英,程红勤,曾 艳,等.我院557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药房,2005,16(18):1 412.

[4]娄育红,范广健,付丽红.2008年我院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09,9(7):554.

猜你喜欢

年龄段例数抗菌
不同年龄段妊娠早期妇女维生素D含量水平分布
各年龄段人群对网上健康教育的认知和期望的调查报告
竹纤维织物抗菌研究进展
二维超声与四维超声联合诊断产前胎儿畸形的临床价值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适合各个年龄段的黑胶爱好者 Sony(索尼)PS-LX310BT
帕金森病睡眠障碍与非运动症状的相关性分析
夏季养鸡 可用蒲公英抗菌消炎
黄连和大黄联合头孢他啶体内外抗菌作用
眼外伤迟发性继发青光眼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