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风雨见证——记贵州湘能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龙绍泉
2010-07-10唐文军
文/唐文军
2009年8月,龙绍泉当选贵州湘能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此时,距他进驻湘能仅2年多的时间。2007年的早春,他承载着湘煤集团党委、董事会的重托以及20万湘煤人的期盼,担任贵州湘能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2年间,龙绍泉与他的战友孜孜不倦、呕心沥血地工作,以满腔的热情和激情谱写了熠熠闪光的新篇章。
一路辛苦一路歌
龙绍泉的家乡在湖南益阳,湖南人耿直、坦率、刚烈,敢于冒险,这些特征成为龙绍泉性格的一部分,使他在工作中大刀阔斧、敢想敢干。
1982年,龙绍泉从湖南煤校毕业,怀着对矿山生活的美好憧憬来到了湘煤六处。在这里,他理论联系实际,把学到的知识有机地运用到煤矿的生产实践中,并取得了成效。
2002年,正值全国煤炭市场萧条期,龙绍泉临危受命,先后担任街洞煤业总经理、董事长。经过4年艰辛创业,龙绍泉带领员工把街洞煤业建成了白沙局的一类企业。
2007年3月,龙绍泉迎来人生的又一重大时刻——带着开天辟地的豪情来到贵州湘能。创业多艰,筚路蓝缕,摆在龙绍泉及其战友面前的是用人和资产清理两大拦路虎。龙绍泉深知,此患不除,难服人心,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驱使他奋勇向前。
人心齐,泰山移。为了稳定人心,营造和谐的发展环境,形成巨大的发展合力,龙绍泉找原公司人员促膝谈心,把他们的想法一一记录下来。经过几天的走访及调研,龙绍泉召开公司全体员工大会,宣布了新的用人原则:打破地域观念,以业绩论英雄,靠贡献摆位置,给能干事的人以岗位,给会干事的人以待遇,同工不同酬。这个用人原则像雨露,像阳光,使身怀技能的留守人员吃了“定心丸”,重新点燃工作的激情。
清理资产是新公司面临的最大难题。原公司有三个矿,施工单位多达16家,这些施工单位良莠不齐,与之签订的合同也不完善,管理十分混乱。一些施工队经常在新公司无理取闹,多次冲击龙绍泉的办公室,并扬言要绑架他。在这种紧张、混乱、复杂的情况下,他处变不惊,以事实为基础,以法律为准绳,以合同为依据,以程序管理为方针,按照工程的轻重缓急分步实施对策,坚持“先谈后算,先审后计”的原则,仅用43天的时间就审计清理14家施工单位,使260个半拉子工程死而复生,为新公司工作的全面启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呕心沥血终亮剑
新公司刚刚成立,百废待兴。“高起点、高效率,推动公司工作高速度;新思路、新举措,谋求湘能事业新愿景”是龙绍泉的工作准则与目标。他认为,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加强内部管理,只有敢于探索,大胆实践,实现规范化、科学化管理,才能推动企业发展。
陪同市领导检查指导安全工作
龙绍泉狠抓基础工作,不断健全各种规章制度。首先是让人才以湘能公司为家。为了留住人才,湘能公司先后出台了《技术津贴管理办法》《安全奖励管理办法》等文件,凝聚了人心,鼓舞了斗志。针对安全生产、矿建、土建以及安装等工程,又制定了各类管理办法多达60多条,逐步建立健全了内部经营管理体系。他还针对集团公司提出的分步管理、逐步到位的战略目标进行跟踪调查、分步量化,从而形成了“人人肩上有担子,个个身上有责任”的内部管理体系。
安全是煤矿永恒的主题,只有起点,没有终结,安全效果的好坏直接体现一个企业的管理水平。龙绍泉认为,安全是企业最大的政治,是企业最好的效益,是职工最大的幸福。为了管好这个“天”字号工程,湘能公司严把安全培训关,每月进行一次瓦检员和司溜工安全培训,使员工掌握安全知识,树立遵章作业意识;湘能公司还严把入井前安全培训关,对新招收的员工进行矿井、矿情以及相关专业知识的系统培训学习,并建立员工个人安全档案。
在经营管理上,龙绍泉按照精细化的要求,从严从细,强化营销理念。为实现效益最大化,他打出一套组合拳,采取煤炭配比、分装分运,将企业内部管理当作实现经济效益增长的途径;全面强化成本管理,严格做到事前有预测、事中有控制、事后有考评;在材料采购上,推行采购计划管理,实行比价和市场调价采购,严格按照采购、仓储入库、使用单位集体验收和使用信息反馈制度进行;对办公费、招待费、差旅费及交通费等进行全面的分解包干管理,实行月考核、年终统一结算,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成本,促进了企业效益的提高。
经过“拳拳到肉”的管理,湘能公司各方面实现了跨越,2009年,原煤产量达到100万吨,实现利润2600余万元,上交税费5000余万元。
为了公司基业长青,龙绍泉提出了做大做强的战略方针,力争通过3到5年时间使公司形成产、供、销、加工、制造于一体的模式,将煤炭年产量提高到400万吨。为了这一目标的实现,湘能公司积极筹划、参与小煤矿的整合,先后组织人员到水城、盘县、纳雍等县市考察调研,目前已收购2个煤矿。
率先垂范做表率
“耐得住寂寞,沉得下心思,经得住考验”是龙绍泉的生活原则。他平时事务虽多,但仍身体力行,处处以身作则。2009年5月2日,神仙坡掘进一队在11091首次开炮以后,由于农网供电不稳,经常发生停电,短则几个小时,长则十几个小时。针对这一问题,他召开“诸葛亮”会议,经专家会诊后,决定架设万伏线路。由于机电工少,他白天与工人们一道战斗在工地,晚上回到宿舍继续办公,使这块“难啃的骨头”在规定的时间内得以解决。
在工作中,龙绍泉为自己立下规矩:当官不为发财,为民不遗余力,办事不图回报,工作不带私心。他认为,领导一定要做出表率,凡是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龙绍泉还非常注重自身的修养,他常说,“一个没有爱心的人就无法办好一个企业”。对此,龙绍泉关心群众疾苦,千方百计提高员工收入。在他的感召下,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显著增强。
一位诗人曾经这样写道:“煤矿工人是矿山之魂,深入地层,采掘光明,把生命与爱融进煤土,奉献人间”。作为湘能的领头雁,龙绍泉把自己全部的爱与才华倾注给了他追求的事业,倾注给了所有员工,生动谱写了一曲曲恢宏的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