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说如何实施语文审美教学

2010-07-19袁桃红

语文教学之友 2010年6期
关键词:语段

袁桃红

语文教学若忽视了审美,很容易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吕叔湘曾说:“语文教学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庄文中也说:“审美是语文课的一股富有活力的矿泉水。”可见审美对于语文教学多么重要。那么,如何实施语文审美教学呢?

一、启发学生想象

想象是美感心理结构中的重要因素之一,它能为审美主体在美感世界遨游时插上翅膀。

特级教师程翔在执教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时,启发学生想象,再现词中美景:“现在,请同学们展开想象,最好是闭目冥想,把诗人所描绘的美景由文字变成形象的画面,在大脑荧屏上放映出来。雨果说:‘想象是人类思维中最美丽的花朵。黑格尔说:‘想象是最杰出的艺术本领。现在看谁具备这种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分四步。第一步,‘勾勒形态,将群山、层林、江水、船只、雄鹰、游鱼的轮廓勾勒出来;第二步,‘染上色彩,把黑白屏幕变为彩色,火红的枫林、蓝天碧水……看谁脑海的色彩更鲜艳、更丰富、更美丽;第三步,‘让画面动起来,秋风送爽,吹动满山的枫叶,像熊熊燃烧的烈火,江水缓缓流淌,大小各式的船只争相竞发,雄鹰在蓝天翱翔,游鱼在清澈的水底自由轻快地嬉戏;第四步,‘让画面更细致逼真,在脑海中来几个特写镜头,如船上耀眼的白帆,游鱼的细鳞,水底的沙石……同学们在自己的‘大脑屏幕上看到这一切了吗?嗅到了秋的气息了吗?”学生争相回答:“看到了,感觉到了,嗅到了。”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它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一山一水,一词一句,只要审美主体加以想象,无声的文字符号就会变成充满激情的语言,无形的画面就会变成栩栩如生的景观,隐匿于字里行间的美就会自然地跳脱出来。因此,与其讲解分析,不如启发学生想象。诸如老舍《济南的冬天》、徐迟《黄山记》等,其情景都可以启发学生通过想象,再现于眼前、心里、脑中。

二、创设文本情境

凡是感人的作品,都渗透着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情者,文之经”,“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刘勰《文心雕龙》)。审美情感在美感心理因素中是最活跃、最要紧的因素,没有情感因素的参与,整个审美感受便无法形成。同时心理学原理还告诉我们,人的感情是在一定情境中产生的,而且感情还能感染别人,形成一种潜移默化的精神力量。

一位教师执教《难忘的一课》,先播放张明敏演唱的《我的中国心》,然后导入新课,让学生读全文,找出“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条感情主线。再创设情境,进入角色:“现在,就让我们跨越时空,来到这所乡村小学,你们就是台湾的学生,我就是那位年青的老师,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遍遍地读: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样,学生仿佛身临其境,穿越时光隧道,正在跟老师一起学习,与课文描写的气氛和谐统一。整堂课学生在强烈的感染中产生心理共振,自始至终陶醉于热爱祖国、崇尚民族精神的情境之中,从中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和美的熏陶,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非常深刻。

三、加强审美鉴赏

审美鉴赏,是对审美对象的直接欣赏和鉴别。贾谊《过秦论》的佳句“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受历代读书人击节赞赏,而钱钟书先生却认为:“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并吞八荒”四者一意,任举其二,似已畅足,文中却堆叠成句,不免弄巧成拙,造成了“词肥义瘠”,与古人所笑话的“一个孤僧独自归,关门闭户掩柴扉”一样累赘。语文教学中的审美鉴赏,可在教学中抓住关键词语、语段,细细咀嚼,反复品味。

下面是上海市七宝中学王红老师课堂教学中的一次经历:

有一次语文课上,我正在讲解《荷塘月色》中历来被奉为通感手法经典之作的那一句:“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这句话中朱自清先生用了通感手法,把本来是嗅觉的清香,大胆新奇地比作了听觉感受的歌声,充分表现了荷香的似有若无、丝丝缕缕,达到了通常修辞手法无法达到的效果……

当我如数家珍地讲解完一段后,一位学生举手,试探着说:“老师,我觉得把荷香比作歌声似乎并不好,文章通篇的意境都极为宁静,除了作者之外,没有第二个人,如果写‘歌声有点儿破坏整体效果,照我看来,改成‘笛声更好,既无人掺杂,也符合当时的意境。”

听罢学生的话,我不禁为之一震,这是我备课中根本无法预见的,我突然意识到这是一个启迪学生思维的良机,于是当即决定让学生来唱主角,改写这句名句。同学们一下子兴奋起来,经过斟酌、品味、比较,不断列举出大家公认的佳句来。如:“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天外飘来悠远的钟声似的。”“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蒙娜丽莎嘴角的绵绵微笑似的。”学生思如泉涌,直到下课铃声响起也无法停止。

由此可见,语文教学中要抓住审美时机,加强审美鉴赏。如学《过秦论》,学生是这样谈审美感受的,有的说:“《过秦论》的美在于它的思想,贾谊鞭笞那些以‘武治天下的人,提倡以‘仁治天下,以‘仁治天下是咱老百姓公认的‘美政。”有的说:“六国的联军要比秦国的军队多,然而竟被秦人的‘开关延敌吓坏了,‘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我觉得这儿写得最美,不仅写出了秦国士兵之胆魄,也写出了秦国实力之雄厚。”

事实上,语文实施审美教學,可以使语文真正“美”起来,将学生带入艺术境界,娱悦其想,触动其心,鼓励己见。如此,学生就会心驰神往、兴趣盎然。

(作者单位:龙川县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语段
浅谈中年级“语段学习”实践策略
《富贵不能淫》阅读题
营造语境,灵活考查学生的语文能力与素养
语段教学,语文教学之“纲”
初中语文文言文语感培养的探索
“先概括后具体”写作教学
以段的训练为载体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例谈导图式语段阅读教学策略
语段滚动快速写作教学组织法
充分利用仿写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