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2008年我院抗抑郁药应用分析
2010-07-30许月芳姜玲敏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药剂科北京市100048
许月芳,姜玲敏(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药剂科,北京市 100048)
抑郁症是一种情感性精神障碍,抑郁症的临床症状主要有悲伤、绝望、自责、自我评价降低、焦虑、失眠等,常伴躯体症状和不适,并可产生自杀倾向[1]。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精神压力逐渐增大,抑郁症已成为现代社会的常见病、高发病,其发病率正在快速攀升,抑郁症正成为一个严重的全球问题。目前,对抑郁症的治疗通常以药物治疗、精神疗法、社会疗法和行为疗法综合治疗,而药物治疗是主要治疗手段。通过药物治疗,其中大部分患者可获得不同程度的疗效。本研究对我院2006~2008年抗抑郁药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分析3年来抗抑郁药使用趋势,旨在为临床合理用药、经济用药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本文资料来源于医院网络信息系统数据库的药库管理系统,检索2006~2008年我院抗抑郁药应用相关信息,对药物名称、销售数量、销售金额、用药频度、限定日费用等进行统计、排序。
1.2 方法
方法采用WHO推荐的限定日剂量(Defined daily dose,DDD)为指标的分析方法,对2006~2008年我院抗抑郁药的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等进行统计分析。DDD值是指为达到主要治疗目的用于成人的平均日剂量,本研究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2005年版)[2]及《新编药物学》(第16 版)[3]规定的日剂量为准,文献未收载的以药品说明书规定的常规剂量为准。DDDs=年销售数量(片)×规格/DDD值,DDDs可客观地反映某药的使用频率及临床应用情况,DDDs越大,说明该药的使用频率越高。将某药的总销售金额(零售价×销售数量)除以DDDs,即求得该药的DDC。DDC代表药物的总体价格水平,表示患者使用某药的平均日费用。
2 结果与分析
2006~2008年各类抗抑郁药销售金额及构成比见表1;2006~2008年各种抗抑郁药销售金额及排序见表2;2006~2008年各种抗抑郁药DDDs及排序见表3;2006~2008年各种抗抑郁药DDC及排序见表4。
由表1可见,近3年来我院所用的抗抑郁药可分为三环类(TCA)、选择性5-羟色胺(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选择性5-HT和去甲肾上腺素(NA)再摄取抑制剂(SNRI)及其它类。抗抑郁药品销售金额增长迅速,说明人们对抗抑郁药的需求正在逐年增加,2008年销售金额为2006年的1.8倍。其中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增长较快,每年都占抗抑郁药品总销售金额80%以上,三环类抗抑郁药的销售金额最少,并呈现下降趋势。
由表2可见,近3年销售金额前3位的药物主要是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药,主要是氢溴酸西酞普兰片、盐酸氟西汀分散片、盐酸舍曲林片。氢溴酸西酞普兰片3年的销售金额都排在第1位,呈逐年增长趋势,由2006年的45.24万增长到2008年的82.30万,2008年销售金额为2006年的1.8倍。盐酸氟西汀分散片前2年的销售金额都排在第2位,2008年下降到第3位,2007年销售金额是3年中最高,达43.28万。盐酸舍曲林片前2年的销售金额都排在第3位,2008年上升到第2位,销售金额呈现增长趋势,2008年销售金额达32.70万。销售金额增长较快的抗抑郁药有氢溴酸西酞普兰片、盐酸氟西汀分散片、盐酸舍曲林片。销售金额呈现下降趋势的有盐酸多塞平片。
由表3可见,我院抗抑郁药DDDs逐年增高,2008年是2006年的2倍,用药频度高的药物主要有氢溴酸西酞普兰片、盐酸氟西汀分散片、盐酸舍曲林片、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其中氢溴酸西酞普兰片的DDDs每年都排在第1位,新型抗抑郁药氟哌噻吨/美利曲辛也逐渐被广大医生和患者认可,DDDs呈现上升趋势。三环类抗抑郁药的DDDs呈现下降趋势。
表1 各类抗抑郁药销售金额及构成比Tab 1 Consumption sum of various antidepressants and their constituent ratios
表2 各种抗抑郁药销售金额及排序Tab 2 Ordering of the consumption sum of different antidepressants
表3 各种抗抑郁药DDDs及排序Tab 3 Ordering of DDDs of different antidepressants
