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合并感染临床特点分析

2010-07-13媛,赵岳,魏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10年2期
关键词:广谱尿蛋白定量

蒋 媛,赵 岳,魏 蔚

(天津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天津 300070)

系统性红斑狼疮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累及全身多个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因较复杂,致病机制与遗传素质、免疫学异常、机体性激素水平等综合因素所致的免疫系统紊乱有关,不仅涉及B细胞、各个亚群T细胞及树突状细胞,还涉及复杂的细胞因子网络[1]。目前国内外临床研究显示,SLE患者并发感染及其引起的严重并发症,是SLE死亡的第一位原因[2]。多数学者认为感染也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3]。因此,研究SLE患者并发感染的性质、好发部位及易感因素等临床特征,对如何有效地防治SLE患者并发感染,进一步改善预后意义重大。本研究通过对门诊、住院的SLE患者进行随访,分析SLE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以了解SLE患者并发感染的相关情况及危险因素。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随访2008年7月~2009年5月就诊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感染免疫科住院及门诊的SLE患者156例。入选标准:符合199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SLE的诊断标准。排除标准:伴有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慢性心肺疾患及合并肿瘤者。156例患者中女136例,男20例,年龄16~71岁,平均年龄(41.7±13.2)岁,平均病程(21.97±10.05)月。根据患者病程中有无合并感染,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

1.2 方法 收集整理门诊及住院SLE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临床资料主要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评分(SLEDAI)[4]、系统损害情况、免疫抑制剂使用情况、2周前是否应用广谱抗生素、环磷酰胺(CTX)治疗方案、激素(PDN)用量及感染情况等。实验室指标有血常规、血沉、24 h尿蛋白定量、相关血清免疫学指标、病原学结果等。随访方法以门诊随访为主,少部分信访或电话随访。

1.3 感染的确立 每例患者复诊时或需住院期间通过病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确立感染情况,感染诊断标准参照文献[5]。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统计描述采用±s,统计推断采用t检验或非参数检验,计数资料统计描述采用例数或百分率,统计推断采用χ2检验,影响SLE患者并发感染的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P<0.05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表1 SLE患者实验室指标分析 (±s)

表1 SLE患者实验室指标分析 (±s)

红细胞(×1012/L)4.66±0.714.55±0.60-1.4440.149血红蛋白(g/L)133.30±29.31146.58±37.50-0.9800.327组 别感染组非感染组统计量P n 55101白细胞(×109/L)5.35±3.938.62±4.00-2.4890.036 anti-dsDNA(IV/ml)42.17±47.4123.33±26.01-2.8020.005 C-反应蛋白(mg/dl)1.77±1.421.67±1.49-0.6070.544血小板(×109/L)330.40±118.32182.16±68.95-0.6310.10024 h尿蛋白定量(mg)818.77±960.73210.47±222.74-4.2890.000免疫球蛋白G(g/L)14.52±4.3314.72±4.40-0.8380.402组 别感染组非感染组统计量P血沉(mm/h)36.20±19.2424.13±15.48-2.7840.080免疫球蛋白M(mg/L)1533.00±298.501477.00±625.10-0.5610.575 C3(mg/L)582.90±264.20781.10±327.20-2.9370.034免疫球蛋白A(mg/L)2725.00±773.002735.80±1153.40-0.5130.608 C4(mg/L)168.10±78.30158.80±67.40-0.6610.510

表2 SLE患者临床资料分析(±s)

表2 SLE患者临床资料分析(±s)

感染组非感染组统计量P n 55101免疫抑制剂使用(例)<2种 ≥2种21 3458 435.2760.022多系统损害(例)23264.2710.039 SLEDAI(分)20.40±3.8214.89±2.44-3.3450.001单系统损害(例)29363.3150.0692周前应用广谱抗生素(例)363910.2770.001 CTX累计用量(g)11.34±5.367.23±3.74-2.2210.030 PDN日剂量(mg)36.00±53.0522.89±17.99-3.2300.001组 别

2.1 SLE合并感染发生率、感染部位及致病菌 156例SLE患者发生感染55例,感染率为35.26%,发生感染76次,感染例次率48.72%,其中18例患者发生≥2次感染。肺部感染39.47%(30例/76例次),泌尿系感染32.89%(25例/76例次),皮肤软组织感染23.68%(18例/76例次),中枢神经系统感染1.32%(1例/76例次),消化系统感染1.32%(1例/76例次),败血症1.32%(1例/76例次)。在76例次感染中,发生细菌感染55例(72.37%)、真菌感染9例(11.84%)、病毒感染8例(10.53%)、非典型病原体感染4例(5.26%)。发生细菌感染的患者共分离病原菌33株,革兰阴性杆菌24株(72.73%),革兰阳性菌9株(27.27%),真菌感染包括念珠菌5例、曲霉菌3例和新型隐球菌1例。

2.2 SLE患者合并感染临床特征 感染组与非感染组比较:白细胞、24 h尿蛋白水平、补体(C3)、SLEDAI、抗双链 DNA 定量(anti-dsDNA)、SLE 合并多系统损害、2周前应用广谱抗生素、应用免疫抑制剂≥2种、CTX累计量及PDN日剂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红细胞、免疫球蛋白G、单系统损害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

2.3 SLE合并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将实验室指标及临床资料等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C3、24 h尿蛋白定量、2周前应用广谱抗生素、CTX累计量和PDN日剂量是SLE合并感染独立影响因素,见表3。

