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化设备管理 落实费用控制

2010-07-14叶进军

设备管理与维修 2010年9期
关键词:检修设备管理

叶进军

保持设备良好的技术状态和提高生产效率,是进行企业成本控制和追求卓越绩效的必然途径。国电浙江北仑第一发电有限公司在设备管理工作领域经过十几年的不断摸索与研究,在设备状态监测技术推广与应用的基础上,推进到了企业资产管理系统EAM的开发与运用上,不仅使状态监测技术得到不断发展,监测手段得到了日益推新,设备管理方法更加规范和有效,设备管理费用也得到了较好控制。从点检定修管理模式探索开始,到机组的大、中、小修的项目化管理模式优化,设备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已在企业基础管理工作中得到了进一步验证与体现,设备管理人员的工作量得到了降低,设备管理模式更加规范,设备运行效率得到了有效提升。

1.以信息化为依托夯实设备管理基础工作

以信息化为依托规范和夯实设备基础管理工作的目的,就是要在员工中牢固树立起设备基础技术管理是设备终生管理之本的理念,充分利用企业先进的信息化体系与技术,扎扎实实地落实好每一项设备信息基础工作,通过采集设备运行数据和分析存在的问题,达到准确把握设备技术状态的目的。

(1)建立设备管理新思路。建立立体化的设备管理新思路,不仅要做好以下工作,还要以可追溯设备基本信息为基础。例如,作为设备管理的第一层,即信息管理层,应以趋势分析与维修策略优化,以及设备性能评估与改进提升措施等为首要工作。作为设备管理的第二层,即操作与改进工作层,应以企业安全生产与费用控制等为落脚点,做好安全与成本管理的各项工作。电力公司作为资金密集型企业,所遵循的设备规范化管理模式,实施管理方式优化和降本增效策略等,不仅是保证其在社会、行业及市场之间生存与发展的必选举措,也是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

(2)做好三个结合。在当前高科技信息环境下,做好三个结合的原则应体现在:设备在线信息与离线信息相结合;设备单点状态与趋势信息相结合;人员的多元化思维和统一的执行行为相结合。充分利用已建立的资产管理(EAM)信息平台,扎实做好设备基本信息的动态登记及技术状态的专题分析工作,不仅要体现出以为设备信息的追踪和后续力量的培养打下良好基础;以实时数据系统SIS为专业设备点检管理的起点与依托,结合实际需要,采用人工采集方式弥补设备运行的关联信息,为技术性能评估准备好有效资源,结合各种状态信息做好设备的劣化趋势和倾向性管理的技术准备;还应采用集思广益、充分利用员工的工作经验和采用科学的操作方法,并在此基础上统一思想,以达到积极推广和协调执行的目的。

(3)明确目标和分层落实。要深入领悟日常工作和策略优化、动态评估的真正含义和与成本控制的内在联系,不仅要目标明确,还要做好分层跟进、环环相扣和点点落实等工作。只有达到规范化的基础管理标准,夯实设备管理的基础工作,制定科学的成本管理工作目标,才能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展开和取得较好效果。

2.优化设备分类管理和推动优化检修工作实施

优化设备分类管理,是为深入开展设备性能评估和推动优化检修而开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为有效区分设备的技术特性以及在生产中的重要作用等,通过采用分别对待和优势互补的策略,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以有限的设备资源,实现工作效率最高的目标。

(1)电力企业的设备分类管理不是单纯的设备类型合并,而是根据具体要求、以其独特的价值视角,根据重要性、安全性、环境性和经济性等为原则,进行复合性的界别与归位。从设备修理时机上(停机或不停机),应能突出体现其在系统中占有功能主导的一面,而从设备自身维修角度和影响面讲又要体现其个体特性的一面,主要包括安全性、环境性、经济性与可维修性。在传统的设备管理理念不能满足设备外延确定的情况下,应以面向对象的思维及结合具体系统,逐一确定不同领域设备的物理域。例如,1台泵、1台风机、1个控制单元、1个测控装置、1台显示仪表,以及管道、阀门等(不具体划分到某一零件及元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合理地分类与归位。

(2)从对设备管理领域的研究与应用情况来看,设备管理模式虽然众多,也各有建树,例如,有按重要性划分的,有按费用占有比例划分的,也有借鉴国外设备管理经验进行划分的。但引入和实施RCM设备管理分析方法后,对企业的设备分类界定可以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RCM是一种系统化的设备维修管理方法,综合起来可以归纳为:在现行的使用环境下,设施的功能及相关的性能标准是什么?什么情况下设施无法实现其功能?引起功能故障的原因是什么?故障发生时会出现什么情况?什么情况下的故障至关重要?采取哪些措施才能预防故障发生?找不到适当的预防措施时应当怎么办?等7大问题。

(3)对设备运行中的基本信息进行有序分析时,应从确定设施在其使用环境下的功能和性能标准开始,分析故障原因或故障影响,确认故障模式和故障后果,对每一故障模式的后果不仅要进行有机的审查,还要把维修功能的使用性、安全性和环境性目标综合起来考虑,以便更好地做出工作决断。应以安全性、环境性、经济性并根据现场设备的备用程度等进行综合分析,并纳入到设备分类管理的基本思路中,把工作重点置于对系统运行与设备性能有影响的维修活动上。一方面要把设备分类管理作为设备点检工作和检修策划工作的前提指导,避免发生主次不分、轻重不分、方式单一及浪费资源等情况;另一方面还要通过开展现场设备点检工作,例如,搜集设备的基本技术信息、持续的运行工况数据和有效的状态监测数据等,通过进行深入的专题分析,达到做好状态评估和趋势分析、不断优化检修策略、平衡工作任务和控制检修费用的目的。

