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心呵护生命之花

2010-06-19湖北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叶显发

湖北教育 2010年2期
关键词:预警系统公共卫生隐喻

◎/湖北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 叶显发

学校是一个特别有意思的地方。校门一开,学生涌进,寂静的校园顿时充满生机。学生是校园内最主要的群体,生性活泼好动,容易受伤。近年来,非典、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等公共卫生危机事件频频袭击校园,中小学校应以什么样的姿态应对公共危机事件,呵护生命之花呢?

学校应有公共卫生危机管理意识。美国城乡卫生行政人员委员会认为,公共卫生是通过评价、政策发展和保障措施来预防疾病、延长人寿命和促进人的身心健康的一门科学和艺术。“危机”中的“危”表示危险、灾难,“机”则意味着契机、转机。危机管理的功能,就在于预警危险、把握契机、促使转机,以达到化险为夷、转危为安的目的。学校公共卫生危机管理是指学校为了避免或减轻因公共卫生危机事件带来的损害,而从事的一种长期性的动态管理过程。

学校应意识在公共卫生危机中的双重性。学校公共卫生从发生的领域上来看属医学范畴,但从传播途径上来看属社会学范畴,后者如果得不到及时处理会加剧疾病的扩散。中小学校又是幼小生命最聚集的地方,无论是从医学角度,还是从社会学角度来看,都是公共卫生危机最容易肆虐的地方。学校成为社会公共卫生危机的晴雨表,公共卫生危机加剧时学校停课,缓解时学校复课。学生是一个家庭的希望,学生的身体健康关系着家庭的幸福。因此,学校在公共卫生危机中的作为显得尤其重要。

学校应杜绝在公共卫生危机中的隐喻化。当公共卫生危机在学校发生时,个别学校将疫情隐瞒不报,害怕对学校产生负面影响,这是学校在公共卫生危机中的政治隐喻化,其危害是可想而知的。首先,国家卫生监测系统得不到真实的疫情报告,影响公共卫生危机管理的决策,影响疾病的及时医治和疫情的控制。其次,由于学校不是专业与专门的公共卫生部门,会加剧疫情的传染,使更多的儿童身陷卫生危机之中。因此,学校的第一责任就是疫情上报,学校在公共卫生危机中政治隐喻化只会潜藏着更大的医学危机与政治危机,因此,做一个“有道德”的学校应成为学校校长的第一意识。

学校应发挥在公共卫生危机中的监测作用。完善学校公共卫生监测系统危机管理范畴不仅仅是危机发生之后的处理,而是包括了对危机事前、事中和事后所有方面的管理。事前管理最主要的是建立预警系统。学校内部纵向预警系统应从班级、年级、学校的三级管理系统入手,班主任与任课教师要留心观察儿童的疾病体征,多观察、多询问,有疫情出现应及时上报年级组与学校;横向预警系统应从家庭、学校、政府三级管理系统入手,班主任应利用平时建立的家校沟通平台与家长多联系,学校应在疫情流行期间告知家长疫情名称与病情特征,便于家长了解疫情,同时,学校要将家长和班级两方面的反馈情况再上报政府。事中管理最重要的是告知学生如何预防的卫生知识,如洗手、带口罩以及向家长和老师讲述身体不适的情况。最后是对于生病的学生应及时送到医院治疗。

把公共卫生危机管理纳入学校管理之中,这是公共卫生危机事件发生后对教育的新要求,也是推进和谐社会建设进程中学校应尽的职责。

一、不到规定时间不开校门

二、集合后一窝蜂式的解散

三、打仗一样的生活节奏

四、没有提示语的危险地段

五、不恰当使用电热水袋

六、被堵的安全通道

七、没有消防应急灯的公共通道

八、打开后无法固定的门窗

九、过短的护栏和棱角锋利的铁架床

十、光滑的地面砖

猜你喜欢

预警系统公共卫生隐喻
民用飞机机载跑道入侵预警系统仿真验证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一种基于CNN迁移学习的井下烟、火智能感知预警系统
《活的隐喻》
基于ZigBee与GPRS的输电杆塔倾斜监测预警系统
《首都公共卫生》征订启事
《首都公共卫生》征订征稿简则
桥、隧安全防范声光预警系统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
公共卫生服务怎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