表3 SLE合并感染的多因素分析

2.4 SLE合并感染的治疗及预后 根据不同的感染情况、感染类型和药物敏感结果选用敏感的抗生素,对55例合并感染的患者给予不同的治疗,积极控制SLE疾病活动和并发症,加强营养支持治疗等,1例患者因基础疾病严重死亡,死亡率1.82%。

3 讨论

近年来,虽然SLE的发病机制迄今仍不清楚,但基因缺陷、干细胞受损、T、B细胞活化及细胞因子的产生等方面在SLE免疫病理中的作用已有共识,同时,通过干细胞移植、生物治疗及基因治疗等诊治方法的改进,SLE的预后有了明显改善。但研究指出,大约1/3~1/2的SLE患者病程中仍患较严重的感染[3]。SLE患者合并感染的发生率大约是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10倍,肿瘤患者的5倍[6]。本研究发现,SLE患者合并感染的发生率为35.26%,感染例次率48.72%,其中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和皮肤黏膜是SLE患者发生感染的主要受累部位,呼吸道最常受累,主要病原菌是革兰阴性杆菌,与很多研究者的报道基本一致[7]。

目前国外研究报道,SLE并发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有病情活动、补体水平、24 h尿蛋白定量、免疫抑制剂和激素使用[7]。本组资料证实,C3、24 h尿蛋白定量、CTX累计量、PDN日剂量及广谱抗生素的过度和频繁使用是SLE合并感染独立影响因素。24 h尿蛋白定量是SLE患者并发感染独立危险因素之一,这可能与SLE患者固有免疫紊乱而致免疫力下降有关,尿蛋白的多少亦是反映患者疾病活动性最重要的临床指标之一,尿蛋白增多可伴随机体抗感染免疫成分的丢失,造成对病原体易感。笔者观察到CTX累计量和PDN日剂量亦是SLE患者并发感染独立危险因素。肾上腺皮质激素通过抑制巨噬细胞吞噬和处理抗原、影响免疫球蛋白和补体的代谢,改变淋巴细胞的再分布及其功能,抑制炎症因子生成等多个环节,致使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异常,使机体对感染的易感性增加[8]。而CTX是治疗SLE的有效药物之一,主要作用于S期的细胞周期特异性烷化剂,通过影响DNA合成发挥细胞毒作用,引起T和B淋巴细胞数目的减少,并抑制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反应,尤其对体液免疫的抑制作用较强,能抑制B细胞增殖和抗体生成[9]。因此,应正确掌握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原则,正确、合理地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在控制病情活动和药物毒性作用之间寻求最适宜的药物和剂量。本组资料表明,广谱抗生素的过度和频繁使用同样会增加感染的发生。提示在临床工作中,要注意掌握抗生素使用指征,避免滥用,减低细菌耐药率,以减少感染的发生。

文献报道,SLE患者死于条件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感染者占死亡总数的11%~36%,其中念珠菌属、结核分枝杆菌、巨细胞病毒、疱疹病毒感染较常见,隐球菌、曲霉菌、单纯疱疹病毒、弓形虫、不典型分枝杆菌、卡氏肺孢子虫感染亦有报道[9]。虽然目前SLE合并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居多,但真菌、病毒及结核分支杆菌感染呈现上升趋势,条件致病菌引发的感染也日益增多。本研究病例以门诊随访病例为主,存在病原菌例数及种类不充足的缺点,有待进一步完善。总之,临床医师要加强对SLE患者合并感染的监控,降低病死率,在处理SLE患者并发感染时,必须充分考虑致病菌的抗药性和难治性,根据病情合理选用免疫抑制剂和激素用量,密切观察患者各项指标,积极寻找感染源,及时处理并发症,加强支持治疗,力争早诊断、早治疗,有效控制SLE合并感染。

[1]Chae BS,Shin TY.Immunoregulatory abnomalities of cells and hyperreactivity of B cells in the in vitro immune response in pristanein-duced lupusmice[J].Arch Phan Res,2007,30(2):191

[2]姜玉章,季晓辉,李玉峰,等.体外环磷酰胺和环孢素A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细胞因子释放及Th细胞亚群的作用研究 [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6,10(3):161

[3]Mok M,Wong S,Chan T,et al.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l infection in patients with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J].Rheumatology,2007,46(2):280

[4]Yee C,Isenberg D,Prabu A,et al.BILAG-2004 index captures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disease activity better than SLEDAI-2000[J].Ann Rheum Dis,2008,67(6):873

[5]杨慧芬,朱宁,刘德梦,等.常见感染综合征[M]//宋诗铎.临床感染病学.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159-478

[6]Chen H,Tsai W,Leu H,et al.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 in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an analy-sis of 15 cases and a literaturreview[J].Rheumatology,2007,46(3):539

[7]Ng W,Chu C,Yuen K,et al.Lymphopenia at presentation is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risk of infections in patients with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J].QJM,2006,99(1):37

[8]Alrayes H,Alswailem R,Arfin M,et al.Lupus Around the World.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and infections:a retrospective study in Saudis[J].Lupus,2007,16(9):755

[9]Bosch X,Guilabert A,Pallarés L,et al.Infections in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a prospective and controlled study of 110 patients[J].Lupus,2006,15(9):584

猜你喜欢

广谱尿蛋白定量
一种病房用24小时尿蛋白培养收集器的说明
婴幼儿下呼吸道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感染临床分析
显微定量法鉴别林下山参和园参
当归和欧当归的定性与定量鉴别
厦门大学科学家发现乙型流感的新型广谱中和抗体
10 种中药制剂中柴胡的定量测定
尿蛋白(+),警惕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不同时段内尿蛋白量的变化及其对子痫前期的诊断意义
诱导广谱中和抗体的HIV-1疫苗研究进展
慢性HBV感染不同状态下HBsAg定量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