表4 各种抗抑郁药DDC及排序Tab 4 Ordering of DDC of different antidepressants
由表4可见,近3年来我院部分抗抑郁药限定日费用(DDC)出现下降的趋势,下降比较明显的药物有氢溴酸西酞普兰片、盐酸舍曲林片、盐酸曲唑酮片、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盐酸文拉法辛缓释胶囊作为一个新型药物,其限定日费用最高,达到20.11元。
3 讨论
3.1 SSRI类抗抑郁药药理作用分析
SSRI是目前临床应用较多的抗抑郁药,其作用机制是选择性地抑制突触前膜对5-HT的再摄取,从而使突触间隙内5-HT浓度增高而发挥抗抑郁作用。SSRI具有对5-HT的高度选择性,对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组胺及胆碱能神经影响小,口服吸收良好,生物利用度较高,不良反应少,耐受性好,适用于治疗各种类型抑郁症。常用的SSRI主要有:氟西汀、帕罗西汀、西酞普兰、舍曲林、氟伏沙明5种药(俗称“五朵金花”),在世界各国均被作为抗抑郁药的首选药。值得注意的是SSRI不能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合用,需用MAOI时,至少应停用SSRI 2周,以免出现5-HT综合征(表现为高热、僵硬、肌阵挛,甚至谵妄和昏迷等)[4]。
氟西汀是SSRI的典型代表,药效与TCA相似,而抗胆碱作用及心血管副作用较TCA小,该药治疗伴发心血管症状的抑郁症疗效肯定,耐受性较好。也适用于治疗老年抑郁症和躯体疾病伴随的抑郁症[5]。氟西汀的口服吸收良好,不受食物影响,服用剂量为20 ~60 mg·d-1,最大剂量为 80 mg·d-1,口服后6~8 h达血药峰值。氟西汀主要经肝脏代谢,肝功能不全者,血浆消除半衰期明显延长,因此须考虑减少药物剂量或降低用药频率。
帕罗西汀是强力、高效的SSRI,在SSRI中抑制5-HT再摄取的能力最强。该药作为一种新型抗抑郁药,其特点是起效快,耐受性好,可用于治疗各种类型的抑郁症[6]。对严重抑郁症以及其他抗抑郁药治疗无明显疗效的患者,该药仍有效。对伴有严重肝、肾损害或严重心脏损害的患者应限定在最低治疗量,一般不推荐妊娠期妇女、儿童使用。本品口服易吸收,不受抗酸药物和食物的影响。一般剂量为20 mg·d-1,服用2~3周后根据患者的反应调整剂量,每周以10 mg递增,每日最大剂量为50 mg。老年患者每日最大剂量不宜超过40 mg。长期应用需逐渐减量,不宜骤停。
舍曲林抑制5-HT再摄取作用比氟西汀强5倍,舍曲林的血浆消除半衰期为22~36 h,服药后6~8 h血药浓度达峰值。主要治疗抑郁症和强迫症,起始剂量为50 mg·d-1,早晨或夜间一次顿服。食物不影响其吸收,若疗效不理想,至少需要1周时间增至最大剂量200 mg·d-1,一般约7 d见效,长期服用可防止抑郁症复发。此外,该药可增加多巴胺释放,较少引起帕金森综合征、泌乳素增多、疲乏和体重增加,能改善患者的认知和注意力。该药对女性和老年抑郁症患者尤为适宜,也有证据表明儿童和少年应用该药安全[7]。
西酞普兰为较新的SSR I,价格比较昂贵。与同类药物相比,对5-HT再摄取抑制作用较强,选择性更高,对其他神经递质及其受体的影响较小,不影响认知功能和精神运动性行为,适用于躯体疾病并发抑郁需多种药物合用者。本品起始剂量为 20 mg·d-1,根据临床需要,最高剂量可增至60 mg·d-1,肝功能不全者最高剂量不超过 30 mg·d-1。65岁以上老年患者最大剂量不超过40 mg·d-1[8]。
3.2 TCA类抗抑郁药药理作用分析
TCA被公认为第1代抗抑郁药,当时一度作为抗抑郁首选药。TCA可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对5-HT和NA的再摄取,具有抗抑郁、抗焦虑和镇静作用。但因TCA还具有抗胆碱作用,不良反应较多,如口干、便秘、尿潴留、视物模糊及眼内压升高等;此类药物还有心血管方面的不良反应[9],如心律失常、传导阻滞、直立性低血压、心功能不全等,尤其在老年人更易发生。这些都是TCA的主要缺点,限制了其在临床上应用,正逐渐被新型抗抑郁药5-HT再摄取抑制剂、NA再摄取抑制剂及具有双重机制的药物所替代,它们比TCA不良反应少,安全性更高。
3.3 SNRI类抗抑郁药药理作用分析
SNRI是选择性5-HT和NA再摄取抑制剂,具有双重阻滞作用,有较强的抗抑郁疗效.本院该类药有盐酸文拉法辛缓释胶囊(怡诺思)和盐酸曲唑酮(每素玉)。文拉法辛能抑制神经突触前膜对5-HT及NA再摄取,增强中枢5-HT及NA神经递质功能,对多巴胺的再摄取亦有轻微的抑制作用,从而发挥抗抑郁作用10。与组胺、胆碱及肾上腺素受体几乎无亲和力,不良反应较轻。临床研究显示,该药治疗抑郁症有效、安全,利于患者长期维持性治疗。由于该药具有双重阻滞作用,其对SSRI治疗8周而无明显疗效的抑郁症患者有较好的疗效。曲唑酮是一种已在临床应用多年的药物,其抗抑郁及镇静作用明显,同时具有抗焦虑作用,心血管系统毒性小,适用于老年性或伴有心血管疾病的抑郁症,也用于治疗焦虑、失眠患者。口服易吸收,血药浓度达峰时间为1~2 h,血浆消除半衰期为5~9 h,血浆蛋白结合率为89% ~95%。初始剂量为50~100 mg·d-1,门诊病人可逐渐增至200 mg·d-1,分次服用。本品能引起血压下降,与降压药合用,需要减少降压药的剂量。
