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办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2010-07-14

文教资料 2010年27期
关键词:公办民办学习动机

耿 艳

(徐州师范大学 文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1.问题提出

民办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已经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其规模在不断扩大,作用在不断增强,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中非常重要的办学力量之一。

虽然已有学者在学业自我效能感方面作过不少研究,但其对象多数是围绕小学生、中学生和公办大学生。从我掌握的文献看来,对民办大学生学习动力的研究很少①。显而易见,是否以学习作为主要任务,即学习动机如何;是否对完成学业有信心,即学业自我效能感的高低;学业自我效能感对学习动机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等方面都会影响到民办大学生的学习进程和学习结果。正如许多研究表明的:在学生的学习领域中,学业自我效能感影响个体的学习努力程度、面对挑战性任务的态度、学习的坚持性、学习策略和元认知策略的运用等方面,它是学习成就的良好“预测器”。自我效能影响着学生学习动机的各个方面,针对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研究对于正确预测个体的学习动机行为,以及改善个体的学习活动状态具有重要意义。

2.研究过程

2.1 研究目的

以公办院校作为比较对象,揭示民办大学生学学业自我效能感的特点与影响因素。

2.2 研究假设

根究以往研究成果和笔者的工作经验,针对研究目的,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一:民办大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显著低于公办院校大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

假设二:性别、专业、年级与城乡四个因素对民办大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有影响作用。其中,在性别因素上,男生高与女生;在专业因素上,理科高与文科;在年级因素上,高年级高于低年级;在城乡因素上,城市学生高于农村学生。

假设三:民办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水平对其内生学习动机有影响。

2.3 研究对象

2.3.1 以九州职业技术学院(独立民办大学)、科文学院和徐海学院(公办院校附属二级学院)三所大学的在校大一、大二和毕业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

2.3.2 以中国矿业大学、徐州师范大学、徐州教育学院和徐州工程学院四所大学在校的大一、大二和毕业班学生作为参照群体被试。

本研究对象主要选取大一新生、中年级学生和毕业班的学生。根据民办大学与公办大学年级设置的不同,为了比较研究的便利,本研究选取了公办大学的大一、大二、大四的学生作为比较对象,对应于民办大学的大一、大二、大三学生。

2.4 研究工具

自我效能感的测量和评估是自我效能感研究中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对自我效能感进行实证性研究的基础。我国学者魏源编制了大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问卷,针对593名大学生实施测试,探索性因素分析与验证性因素分析的结果发现,所研制的大学生学习效能感问卷具有符合心理计量学和班杜拉自我效能感理论要求的特点。所编量表共31个条目,采用5级评分,得分越高表示效能感越高。因此,本研究采用该量表实施测验,问卷施测情况见表1。

表1 问卷施测情况明细

2.5 研究结果

2.5.1 民办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总体状况(表2)

表2 民办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学业自我效能感总体状况

为了进一步研究民办大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的总体状况及其在整个大学生群体中的水平,本研究将民办大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的研究结果与二级民办大学生、公办院校大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研究结果进行独立样本的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见表3、表4。

表3 独立民办大学生与二级民办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单因素方差分析

表4 民办大学生与公办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结果显示,在一般自我效能感维度上,独立民办大学生与二级民办大学生之间,以及民办大学生和公办大学生之间无显著差异性;在学业自我效能感维度上,独立民办大学生与二级民办大学生之间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5),独立民办大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水平低于二级民办学院的大学生。同时,民办大学生与公办大学生之间也具有显著的差异性,民办大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水平低于公办院校大学生(p<.05)。

2.5.2 民办大学生学习动机影响因素

本研究对民办大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状况分别在性别、专业、年级与城乡四个因素上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其中对性别因素、专业因素、年级因素和城乡因素分别作了独立样本的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见表5。

2.5.2.1.性别、专业、城乡对民办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就“性别”而言,单因素方差分析F检验的结果是F0.05(10248)=3.352,无显著差异;就“专业”因素而言,单因素方差分析F检验的结果是F0.05(10248)=0.005,差异不显著;就“城乡”因素而言,单因素方差分析F检验的结果是F0.05(10248)=1.375,同样也无显著差异。同时,从一般自我效能感维度上来看,性别、专业和城乡三个方面的因素对民办大学生的影响同样不显著。和公办院校比较研究结果,不同之处在于性别方面,公办院校的大学生单因素方差分析F检验的结果是F0.05(10248)=4.055*,差异显著,具体分析男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要高于女生。

2.5.2.2.年级对民办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就“年级”而言,单因素方差分析F检验的结果是F0.05(10248)=3.643*,不同年级之间在学业自我效能感维度上的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具体分析,大一新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水平明显高于大二和毕业班的学生 (P<.05),大二和毕业班的学生相比较,大二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水平同样要高于毕业班的学生 (P<.05)。总体而言,民办大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水平随年级的升高呈现逐渐下降趋势。

表5 各因素对民办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2.6 结论

2.6.1 在自我效能感的两个维度上,民办大学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公办大学生没有差异性,同时独立民办大学生与二级民办大学生之间也没有显著的差异性。

