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托普利和硝苯地平联合治疗高血压病效果评价
2010-07-04刘丹
刘 丹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二人民医院骨科医院药剂科(157000)
高血压是中老年人常见疾病。血压持续升高使心脏增加工作负担而导致左心室肥厚。如果不经治疗,会引起高血压脑病、脑出血、脑水肿、肾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并危及生命。我们对应用卡托普利与硝苯地平联合治疗高血压病的效果进行观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86例,系牡丹江市第二人民医院骨科医院2006年1月至2009年1月因高血压住院患者诊断按照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版)的标准诊断[1],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分级:Ⅰ级16例,Ⅱ级49例,Ⅲ 级21例;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19例,高脂血症14例,糖尿病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3例,男22例,女21例,年龄33~66岁,病程1~28年,平均(7.4±2.1)年;对照组41例,男23例,女20例,年龄32~67岁,病程1.5~28年,平均(7.9±1.8)年,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等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1.2 治疗与观察方法
测量右臂卧位血压,每人同一护理人员测量,每天10时、16时各测血压1次。取用药前3d血压平均值为治疗前血压,连续治疗4周,第4周后3d血压平均值为治疗后血压。治疗组给予卡托普利和硝苯地平,初始剂量:卡托普利片10 mg/次,2次/d,口服,硝苯地平片10mg/次,3次/d,口服,根据血压水平的变化在2周内逐渐增加用药剂量。最大剂量:卡托普利片50mg/次,2次/d,口服,硝苯地平片20mg/次,4次/d口服。血压稳定后用维持量。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10mg,3次/d,口服,根据患者血压情况增加剂量,最大至20mg,4次/d口服。
1.3 疗效判定[1]
舒张压下降≥1.33kPa并降至正常或下降2.67kPa以上为显效;舒张压下降未达1.33kPa,但降至正常或下降1.33~2.53kPa,如为收缩期高血压,收缩压下降>2.67kPa 为有效;未达上述标准为无效。
1.4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输入SPSS13.0软件包,率的比较用χ2检验,组间比较用t检验。
2 结 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治疗组43例中,显效19例(44.2%),有效21例(48.8%),无效3例 (7.0%),总有效率为93.0%(40/43)。对照组中显效18例(41.9%),有效16例(37.2%),无效9例(20.9%),总有效率为79.1%(34/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变化
治疗前后,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压均下降,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变化
2.3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治疗组有1例出现头晕、面红,对照组有出现1例体位性低血压,3例出现头晕、面红,2例出现口渴、头痛。
3 讨 论
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因此控制高血压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措施[1]。硝苯地平为钙离子内流阻滞剂或慢通道阻滞剂,其降压机制为:阻滞钙离子经过心肌或平滑肌细胞膜面的通道而进入细胞内,引起周身血管,包括冠状动脉的血管张力减低而扩张,因而可以降低血压,增加冠状动脉血供,降低心肌耗氧量。另一方面能抑制心肌收缩,使心肌作功减低,耗氧量减少,缓解心绞痛,还能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提高心肌对缺血的耐受性。卡托普利为竞争性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使血管紧张素Ⅰ不能转化为血管紧张素Ⅱ,结果血浆肾素活性增高,醛固酮分泌减少,血管阻力减低,干扰缓激肽的降解,防止冠脉痉挛和血小板凝集,改善心肌缺血[2]。据文献报道,卡托普利联合硝苯地平具有相加的降压效应[3]。本组结果表明,治疗组用硝苯地平和卡托普利联合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3.0%,明显优于单纯用硝苯地平的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1%)。治疗后,两组血压均下降,但治疗组下降更为明显。硝苯地平有小腿肿胀,咳嗽、眩晕、头昏、脸红、头痛等不良反应,卡托普利有头疼、咳嗽等不良反应,两药联用,不良反应明显减少。本组资料中,治疗组有1例不良反应,对照组有6例出现不良反应。
总之,硝苯地平和卡托普利联合治疗高血压,可增加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1] 陆再英.内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60.
[2] 杜丽.硝苯地平联合卡托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46 例的疗效比较[J].中外医疗,2010,29(13):115.
[3] 林彩美.卡托普利联合硝苯地平药物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外医疗,2009,28(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