3.4 新型复方制剂抗抑郁药药理作用分析
黛力新是由氟哌噻吨和美利曲辛组成的复方制剂,氟哌噻吨是一种神经阻滞剂,小剂量具有抗焦虑和抗抑郁作用。美利曲辛是一种新型双相抗抑郁剂,低剂量应用时,具有兴奋特性。两种成份的复方制剂具有抗抑郁、抗焦虑和兴奋特性,两药联合应用在临床上表现为在治疗作用方面的协同效应和不良反应方面的拮抗效应,既可提高脑内突触间隙多巴胺DA、5-HT、NA等多种神经递质的含量,从而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发挥抗抑郁的功能,又利用美利曲辛对抗大剂量用氟哌噻吨时可能产生的椎体外系反应。其疗效肯定、价格便宜、不良反应少受到临床医生和广大患者的充分认可。
4 结论
通过调查分析,3年来我院抗抑郁药无论是销售金额、销售数量、DDDs都呈上升趋势,从一定程度上说明,生活水平提高后,人们更多关注心理健康,抑郁症患者的就诊率大大提高。另一方面也说明现在社会工作压力大,抑郁症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治疗抑郁症除了及时调整心态及适当的心理疏导外,随着抑郁病理机制研究的深入,抗抑郁药的发展为抑郁症的治疗提供了便利;但对新药尚需积累更多的临床资料,以便在具体应用时选择最适宜的药物,尽可能地发挥各种抗抑郁药的作用,减少药品不良反应发生。
[1]张少丽,石少波.抑郁症治疗的研究进展[J].精神医学杂志,2008,21(2):156.
[2]国家药典委员会编.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S].2005年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21.
[3]陈新谦,金有豫,汤 光.新编药物学[M].第1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286.
[4]Speiser Z,Fine T,Litinetsky L,et al.Differential behavioral syndrome evoked in the rats after multiple doses of SSRI fluoxetine with selective MAO inhibitors rasagiline or selegiline[J].J Neural Transm,2008,115(1):107.
[5]BenazziF. Fluoxetine forthe treatmentofSSRI discontinuation syndrome [J].Int J Neuropsychopharmacol,2008,11(5):725.
[6]Yoshimura R,Umene-Nakano W,Suzuki A,et al.Rapid response to paroxetine is associated with plasma paroxetine levels at 4 but not 8 weeks of treatment,and is independent of serotonin transporter promoter polymorphism in Japanese depressed patients[J].Hum Psychopharmacol,2009,24(6):489.
[7]Birkett DP.Behavioral therapy,sertraline,or both in childhood anxiety[J].N Engl J Med,2009,360(23):2 476.
[8]Santangelo A,Testai M,Barbagallo P,et al.Use of specific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SSRIs)(Sertraline or Citalopram)in the treatment of depression reduces the cardiovascular risk in the elderly:evidence from a Sicilian population >80 years recovered in the assisted sanitary residences(RSA) [J].Arch Gerontol Geriatr,2009,48(3):350.
[9]Rademacher S,Dietz R,Haverkamp W.QT prolongation and syncope with methadone,doxepin,and a beta -blocker[J].Ann Pharmacother,2005,39(10):1 762.
[10]Il'ina NA.Experience of the use of velaxin(venlafaxine)in anxious depression[J].Neurosci Behav Physiol,2009,39(3):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