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千金子制霜新工艺的研究

2010-07-25李英霞侯立静

中成药 2010年8期
关键词:千金子二萜种仁

李英霞, 侯立静

(山东省中医药研究院,山东济南250014)

千金子为大戟科植物续随子Euphorbia Lathyris L.的种子,有逐水消肿,破血散结的功效。用于水肿、痰饮、积聚腹胀,二便不通,症瘕积聚等症[1]。千金子为毒性中药,一般认为所含的脂肪油能产生峻泻,必须去油炮制,炮制的目的在于减毒、缓和其峻泻之性[2]。制霜法是千金子炮制文献记载最多的一种方法,一般是将种仁碾碎如泥,纸包裹,上压重物吸油或压榨器反复压榨,去除大部分油脂后,至“吸油纸上不显油痕”或“药物松散不再黏成饼”为度[3]。制霜方法又分冷法制霜、热法制霜和蒸法制霜。长期以来,由于制霜工艺落后,生产效率低下,缺乏专用的制霜设备和明确的工艺技术指标,有些地区以炒品代替霜品,致使各地炮制品炮制程度各异,炮制品质量相差较大。虽然在200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附录21)[4]的炮制通则中规定了去油制霜方法:“取净药材碾碎如泥,经微热,压榨除去大部分油脂后,取残渣研制成符合规定要求的松散粉末”。但加热的方式、加热温度和时间均没有作明确的规定,仍然存在制霜工艺技术指标不明确、去油程度不易掌握等问题。研究者利用各自不同的去油方法进行制霜,所得到的千金子霜虽然外观质量符合传统经验鉴别的要求,但含油量相差较大[4-5]。因此,研制千金子制霜的专用设备,制定统一的制霜工艺技术指标是很有必要的。本研究利用新研制的小型压油制霜设备,采用正交试验方法,以千金子霜含油量和两种主要泻下成分续随二萜酯和千金二萜醇二乙酸苯甲酸酯为综合考察指标,对千金子的制霜工艺进行了研究,为制定千金子制霜工艺技术标准提供科学依据。

1 仪器、设备与材料

Waters2695型高效液相色谱仪(美国Waters公司);250型制霜机(杭州春江机械自动化研究所研制);R-201型旋转蒸发仪(上海申胜生物技术有限公司),SW-2型便携式数字指示表面温度计(浙江省慈溪市光华数字显示仪器)。

续随二萜酯和千金二萜醇二乙酸苯甲酸酯对照品购自北京显通时代医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批号20081106,200812228),经 HPLC面积归一化法测定,纯度分别达98.0%和99.67%,经光谱测定,结果与文献报道[6-8]的结构测定数据基本一致。

千金子药材购自主产地河南南阳,经山东省中医药研究院李英霞副研究员鉴定为续随子(Euphorbia Lathyris L.)的成熟种子。甲醇、乙腈为色谱纯,其余试剂均为分析纯。

2 方法与结果

2.1 正交试验设计方案 利用新研制的小型压油制霜设备,经反复制霜预试,千金子压油制霜工艺选取了种仁前处理方式、加热温度及加热时间作为正交设计的三个因素,分别设定相应的三个水平,选用L9(34)正交表进行试验,固定投料量为100 g,压缩体积约为35 cm3,以千金子霜含油量和主要泻下成分续随二萜酯和千金二萜醇二乙酸苯甲酸酯为考察指标,结合传统霜的经验鉴别标准,综合评价,对压油制霜过程中的工艺参数进行了正交试验选择。因素水平见表1。

表1 因素水平表

固定投料量和压缩体积后,采用该制霜小型设备压制的千金子霜中含油量基本保持在18%以上。200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千金子霜项下规定含油量限度为18%~20%,根据所测千金子霜含油量和两种泻下成分含量范围分别将其分为5个等级,含油量越接近18%~20%评分越高。评分标准为:18.0% ~20.0% 评为 90 ~100 分;21.0% ~25.0%评为70~89分;26% ~29%评为51~69分;30% ~40%评为0~50分。含油量越低,泻下成分含量也越低,两种泻下成分含量越低评分越高。续随二萜酯含量评分标准为:0.10% ~0.16%评为90~100分;0.17% ~0.25% 评为 70~89 分;0.26% ~0.30%评为51~69分;0.31% ~0.40%评为0~50分。千金二萜醇二乙酸苯甲酸酯含量评分标准:0.20% ~0.25% 评为 90 ~100 分;0.26% ~0.36%评为70~89分;0.37% ~0.40%评为51~69分;0.41% ~0.69%评为0~50分。

