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语》日译(2)

2010-07-13河南师范大学刘德润皇学馆大学刘淙淙

东北亚外语研究 2010年10期
关键词:有子孝弟道生

河南师范大学 刘德润 皇学馆大学 刘淙淙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注释

① 「有子」,姓有,名若,孔子的学生。在《论语》中,孔子的学生,一般都称其字。只有曾参与有若称为“曾子”,“有子”。因此,很多人认为,曾参与有若在编纂《论语》的工作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② 「為りや」,断定助动词「なり」+系助词「や」表示感叹。

③ 「にして」,断定助动词「なり」的连用形「に」+接续助词「して」。同现代日语的「…であって」。

④「ずして」,否定助动词「ず」的连用形+接续助词「して」。多用于汉文训读。同现代日语的「…ないで」。

⑤ 「有らざるなり」,存在动词「有り」的未然形「有ら」+否定助动词「ず」的连体形「ざる」+断定助动词「なり」。同现代日语的「…ないのである」。

⑥ 「道生ず」,「道」后面省略了主格助词「が」。「生ず」,文语「サ」变自动词。

猜你喜欢

有子孝弟道生
The Cultural Memory of Davis’s Retranslation of San Yu Lou
“孝弟”:“仁之本”还是“为仁之本”
——以朱熹对《论语》“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的诠释为中心
代数中的从特殊到一般
乐在“棋”中
道生说法,顽石也点头
孔子出谜题
金圣叹《水浒传》人物论的心学解读
从“道生”与“神说”看中西经典诠释思想之异同*——以《道德经》和《圣经》为例
从“道生”与“神说”看中西经典诠释思想之异同*——以《道德经》和《圣经》为例
《论语》诠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