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述妇女子宫切除术式与免疫功能与免疫应激关系

2010-06-19陈献斌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0年14期
关键词:腹式阴式体液

陈献斌

广东省海丰县妇幼保健院,广东 汕尾 516400

本研究通过检测经腹及经阴道全子宫切除患者细胞免疫,体液免疫以及免疫应激水平,评价这两种手术方式对机体免疫状态的影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与分组

选择2005年10月~2007年3月在我院因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病并月经过多而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40例,子宫大小均在如妊娠2个月内。所有入选病例无明显肝、肾功能及出凝血时间异常,无免疫、内分泌疾病史,未接受过影响免疫及内分泌功能治疗。

将全部病例分为两组。腹式组20例,施行经腹全子宫切除术,包括子宫肌瘤18例,子宫腺肌病2例,年龄47.9±6.2岁;阴式组20例,施行经阴道全子宫切除术,包括子宫肌瘤17例,子宫腺肌病3例,年龄46.4±6.5岁。两组患者病种组成、年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全部病例均在腰麻加连续硬膜外麻醉下施行手术。

1.2 监测指标

术前第1天、术后第1、3天分别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5mL待测免疫学指标。包括:1)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PBL)检测:采外周血分离单个核细胞后,选用落射荧光显微镜(XSY-1)按常规行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成熟T淋巴细胞(CD3)、辅助性T细胞(CD4)、抑制性T细胞(CD8),计算CD4/CD8。试剂由武汉生物制品所提供。2)采用免疫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P)值,试剂由贝克曼公司提供。3)采用免疫吸附夹心法(ELISA夹心法)检测血清IF-6、TNF-а水平,试剂盒由美国Genzyme公司提供。

1.3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用SPSS 11.1软件包进行统计学检验。统计方法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进一步分析同时间点组间或者同组别内不同时间点差别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病人PBL亚群动态变化 重复测量分析发现,时间与组别均不是PBL亚群分布的影响因素(F=1.228,P=0.427;F=0.736,P=0.534.)。进一步方差分析显示,组间各对应时点比较差异亦无显著性(P>0.05),具体数据见表1。

2.2 两组患者免疫球蛋白变化 重复测量分析发现,时间与组别均不是IgA和IgM水平的影响因素(F=0.828,P=0.506;F=0.690,P=0.591)。而时间与组别均是IgG水平的影响因素(F=6.493,P=0.004;F=5.263,P=0.007)。进一步方差分析显示,两组患者IgG水平在术前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手术1d后IgG水平比较术前均显著降低(P<0.05);3d后阴式组患者IgG水平较术前差异不显著,但是腹式组患者IgG水平较术前仍然显著降低(P<0.05);术后相同时间点比较,腹式组与阴式组患者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数以腹式组更加低,具体数据见表2。

2.3 两组患者免疫介质水平变化 重复测量分析发现,时间与组别均不是TNF-а水平的影响因素(F=0.443,P=0.703;F=0.516,P=0.642)。而时间与组别均是IL-6及CRP水平的影响因素(F=9.117,P<0.001;F=6.729,P=0.002及F=12.071,P<0.001;F=10.211,P<0.001)。进一步方差分析显示,两组患者IL-6及CRP水平在术前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手术1d后IL-6及CRP水平比较术前均显著降低(P<0.05);3d后阴式组患者IL-6及CRP水平较术前差异不显著,但是腹式组患者较术前仍然显著降低(P<0.05);术后相同时间点比较,腹式组与阴式组患者IL-6及CRP水平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数以腹式组更加低,具体数据见表2。

3 讨论

免疫相关功能包括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和免疫应激反应等。实验中,我们采用PBL亚群动态变化衡量患者细胞免疫,免疫球蛋白变化衡量体液免疫,免疫介质衡量免疫应激反应情况,发现:1)阴式子宫全切术与腹式子宫全切术对细胞免疫影响均较小;2)阴式子宫全切术与腹式子宫全切术影响体液免疫,主要表现为IgG水平,且以腹式子宫全切术严重;3)阴式子宫全切术与腹式子宫全切术影响免疫应激反应,主要表现为上调IL-6及CRP水平水平,也以腹式子宫全切术严重;4)腹式子宫全切术患者IgG、IL-6及CRP水平恢复晚于阴式子宫全切术患者。

表1 阴式组与腹式组患者不同时间点PBL亚群分布情况

表2 阴式组与腹式组患者不同时间点免疫球蛋白与免疫介质水平

IgG是体液免疫的主要抗体。IL-6是一种多功能细胞因子,和CRP一起,在手术创伤的急性期起重要作用,并与TNF-а一起作为细胞因子网络中的近端介质,彼此诱生、相互作用、协助或拮抗,与创伤后并发症的发生和疾病的愈后均有密切的联系。手术后1d以及3d两组病例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均下降,说明手术对体液免疫与免疫应激有一定影响。

阴式子宫全切术相对腹式子宫全切术,IgG水平高,IL-6及CRP水平低,且IgG、IL-6及CRP水平恢复早,表明阴式子宫全切术对机体免疫功能的抑制程度较轻,免疫应激反应较小,且持续时间较短,故对手术后机体的恢复有利,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手术方法。

[1] 杨明利,潘凯,钟克力.腹腔镜手术对机体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06,12(23):1462-1463.

[2] 董完秀.经腹全子宫切除与阴式子宫切除术的临床对比分析[J].广西医学,2005,27(1):111-112.

猜你喜欢

腹式阴式体液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体液分布情况与营养状况的关系
腹式全子宫切除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
20 m 跨径直腹式小箱梁的开发应用
什么是阴式手术
川木香煨制前后主要药效成分在体外生物体液中稳定性
腹式呼吸对人体各系统的影响及临床应用
维药艾菲提蒙汤治疗异常体液型高脂血症的临床研究
高脂血症维吾尔医异常体液辨证分型和气质分布特点研究
肥胖患者非脱垂子宫阴式切除术50例临床分析
阴式切除手术治疗子宫脱垂的临床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