2.2 千金子霜的制备

直接粉碎压油制霜:称取千金子种仁100 g,粉碎成泥状(粒度约为40~60目),装入制霜机物料腔内,接通电源,打开温控开关,按正交试验设计表中的要求设定加热温度和时间,对物料进行加热,通过对物料挤压出油,记录出油量及出油时间。待压油完毕,打开物料腔,取出药渣,放凉,称取重量,记算得率,粉碎过40目筛。

微炒后粉碎压油制霜:称取千金子种仁100 g,置炒锅内,锅底温度控制在90~100℃,微炒3 min,种仁略变黄色,粉碎成泥状,装入物料腔内,按上述制霜方法进行压制。

粉碎后略蒸压油制霜:称取千金子100 g,粉碎成泥状,纱布包裹,置蒸锅内蒸约8 min(蒸透),取出,装入物料腔内,按上述制霜方法进行压制。不同压制条件下千金子制霜情况见表2。

表2 不同压制条件千金子制霜结果表

2.3 含油量测定 分别称取正交试验中9份千金子霜样品适量,加石油醚(60℃ ~90℃)索氏提取至完全后,放冷,滤过,滤液回收溶媒,蒸干,105℃干燥至恒重,计算含油量。结果见表3。

2.4 续随二萜酯和千金二萜醇二乙酸苯甲酸酯含量测定 据文献报道[9-10]千金子中的续随二萜酯(即6,20-环氧千金二萜醇苯乙酸酯二乙酸酯,又称千金子甾醇)具有导泻作用,为千金子中的主要泻下成分。经作者初步研究,结果发现千金子中的另一成分千金二萜醇二乙酸苯甲酸酯也具有明显提高小鼠小肠推进率的作用,且含量较高,因此,作者以HPLC法测定了千金子霜中两种泻下成分的含量。

2.4.1 色谱条件:Kromasil C18柱(4.6 mm × 150 mm,5 μm),流动相:甲醇-水(68 ∶32),柱温:40 ℃,检测波长:280℃,体积流量:1 mL/min,进样量:10 μL。色谱图见图1。

表3 正交试验计划表及结果

图1 对照品(A)和千金子霜样品(B)HPLC图

2.4.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分别取续随二萜酯和 千金二萜醇二乙酸苯甲酸酯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置50 mL量瓶中,加甲醇适量溶解,稀释至刻度,摇匀,配成质量浓度为0.200 mg/mL和0.206 mg/mL的溶液作为贮备液。分别精密量取两种贮备液2.0 mL,置5 mL量瓶中,加甲醇适量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对照品溶液,浓度分别为0.080 mg/mL和0.105 mg/mL。

2.4.3 线性关系考察 精密量取上述对照品贮备液 0.5、1.0、2.0、3.0、3.5、4.0mL,分别置 5 mL 量瓶中,加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配成相应质量浓度的对照品溶液,进样10 μL,记录峰面积。以对照品进样量(X)为横坐标,峰面积(Y)为纵坐标进行回归分析,得回归方程为:续随二萜酯:Y=16699902X-28424.03,r=0.9997,千金二萜醇二乙酸苯甲酸酯:Y=1492670X-33977,r=0.9999,结果表明,续随二萜酯在0.200 μg ~1.200 μg,千金二萜醇二乙酸苯甲酸酯在 0.206 μg ~1.651 μg 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2.4.4 样品测定 取正交试验得到的9份千金子霜0.15 g,精密称定,加甲醇 20 mL,水浴回流 2 h,放冷,滤过,滤液水浴蒸干,加甲醇适量溶解,置10 mL量瓶中,加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微孔滤膜(0.45 μm)滤过,进样 10μL 测定,对照品溶液同时测定,采用外标两点法计算样品中两种成分的含量。结果见表3、表4。

表4 方差分析表(F0.01(2,2)=99.00)

