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洛酮联合氨茶碱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40例疗效
2010-06-30陈丽霞邱在军
陈丽霞,邱在军,张 欣
(上饶市人民医院儿科,江西上饶334000)
原发性呼吸暂停多见于早产儿。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apnea of premature,AOP)胎龄越小,出生体重越低,发病率越高。临床上常采用甲基黄嘌呤类物质氨茶碱来治疗,但有时效果不理想,而且剂量过大及用药时间长对机体其他脏器有一定程度损伤。上饶市人民医院儿科从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应用纳洛酮联合氨茶碱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40例,取得了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本院收治的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患儿80例,均符合原发性呼吸暂停的诊断标准[1],除外颅脑、心肺疾患,水、电解质紊乱及母亲分娩过程中应用麻醉药。其中男56例,女34例。27~28周5例,29~30周22例,31~32周32例,33~34周21例。900~1 000 g 3例,1 001~1 500 g 34例,1 600~2 000 g 38例,2 001~2 500 g 5例。AOP发生于3 d内51例,~5 d内26例,5 d后3例。将80例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2组胎龄、出生体重、性别、呼吸暂停发生时间,经统计学处理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所有病例均在首次发生AOP后,予以氨茶碱首次剂量5 mg◦kg-1负荷量,按 2 mg◦kg-1,q12 h给药。治疗组同时加用纳洛酮(北京四环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H10900021),首次剂量0.1 mg◦kg-1负荷量,继之按0.1 mg◦kg-1溶于5%葡萄糖液20 mL中,以0.03~0.05 mg◦kg-1◦h-1速度静脉泵泵入,连用3 d。2组所有患儿入院后均给予温箱保暖、微量泵输液、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等治疗。各例均在美国产菲利普新生儿心电监护仪下作心电、呼吸及血氧饱和度(SpO2)监测。每例呼吸暂停后即作血气分析。
1.3 疗效判断标准
显效:用药48 h内呼吸暂停停止发作、呼吸节律正常;有效:用药72 h内呼吸暂停发作次数减少、呼吸节律好转;无效:用药72 h后呼吸暂停无减少或加重[2]。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治疗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1.0统计分析软件处理,结果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AOP的时间和发生次数、心率、SpO2比较
治疗组AOP次数明显下降(P<0.001);时间明显缩短(P<0.05);SpO2及心率下降程度明显减 轻(P<0.005),见表1。
表1 2组 A OP的时间和发生次数、心率、SpO2比较
表1 2组 A OP的时间和发生次数、心率、SpO2比较
组别 n 发生次数/(次◦d-1) 时间/s SpO2/% 心率/(次◦min-1)治疗组 40 1.5±0.8 18.7±4.1 81.9±10.3 89.2±12.6对照组 40 3.1±1.5 22.3±5.1 74.6±9.2 93.6±14.3 t-4.89 -2.68 -3.76 2.59 P <0.001 <0.05 <0.005 <0.05
2.2 2组AOP的疗效比较
治疗组显效、有效、无效人数分别为 29(72.5%)、9(22.5%)、2(5.0%),显效率及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2组AOP的疗效比较
2.3 呼吸暂停的转归
2组无效共8例,频繁发作呼吸暂停者使用鼻塞CPAP治疗,病情严重予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其中死亡2例。死亡原因是严重低血压休克,治疗无效而死亡。
3 讨论
呼吸暂停是指呼吸停止时间超过20 s并伴有心动过缓和紫绀的异常现象,多见于早产儿。AOP发生的频度与严重程度常与胎龄呈反比。临床上可分为原发性呼吸暂停和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继发性呼吸暂停。
AOP生后3~5 d多见,胎龄越小,发病率越高[1]。其发病机制有人认为与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发育不成熟有关,呼吸中枢对二氧化碳升高的反应性差,引起呼吸调节障碍。临床上常用甲基黄嘌呤类药物治疗,尤以氨茶碱较多,可兴奋呼吸中枢,解除呼吸抑制,但同时也增加脑组织的氧耗,可能再次引起缺氧,并且药物引起的兴奋又提高机体的能量代谢水平,这对早产儿的发育可能是有害的。茶碱的治疗浓度与中毒浓度较接近,容易出现中毒症状,而且有时疗效并不满意[3]。
早产儿AOP,其血中B-内啡呔(B-EP)明显高于未发生呼吸暂停者,其血浆浓度以出生后3~5 d最高,可持续至出生后第9天。与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阿片样物质β-EP血浆水平增高与AOP始发及复发密切相关。它引起呼吸抑制主要通过降低脑干神经元对二氧化碳敏感性,抑制其通气功能,且β-EP被低氧刺激后分泌明显增加。纳洛酮可特异性结合阿片受体而使β-EP失活,降低血浆β-EP的水平,与分布在心、脑等部位的阿片受体结合后,可解除β-EP对呼吸中枢及交感-肾上腺系统的抑制作用,从而兴奋呼吸,改善通气功能,降低PaCO2和缓解低氧性呼吸衰竭[4]。逆转β-EP对呼吸中枢的抑制作用,从而减少呼吸暂停的次数,减轻其自行恢复的难度,缩短呼吸暂停的时间及减轻呼吸暂停时SpO2及心率下降的程度。目前,纳洛酮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其半衰期短,静脉给药后2~3 min产生效应,持续0.5~1 h。本研究采用首次冲击给药后连续静脉滴注的方法,收到良好疗效。临床上治疗AOP采用氨茶碱与纳洛酮联合使用比单用氨茶碱效果好,研究结果显示疗效显著,而且纳洛酮安全性大,不良反应小。
本研究在应用氨茶碱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的基础上,联合应用纳洛酮,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治疗组显效29例,有效9例,显效率72.5%,总有效率95.0%;对照组显效 21例,有效 13例,显效率52.5%,总有效率8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本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纳洛酮与氨茶碱联合治疗早产儿AOP停比单用氨茶碱疗效显著,而且纳洛酮不良反应极小,安全性大。
[1] 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30-232.
[2] 李凤启.纳洛酮联合东莨菪碱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48例[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5,20(4):363-364.
[3] 陈超.早产儿管理指南[J].中华儿科杂志,2006,44(3):88-191.
[4] 王玉增,蒋继芳,张厚玲.纳洛酮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43例[J].新生儿科杂志,2003,18(5):316-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