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心定悸配方颗粒治疗室性早搏 52例
2010-07-12姚莉萍江苏省张家港市中医院心内科张家港215600
姚莉萍 陈 洁 陈 进 江苏省张家港市中医院心内科(张家港 215600)
室性早搏(简称室早)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我科采用宁心定悸配方颗粒治疗室早临床观察,疗效满意,现分析总结如下:
临床资料 全部入选病例 102例,均来源于张家港市中医院 2007年 4月至 2009年 3月心内科住院符合第五版《临床心电图学》[1]室性早搏诊断标准的病人,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52例和对照组各 50例。其中治疗组男 21例,女 31例,年龄 48±12.3岁,心脏病并发室性早搏 45例 (高血压 22例,冠心病 8例,风心病 3例,扩张性心肌病 5例,病毒性心肌炎 2例,心脏瓣膜病 5例),功能性室早 7例。对照组男 22例,女 28例,年龄 45±11.6岁,其中心脏病并发室性早搏 42例(高血压 23例,冠心病 6例,风心病 4例,扩张性心肌病 4例,病毒性心肌炎 1例,心脏瓣膜病 4例),功能性早搏 8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 患者治疗前已用过抗心律失常药(如美西律、普罗帕酮、胺碘酮等)的,停用药物 2周,所有病人均予原发病的常规治疗,包括给予硝酸之类药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或血管紧张素 II受体拮抗剂、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等口服药物,忌吸烟、喝酒、咖啡、浓茶,避免激烈情绪变化,避免过劳以及起居无常等。治疗组予以宁心定悸配方颗粒:方选太子参 20g,麦冬、生地、焦山楂、葛根、丹参、火麻仁各 10g,合欢皮15g,远志、桂枝、木香、甘草各 6g,均为江苏江阴天江药业颗粒制剂。 1剂,1d两次冲服,对照组予酒石酸美托洛尔 25mg 1d两次。治疗 30d后复查相关结果。
观察指标 一般体检项目:每周观察脉搏、呼吸、心率、心律、血压、临床症状的改变。治疗前后分别检测1次血、尿、便(加潜血)常规化验和心、肝、肾功能检查以及动态心电图检查,并且观察服用本药后不良反应。
疗效标准 室性早搏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动态心电图检查,室性早搏次数较治疗前减少 90%以上;有效:动态心电图检查,室性早搏次数较治疗前减少50%以上;无效:动态心电图检查,室性早搏次数减少小于 50%、无变化或加重。
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准 分别以无症状 0分;偶发心悸胸闷 1分;心悸胸闷每日发作,但是可以忍受为2分;心悸胸闷失眠症状不能忍受为 3分;治疗前后进行评分,疗效指数=[(治疗前评分-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100%。
临床疗效 临床治愈:≥90%症状或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显效:≥70%症状或体征均明显改善;有效:≥30%症状或体征有好转;无效:<30%症状或体征无明显改善。
统计学方法 采用χ2检验方法。
治疗结果治疗组 52例中,总疗效显效率为34.6%,总有效率为 86.5%;对照组 50例中,总疗效显效率为 34.0%,总有效率为 86.0%。经卡方检验,两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
表1 两组室性早搏疗效比较
经过治疗后,两组的中医症状均有明显改观,其总有效率分别为 88.46%和 70.0%,且治疗组总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经卡方检验,两组总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
表2 两组患者中医症状总疗效比较
在整个临床研究过程中两组用药前后均未出现其它严重副作用,两组用药前后肝肾功能及血、尿、大便常规也均无明显变化。病例无 1例脱落。
讨 论室性早搏属祖国医学医“心悸”、“胸痹”范畴,其发病原因多见于毒邪外侵,饮食劳倦,情志内伤,年老久病等,均可使心气阴血耗伤,无力帅血运行,致血脉瘀阻,心失所养而致心中悸动。《素问◦举痛论》指出:“惊则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矣”。《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篇对惊悸的发病原因以及审证求因的方法,作为专门论述,指出:“寸口脉动而弱,动则为惊,弱则为悸”。《丹溪心法◦惊悸怔忡》篇指出:“怔忡者血虚,怔忡无时,血少者多”。故其病机特点多为患病日久,本虚标实,气阴两虚,心脉失养,血瘀络阻,心神不宁为主。宁心定悸配方颗粒用太子参、麦冬、生地黄益气养阴,山楂、丹参、葛根、木香等活血通络,远志、合欢皮、炙甘草宁心安神,针对室性早搏的主要病机,从心入手,以补虚为本,补益气阴之亏虚,祛除心络之瘀滞,使心气和而神自归,阴血足而神自藏,使气旺血行,经络疏通,从而明显减少室性早搏的次数,缓解心悸胸闷失眠焦虑等症状。现代药理及临床研究已证实麦冬、丹参具有改善微循环,扩张血管,增进冠脉血流,降低心肌耗氧量,增加心肌收缩力,稳定心肌细胞膜的作用[2],可以改善心律失常;山楂、葛根、甘草[3]亦具有抗心律失常的功效。诸药和用,具有改善心肌血氧供应,促进传导,抑制异位节律点的兴奋性作用,从而减少室性早博的发生。
[1] 黄 宛.临床心电图学 [M].第 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279.
[2] 钟晓凤.参麦配合丹参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 65例[J].陕西中医,2005,25(2):148.
[3] 高学敏.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药出版社,2002:314,87-88,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