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设备工程保障的技术层次管理
2010-04-14郭闻政
郭闻政
一、概述
设备工程保障部门作为企业经济运行体系中的一个职能团队,不但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其管理水平与技术层次的高低,也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部分制造业企业的设备工程保障工作一直未走出困境或走上良性循环的主要原因多为,在生产过程中不重视设备点检、维护和保养,以及管理与监控等工作;生产忙时为了不影响生产,对细小的故障问题不重视排除或不及时进行跟踪处理,等到发生严重故障后再进行被动的抢修;生产不忙时,既不能充分利用生产的停歇时间进行系统性的设备隐患排查,又不实施必要的检修。常出现生产忙时,设备工程保障部门的服务工作更忙,无序加班或抢修工作不断,生产成本及维修费用居高不下,不仅造成检修工作量的无谓加大,而且设备运行效率一直较低;个别企业领导及管理人员对做好设备工程保障工作认识不足,对设备技术参数的记录工作不重视,不仅不重视数据积累和应用统计分析方法,而且出现了记录做假或记录不全等情况,在设备保障服务层次的科学化和规范化管理方面做得较差。笔者从加强设备工程保障体系工作的实际情况出发,论述设备工程保障技术层次存在的问题及加强管理的意义。
二、设备工程保障的技术层次分析与管理
企业要保持较强的核心竞争能力,不仅要有先进的设备,还要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长周期地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能发挥最大功效及实施科学的设备管理模式。近三十年发展起来的制造业企业,多数拥有现代化的高效率生产线,实现连续生产和保证最大化产能的关键是做好设备工程的保障工作,既要减少员工的无序化工作状况,又能科学地降低他们的劳动强度。设备工程管理体系虽已经历了事后维修阶段、预防维修阶段、生产维修阶段和全员生产维修(维护)阶段,但对于机、电、动、液等技术专业工作来说,还应遵循科学的理论管理体系及发展规律。实施不同的维修模式时,不但要充分考虑其不同的特征与作用,还要结合企业的设备特点与生产实际现状,不能生搬硬套。
1.最低层次是应急维修
应急维修是指在正常生产过程中出现的突发性故障,需要工程保障人员采取紧急抉择的抢修。应急维修的特点是被动式或无任何规律可言的,是针对随时都有设备故障发生的可能,造成的后果也比较严重的故障修理。例如,必须是在设备停机或已影响连续生产情况下进行的。经常无序的应急维修不仅会降低生产效率,影响连续生产时间,还会导致员工心绪烦躁、疲惫、压抑和抱怨等,是属于设备事后维修的低级管理模式阶段。员工因长时间处于被动地应急抢修状态,而企业配置的人力较少、员工薪资较低和劳动强度较大,造成员工的工作抵触情绪较高。以某有色金属加工企业连续自动化生产线为例,在建成投产的前两年时间内,虽然是设备新、人员新,设备工程保障人员的学历高和工作有干劲,但因没有实施系统的设备工程技术管理模式与措施,生产线一直处于无序的应急抢修状态,出现设备故障频发、修理任务应接不暇和维修工作量大的情况,根本无法保证生产线的连续、高效和正常生产,不仅产量上不去,还出现了人心浮动情况。此层次主要由接修人员填写和报修人员确认的《维修服务报修记录》,由维修人员填写、操作人员确认的《维修服务记录》,由操作人员填写、维修人员确认的《设备运行情况记录》等组成的工程保障原始记录,辅以《停机时间考核办法》和《工程维修服务管理规定》等,属最低层次维修。
2.第二层次是需求改善
需求改善是指由操作人员提出后不需要紧急停产而进行的维修,是在设备停滞期间进行的需求改善。不仅是被动进行的维修方式,而且多数情况是在设备待料停机、应急检修、周期维检等生产停滞时间内进行的。设备操作或维修人员在生产过程中,实际上已经发现了设备故障及隐患,但因存有侥幸心里,认为暂时不会影响生产或发生大的设备故障,常使设备带病运行。事实证明,一旦发生了大的设备故障后不但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引发更为严重的安全事故,还需要长时间的停机停产修理才能恢复到正常生产的情况。例如,某连续生产线的联合拉拔设备,操作工的工资是以产量记提的,因而出现了为了追求产量而使点检工作不到位和对设备故障及隐患视而不见的情况,操作工既不作报修停机或应急检修处理,也不进行必要的保养与维护工作,只是在待料或安排周期检修时才提出需求改善,结果发生了产品批量划伤而报废的质量事故;由于拉拔小车导轨发生严重的高温磨损,不得不长时间进行停机修理等。该层次的特征是,不仅会出现正常生产过程中的突发性应急维修项目多,还会造成维修费用高和维修资源浪费现象,以及容易发生产品质量缺陷等。