(4)设备的可靠性管理不应只是简单地分析当前业已存在的显见问题,而要进一步进行设备性能及技术状况的评估,并采取有效措施保持和提升设备能力,实现超前管理。避免出现将设备分类管理、设备点检与检修策划三者割裂的情况,首先设备分类是基础,在此基础上的设备点检与检修是两个紧密联系和密不可分的体系,点检离开检修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而检修离开点检则失去优化完善的依据。因此,在设备点检基础上实施的事故检修、定期检修、状态检修及改进检修等,不仅要将它们进行有机的结合,还要在平衡日常维修、零修与定期大小修工作量时,既要充分体现设备分类管理的优势和对设备与物质资源进行有效管理与使用,又能为电力企业越来越少的维修人员提供和谐的工作环境。

3.推动设备技术改造工作的长效管理

用设备全寿命成本管理理念推动设备改造技术工作的长效管理,实施LCC管理(Life Cycle Cost设备的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是目前国际上较为先进的建设成本管理理论,它是从设备或项目的长期经济效益出发,全面考虑设备和项目或系统的规划、设计、制造、购置、安装、运行、维修、改造、更新直至报废的全过程管理,是使成本最小的一种管理理念和方法。LCC管理的核心内容是从一开始就对设备项目或系统进行LCC分析和进行科学抉择。

LCC技术在设备或项目建设的早期阶段应用是控制LCC的最佳时机,由图1可以看出,早期的决策对LCC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在探索阶段结束时就已把设备一生费用的70%确定了下来,研制前的投入是85%,研制结束时已有95%被固定。因此,在设备寿命早期阶段,就要充分重视可靠性、维修性和保障性的论证、设计和验证工作,它是降低LCC最基本和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对于已建电厂的LCC管理,更适于局部改造项目或新系统增置项目的设备购置类型,其中 LCC=购置费+运输费+安装调试费+使用与保障费+环保费+不可用性费+退役处置费-残值。

以往工程在多方案论证与选择时只计算该项目建设期的一次性投资,虽然对设备运行期间的后续费用有一定的考虑,但没有纳入计算成本中,也没有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只是一种静态的比较与选择。事实上,两笔相同用途的等额资金,由于发生在不同的时期,其价值也存在较大的差别。例如,发生在前期的资金价值较高,而发生在后期的资金价值则较低。根据现实费用产生的时机及作用可以清晰地看到,前期主要是以设计、研制、安装、调试等费用为主,而后期则以运行与维护费用为主。如果资金前期占用额度高,说明设备性能优良、可靠性较好和维护工作量较少,设备使用单位的生产效率较高,设备平均无故障时间长,投入运行维护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少;如果后期资金占用额度大,说明日常运行及检修维护投入大,体现设备的总体投入率低,设备可靠性差和经济产出率低,这种现象体现的是资金的时间价值。引入全寿命周期费用及资金时间价值概念,实现动态的费用比较与选择,会使工程决策更能贴近实际情况,也更具有科学性。

从以上对LCC寿命周期成本费用分析,不难发现在已建电厂中,对机组扩建、设备局部改造项目、新系统增置等,采用LCC管理理念不仅能推动设备改造工作的全局和长效管理,还会对减少资金投入、保证项目成功等具有较好的辅助作用。

4.注重企业与员工的双重发展

人是社会最活跃和最宝贵的资源,是企业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推崇“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就是要企业领导能够充分认识到发展为了人和发展依靠人的基本思路。在当今电力企业中,员工不仅仅是现场作业与技术管理的主体,更是实现全面经济管理和效益来源的主体。加强人员的全面培训,必须注重企业与员工的双重发展,应结合当前社会发展与企业、员工需要,进行有重点地开展经济及技术知识的全面培训。例如,在进行设备维修技术培训的同时,还应进行生产系统知识、关联设备知识、经济技术分析、可靠性维修管理、全寿命成本管理等理念的培训,保证技术人员在进行高水平现场作业及技术管理同时,能自觉地树立起系统意识和经济意识,能以精湛的技能进行安全与成本的有效控制(包括人力成本控制)。

随着电力市场改革的不断深化,发电企业的竞争日趋激烈,传统的设备管理理念已不适宜现代企业经营与管理的需求。无论是因设备管理模式落后致使设备技术信息的缺乏,还是对设备状况把握不足造成劣化倾向管理能力降低,无论是日常工作与检修策划割裂,使得事故检修、定期检修、状态检修及改进检修等多种检修方式得不到合理配置,还是缺乏行之有效的科学管理理念与方法,都将制约发电企业的健康与快速发展。实施规范化的设备管理工作模式,准确掌握设备信息和落实费用控制,做好设备分类和优化检修策略等,已成为电力企业设备管理工作的主题与研究方向,一定能为企业创造出非常好的经济效益。

W10.09-05

猜你喜欢

检修设备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谐响应分析在设备减振中的应用
检修
基于MPU6050简单控制设备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二次回路的维护与检修
500kV输变电设备运行维护探讨
论自动化焊接设备的预检修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茂名式大修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