由直观分析和方差分析结果来看,B因素(加热温度)对千金子霜含油量和两种泻下成分续随二萜酯和千金二萜醇二乙酸苯甲酸酯的含量有极显著影响,A因素(种仁前处理方式)和C因素(加热时间)对结果影响不明显。对于B因素,K3>K2>K1,说明加热温度越高,出油量越大,霜中含油量越低,两种泻下成分含量也随之降低,但温度太高会加深霜的颜色,在所选的温度内,含油量可以达到标准要求,故选择水平3,即加热温度为55℃;对于A因素来说,K3>K2>K1,可选水平3,但在压制过程中发现种仁泥经蒸制后变黏稠,出油时间加长且易堵塞油孔,制备的霜含水量明显比冷压和炒压要高,而炒压比冷压容易出油,A因素又是次要因素,故选水平2,即种仁先炒后再压。对于C因素来说,K3>K2>K1,选水平3,即加热时间为30 min。综合分析,确定千金子最佳制霜工艺为A2B3C3,即千金子种仁于100~120℃微炒3 min后,粉碎成泥状(粒度约为40~60目),55℃左右加热30 min,出油率控制在51% ~53%(g/g),出霜率控制在45% ~47%(g/g),霜含油量可控制在20%左右。

3 验证试验

为进一步考察上述优选工艺的重复性,按上述条件进行了3次重复性试验,结果见表5。

表5 3批千金子霜验证试验结果

由表5可以看出千金子制霜工艺重复性良好,含油量均符合规定要求。

4 讨论

4.1 传统制霜方法多是手工操作,周期长,效率低,一般需要几十天甚至数月,费工费时,缺乏专有的制霜设备,严重影响制霜品的质量,难以保证其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本试验所采用的压油制霜新设备,具有温控装置及出油口,可有效控制加热温度、加热时间及出油量,制霜过程一般仅需1个小时左右,大幅度提高了制霜效率,填补了制霜设备的空白。

4.2 关于千金子霜中主要泻下成分质控方法的研究以及制霜是否对泻下成分产生影响,尚未见文献报道。本研究建立了HPLC法测定千金子霜中主要泻下成分含量的方法,并且考察了其在制霜过程含量的变化,结果发现泻下成分随千金子霜含油量的降低而降低,初步揭示了千金子制霜炮制的科学内涵。

4.3 千金子霜的炮制方法各地不一,加热方法有烘烤、炒制、蒸热、曝晒和炕热等,温度不同,时间也不一致,对不同制霜条件进行对比研究的相关报道也属空白。本试验首次利用新型制霜设备,采用多种考察指标综合评价,对千金子制霜工艺参数进行了正交试验优选,填补了制霜工艺研究的空白,为制定千金子制霜工艺技术标准提供了科学依据。

[1]中国药典[S].一部.2005:24.

[2]山东省卫生厅编.山东省中药炮制规范[M].山东: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92.

[3]孙秀梅,张兆旺,曹艳花.千金子炮制的历史沿革与现代研究[J].中成药,2003,25(12):981-983.

[4]王德满,姜国宪.千金子含油量分析[J].中草药,1987,18(1):14.

[5]袁劲松,汤翠娥.千金子霜炮制品含油标准及其中间质控方法研究[J].中草药,1995,17(2):19.

[6]Adolf W,Hecker E.“Euphorbiasteroid”(epoxylathyrol),A New tricyclic diterpene from Euphorbia lathyris L[J].Tetrahedron Lett,1970,(26):2241-2244.

[7]Giovanni A,Gian C T,Giancarlo C,et al.An Expeditious Procedure for the Isolation of Ingenol from the Seeds of Euphorbia lathyris[J].J Nat Prod,1999,62:76-79.

[8]Hideji I,Yoshitatsu I,Minako Y,et al.Lathyrane diterpenes from Euphorbia lathyris[J].Phytochemistry,1990,29(6):2025-2026.

[9]Jaretzky R,kohler W.Euphorbia lathyris L.as a drug.Pharmacological tests,especially of the seed oil[J].Arch Pharm,1943,281:256-264.

[10]国家医药管理局中草药情报中心站编.植物药有效成分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447-448.

猜你喜欢

千金子二萜种仁
Box-Behnken响应面法结合熵权法优化千金子二萜醇酯类成分的闪式提取工艺
益母草中的1个新二萜苷
结构改造制备抗菌和抗肿瘤的姜科二萜衍生物
榛子种仁吸水、抑制及GA3 促进发芽试验
衡阳地区直播稻田千金子的发生及综合防控策略
千金子炮制减毒机理的研究进展
香茶菜属植物中松香烷二萜的研究概况
不同产地元宝枫种仁油脂含量及脂肪酸成分研究
不同含油率核桃品种种仁主要营养物质含量和糖代谢相关酶活性时节动态
美藤果蛋白质功能性质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