3.第三层次是周期维检
周期维检是主动性的服务保障性工作,是在应急维修正确填写各种原始记录基础上开展的工作,例如,《月度设备台时统计分析数据》等,结合相关的工程保障维保检修周期,建立适宜各专业工程保障实际情况的班、日、周、月、季、年等周期性点检、维保和检修的工作模式,减少应急维修情况发生频次和保证需求改善,达到生产有序和高效运行的目的。针对流程工业设备的生产特点,例如,铜管生产线等设备,可以运用“机会维修”的理念,组织在生产淡季和节假日进行保养与维修;通过监测技术做好设备状态预测和维修工作;通过“部件”、“组件”等总成替换方式降低全线停机时间;通过流程生产线内部的“机会维修”策略进行同步检修;实施“批处理”与扩大同步检修组合的维修模式等,均可取得较好的效果。以某加工制造企业为例,因为是自动化生产线设备,为了不影响公司的正常生产,针对不同的生产工序成立了设备工程保障班组,充分利用每天的打扫卫生和交接班时间、每周的倒班时间、避峰生产时间、关键工序突发故障或检修待料等时间,进行有计划、有步骤和多工序同时进行的周期检修,不仅有效缩短了检修交叉时间、降低了无序故障的发生频次,也极大提高了生产线的整体功效。该层次执行的是:由操作人员实施、维修人员确认的《设备运行情况记录》,维修人员实施、操作人员确认的《设备润滑记录》、《设备维保记录》、《设备检修记录》等,辅以《工程保障管理检查通报》、《维修人员周期维检工时统计》等进行跟踪考核管理,以保证服务保障工作的质量和提高工作效率。本层次是工程保障人员利用非生产时间开展的有据可依和有的放矢的主动维修,维修工作的有效性主要体现在,能极大降低被动接受服务的频次和影响生产的停机时间,是使工程保障服务变忙乱为有序、变抱怨为业绩、变被动为主动的较高级管理层次。
4.最高层次是创新改造
创新改造也是主动性的服务性保障工作,是来源于长期的数据统计分析、沟通交流信息,以提高生产效率、改进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减轻劳动强度、节约资源和减少环境污染等为目的。利用设备的非影响生产时间组织实施的工程技术改造和设备维护工作,能从根本上减少应急维修和服务需求的发生频次,例如,某企业实施的轧机润滑系统创新改造项目,就是通过长期进行设备工程管理数据的统计分析,实时的主动点检监控,加强检修、操作人员的互动沟通与交流,以及加强检修人员的定期检修周期工作等,总结分析出生产线上关键设备的故障率高、检修周期短、劳动强度大和影响工效的主要原因及部位,通过利用企业的生产淡季主动实施技术上的创新与改造,将上述问题从根本上得以彻底解决,不仅使原来的检修周期提高了近一倍,也大大提高了工程保障功效。该层次的主要工作特征是:设计了有创新人员实施的《创新申报表》,辅以《创新评审办法》进行评审和鉴定。本层次是从根本上减少应急维修、需求改善的主动服务,是工程保障服务工作走向更为成熟的具体体现。创新改造工作开展得多与少,不仅充分体现了企业工程保障服务的技术水平,也能体现员工工作的主动性与自觉性,是工程保障的最高服务层次。
三、结束语
工程保障服务的技术层次分为:应急维修、需求改善、周期维检、创新改造四个层次,各层次是逐层提升和递进的技术关系,它们不是完全被割裂开来的技术层次,而是相互之间是此消彼长的关联与互动关系。实践证明,设备工程保障服务的“主动出击”次数越多、员工越有规律的忙,被动维修的情况就会越少和员工越有规律的闲,而不应该是生产闲时设备工程保障服务人员“在忙”,生产忙时“更忙”的情况。随着设备运行时间的逐渐延长与不断磨合,设备工程保障的技术层次也会由单一的、低层次的被动服务,向多方面和高层次的主动服务拓展与转变,并为企业高效、稳定和低成本生产提供可靠的物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