2.6.2 在学业自我效能感维度上,独立民办大学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水平低于二级学院的大学生,同时,民办大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和公办大学生之间也有显著的差异性,民办大学生低于公办大学生,原假设成立。

2.6.3 在学业自我效能感维度上,性别、专业和城乡因素的影响不显著,原假设不成立。

2.6.4 年级因素对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民办大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其中大一新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水平高于大二,大二高于毕业班学生,民办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水平随年级升高呈现下降趋势,原假设成立。

3.讨论

3.1 民办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特点分析

就整体学业自我效能感水平而言,民办大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水平显著低于公办大学生和民办二级学院大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水平。

从对个体自我效能感水平产生影响的因素中我们可以发现,民办大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水平显著低于公办院校大学生的主要原因在于失败的经验和社会评价的影响。就民办大学生自身而言,高考的失败使得很多民办大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产生了怀疑,这种在学习上的挫折经验无疑会削弱其在学业上的自我效能感。同时,民办院校作为新生事物受到了整个社会的普遍关注,与公办院校相比较,社会目前对这一新生事物的评价更多的是处在质疑和观望阶段,甚至把民办教育作为公办教育的“替补队员”,而非真正的教育机构,很多人认为只有学习不好、能力差的学生才会就读民办学校。因此,社会的这种偏见和质疑也会影响到民办大学生在学业上的自我效能感,造成民办大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要显著低于公办院校的学生和二极民办学院的学生。

3.2 民办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影响因素分析

在学业自我效能感维度上,性别、专业和城乡因素对民办大学生的影响不显著,而年级因素的影响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民办大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水平呈随年级升高而下降的趋势。大学生在经历了紧张的高考初入大学校园的时候,不管这个大学是重点大学还是民办学院,他们多少会有一种自豪感,认为自己学有所成,并且对大学生活充满了期待与自信,认为自己一定能够在这个舞台上展现自己。所以,在学习问题上,低年级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相对较高,他们认为自己能够学习好,相信自己的学习能力。但是随着对大学生活的逐步适应,很多学生或者因为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或者对自己所学的专业不感兴趣、学习方法不得当等原因,导致学习成绩并未像自己预期的那样好,所以学习的积极主动性逐渐降低,屡次的失败使得他们在学习上的自我效能感水平开始下降。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现代社会是一个竞争的社会,民办大学生随着年级的升高,逐渐感受到残酷的就业压力,面对比自己有优势的公办本科学生、研究生等,会表现出明显的自信心不足,认为自己学不好,找不到好工作,学业自我效能感也会因此而降低。

4.总结

从整体水平而言,民办大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要低于公办院校大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水平,即在学习问题上,民办大学生的自信心不强,并且随着年级的升高,学习的自信心呈逐渐降低的趋势,新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水平高于大二和大三的学生。同时,本研究表明,民办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尤其是内生学习动机明显地受到学业自我效能感水平的影响。由此可见,低年级的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水平相对较高,因此他们的学习动机较强,学习积极主动。但随着年级的升高,逐渐降低的学业自我效能感水平使得高年级学生对学习的热情降低,对自己的专业兴趣不浓厚,学习不再像刚进校时那样刻苦努力。

基于以上总结可以发现,民办大学生在学习动机和学业自我效能感上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因此,教育者只有根据这些特点和规律,科学地选取教育措施,才能有效地激发民办大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业自我效能感,进一步改善这一群体的学习问题现状,提升整个民办教育的质量。这一点也是研究者将来关于民办大学生学习问题研究的兴趣点,有待于深入探索。

注释:

①林红.民办高校与普通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研究.教育科学,2005,6,(21)3.

[1]北京青年报,2001.6.20,(23).

[2]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1998).中国统计出版社,1998:681.

[4]池丽萍,辛自强.大学生学习动机的测量及其与自我效能感的关系.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2).

[5]林红.民办高校与普通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研究.教育科学,2005,6,(21),3.

[6]杨心德,徐钟庚.陈朝阳.初中生的自我效能感及其对学习目标的影响,心理发展与教育.初中生的自我有效感及其对学习目标的影响,1993,(03).

[7]杨心德.初中生的自我效能感及其对学习目标的影响.心理发展与教育[J],1993,9,(3).

[8]胡桂英,许百华.初中生学习归因、学习自我效能感、学习策略和学业成就关系的研究.心理科学,2002,25,(6):757~759.

[9]田宝,郭德俊.考试自我效能感是考试焦虑影响考试成绩的中介变量.心理科学,2004,27,(2):340-343.

猜你喜欢

公办民办学习动机
民办本科院校开展文科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创新与实践
新时代加强民办中小学党建工作的必要性
亚运城再添一所公办学校! 广铁一中天峰中学落成启用
如何激发初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
基于学科竞赛的民办本科高校会计实践教学改革探讨
关于公办养老机构深化改革的思考
长沙严禁公办中小学接收择校生
民办少儿英文图书馆工作初探
芜湖:社区卫生机构公办民营
大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