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伊川县2007 ~2009年出生缺陷监测结果分析

2010-07-08申英直

食管疾病 2010年3期
关键词:神经管唇裂产儿

申英直

为了解本县出生缺陷发生动态,调查相关因素, 制定有效干预措施,达到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目的,对我县城区2007 ~2009 年出生缺陷者资料进行分析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调查资料来源于2007年1 月~2009 年12月间在监测点内县城区医院妇产科住院分娩的孕28周到产后7 d围产儿出生缺陷监测资料。

1.2 方法根据《中国出生缺陷监测方案》,按照《中国出生缺陷工作手册》中的23类出生缺陷的定义特征及诊断标准进行临床监测,每例围产儿均经专职医师检查,出生缺陷儿进行相关因素的回顾性调查,并填写统一的《出生缺陷登记表》和《围产儿季报表》。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χ2检验对有关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出生缺陷发生率44 708例围产儿男婴23 192例,女婴21 516例,检出出生缺陷儿291例,出生缺陷发生率6.51‰。 3年间出生缺陷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χ2=2.7664, P>0.05)。见表1。

2.2 出生缺陷疾病前5位顺位及构成见表2。

表1 2007 ~2009年出生缺陷发生情况

表2 2007 ~2009年出生缺陷前5位顺位及构成

2.3 出生缺陷构成比见表3。

表3 出生缺陷构成比

2.4 缺陷及相关因素

2.4.1性别与出生缺陷 在44 708例围产儿中,男婴23 191例,发生出生缺陷156例,发生率为6.73‰;女婴 21 510 例, 发生出生缺陷 135 例, 发生率为6.28‰;性别不明7例,发生缺陷3例。男婴与女婴之间出生缺陷发生率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

2.4.2母亲居住地与出生缺陷 在44 708例围产儿中,母亲居住地在城镇的14 584例,发生出生缺陷24例,发生率为1.65‰;母亲居住地在农村的30 124例发生出生缺陷267例,发生率为8.86‰。居住在农村的围产儿的出生缺陷发生率高于居住在城市者,有显著性差异。

2.4.3母亲年龄与出生缺陷 按母亲年龄分为<20岁、20 ~25岁、25 ~30岁、30 ~35岁、≥35岁组,出 生 缺 陷 率 分 别 为 12.11‰、 4.09‰、 6.42‰、9.60‰、13.85‰。其中<20岁组的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率明显高于20 ~25岁、25 ~30 岁、30 ~35岁组;≥35岁组的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率高于20 ~25岁、25 ~30岁、30 ~35岁组。

2.4.4出生缺陷确诊时间 3年间发生出生缺陷产前诊断率平均为36.43%。

2.4.5家庭收入 家庭收入<1 200元以下76例,占26.11%。

2.4.6产妇妊娠情况 孕第 1 胎 163 人, 占56.01%;产第1胎132人,占45.36%。

2.4.7文化程度 初中以下文化程度236 例,占81.09%。

2.4.8孕早期情况 母亲孕早期患病者5人,其中发烧1人(体温>38℃),病毒感染3 人,腹泻1人,服药3人(分别是感冒2人、腹泻1人),尖锐湿疣1人。接触其他有害因素3人,其中油漆1人,灭害灵1人,家庭市内装修1人。

2.4.9家庭史 产妇异常生育史11人,其中死胎1人,自然流产4 人,缺陷儿7 人,其中3人分娩相同畸形儿。因此,凡有缺陷儿分娩史者,应加强产前诊断[1]、产前筛查,特别是有遗传病史的缺陷更应该加强这方面的保健意识,减少出生缺陷儿的发生。

3 讨论

伊川县城区3年的出生缺陷监测,总发生率为6.51‰,随着婚检率下降,全县缺陷儿在成倍增加。2007 ~2009年全省出生缺陷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2007年缺陷发生率为5.93‰, 2008年缺陷发生率为6.53‰, 2009年缺陷发生率为6.99‰。分析其原因一是出生缺陷的诊断水平提高,引起监测结果上升;二是出生缺陷干预手段的缺失,导致出生缺陷发生增高。婚检这一干预措施的缺失,使对出生缺陷的干预失去了第一道屏障。监测结果显示我县3年来出生缺陷发生率排在前 5位的是神经管畸形127例,唇裂35例,唇裂合并腭裂34例,多指15例,马蹄内翻足7例。以神经管畸形与唇裂发生率明显增加,而这两种疾病都是多因素疾病,遗传和环境因素均起着一定的作用。而育龄妇女补充叶酸和维生素均可降低胎儿患病的风险,特别是神经管畸形的预防,在围产期增补叶酸,可明显减少其发生率[2]。缺乏婚检,孕期保健往往在孕妇建册时才得到有效的指导,预防致畸时间已晚。我县区出生缺陷构成比,以神经管畸形及唇裂合并腭裂占比重较大,出生缺陷数逐年增加。建议倡导准妈妈口服叶酸,并且普及婚检。监测结果发现农村出生缺陷儿发生率明显高于城镇,这可能与农民接触有害物如农药、化肥等机会多,文化素质低,掌握优生优育知识少,以及营养、医疗保健条件差等因素有关,说明农村是妇幼卫生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建议以《母婴保健法》为准绳,恢复实行婚前医学检查制度,在婚检重要性还不能达到应有的认识程度下,应该赞成、支持恢复强制婚检,切实把好优生初筛第一关,重点做好遗传性疾病筛查和优生知识普及工作。普及优生咨询,做好婚前、孕前、孕期、产前咨询。选择最佳受孕期,主张最佳时期(24 ~27岁)生育,避免20岁以下以及35岁后生育。针对监测显示神经管缺陷发生率升高的趋势,采取多途径对育龄妇女怀孕前后普及叶酸制剂的方法,及时进行合理营养,孕前后预防感染性疾病,合理用药,避免接触有害毒物等方面的优生知识宣传,提高全民对婚检重视程度和保健知识水平,以达到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目的。

[1] 任景慧,徐宏景.产前诊断系统管理—提高围产儿生存质量的干预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 2003, 16(6):322.

[2] 代礼,朱军.1996 ~2000年全国神经管缺陷动态监测[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02, 36:402-405.

猜你喜欢

神经管唇裂产儿
“双内听道”畸形CT表现一例*
鞍山市2011~2013年围产儿出生缺陷分析
孕期个体化补充叶酸预防胎儿神经管缺陷效果观察
探索妊娠期糖尿病正规治疗对孕妇及围产儿的影响
妊娠晚期羊水过少对围产儿的影响分析
新生儿唇裂局麻下行手术治疗的可行性分析
小儿唇裂术后系列护理效果的临床观察
浅谈羊水过少与围产儿预后
内听道狭窄合并耳蜗神经管狭窄的影像学表现
超声诊断胎儿神经管畸形及其相关发病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