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方法治疗放置宫内节育器后阴道出血的临床比较
2010-06-19官桂玲
官桂玲
南平市计划生育服务站,福建 南平 353000
宫内节育器(IUD)是目前育龄妇女最方便、安全、长效且经济的避孕方法。月经异常是宫内节育器的主要不良反应,也是宫内节育器停用的主要原因,主要表现为月经过多,即月经量增多或流血时间和经期延长、点滴或不规则。其发生率约为5%-10%[1]。往往导致贫血及感染,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故寻求一种减少放环后出血的方法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在2003年2月—2008年2月期间,我站采用两种方法治疗放置宫内节育器后阴道出血80例进行临床比较,结果口服宫宁颗粒进行治疗,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到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来源 我站5年来,在门诊诊治放置宫内节育器后出血患者80例,均经妇科及全身检查正常。随机分成2组:宫宁组40例,年龄25~45岁,平均年龄31岁。月经量(153.38±24.06),经期(12.4±3.4)周期(22.6±3.7);放环3个月~11年,平均5.36年;其中药铜165环18例,T铜环10例,宫铜环12例。消炎痛组40例,年龄24~45岁,平均30.5岁;月经量(150.43±13.37),经期(12.3±3.5),周期(22.8±3.7);放环2个月~12年,平均4.56年;其中药铜165环19例,T铜环10例,宫铜环11例。两组年龄,病情,病程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面积法估计月经量,放环前月经正常,而放环后月经量≧80ml,或经期≧7天,或周期≦21天,经妇科检查及B超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宫内节育器位置正常。
1.3 治疗方法 宫宁组服用由浙江爱生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宫宁颗粒(茜草、三七、地榆、黄芩等11味中药组成,每包10克),每次1包,每日3次,从月经第1天开始服用,连服6天;消炎痛组每次25mg,每日3次,配伍6-氨基已酸片,每次2.0克,每日3次,从月经第1天开始服用,连服6天。两组3个月经周期为1疗程。停用1个月经周期后观察效果。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x2检验。
2 临床结果
2.1 临床效果判定 显效:治疗后月经量减少,服药后1个周期血止,主要症状明显改善。有效:治疗后月经量减少,服药后2个周期血止,主要症状明显改善。无效:治疗后月经量、主要症状无改变。组间比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临床效果评价 例(%)
2.2 两组治疗后月经情况比效 宫宁组治疗后月经量、经期、周期均有明显改善(p<0.001),且周期较消炎痛组明显延长(p<0.05);消炎痛组治疗后月经量、经期、周期也有明显改善(p<0.05和0.01)。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后月经情况比效 ()
表2 两组治疗后月经情况比效 ()
组别 月经量/ml 经期/d 周期/d宫宁组 84.74±24.35 7.8±3.5 26.7±4.4消炎痛 87.86±18.35 9.8±4.3 23.6±3.6
3 讨论
IUD是目前妇女最主要的节育措施,但是IUD致子宫异常出血使取器率高达10%~20%[2]。其机制作为异物,通过局部效应而发挥作用,引起子宫内膜的基本病理变化是一种轻度的、慢性的、非细菌性炎症反应,炎症细胞刺激子宫内膜产生前列腺素,可增加雌激素的作用,抑制子宫内膜的蜕膜反应,影响子宫的成熟,从而影响受精卵着床。其缺点是易引起月经变化,无菌性炎症可使子宫纤溶酶原激活物释放增加,使用无活性的纤溶酶原转化为有活性的纤溶酶,纤维蛋白裂解,抑制内膜血管闭合及凝血过程,且炎症促使前列腺素、激肽等递质合成增加并大量释放,使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液成份漏至宫腔液中,从而发生月经过多[3]。现代医学证明,宫宁颗粒可缩短出血、凝血时间,具有抗纤溶活性,可减少纤维蛋白沉积,促使内膜血管的闭合及凝血过程发生,调整恢复子宫局部前列腺素平衡,以促进血小板凝聚及子宫平滑肌、血管舒缩功能正常,从而达到止血调经的目的[4]。国内外专家学者认为前列腺素在IUD致出血中起关键作用,放置IUD后前列腺素升高,给予消炎痛可有效地减少炎性反应,从而控制放器后出血。6-氨基已酸为凝血药,能抑制纤维蛋白溶酶原的激活因子,使纤维蛋白溶酶原不能激活为纤维蛋白。
本资料显示宫宁组及消炎痛组治疗后月经量减少、经期缩短,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但宫宁颗粒的临床疗效优于消炎痛组,在临床上可推广使用。
[1] 颐世光,高尔生,赵鹏飞.生殖健康[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535-536.
[2] 郭连芳,翁福海,李锡铭,等.瞿麦对大鼠离体子宫、免在体子宫兴奋作用及前列腺E2的协同作用[J].天津医药,1998,11(5):268-270.
[3] 傅丽霞.三七总甙片妇科千金片序贯法治疗放环后出血[J].浙江中医杂志,1997,32(6):278.
[4] 刘瑞芬,栾跃芳,李继凤.宫宁颗粒治疗使用宫内节育器出血副反应的临床研究[J].山东中医杂志,1998,39(5):292-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