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规范化护理效果

2010-06-19卢雪珍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0年14期
关键词:服药血压老年人

卢雪珍

无为县人民医院,安徽 无为 238300

我院2009年共收治高血压患者109例,通过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院的老年内科综合病房2007年10月~2009年10月共收治高血压患者140例,其中,男108例,女32例,年龄最大93岁,最小66岁。其中合并脑出血的8例,脑梗死126例,脑卒中16例,心衰31例,肾衰17例。文化程度:大专8例,高中46例,初中78例,小学27例,文盲1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文化程度等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

2 护理

2.1 心理护理

针对老年患者焦躁、抑郁、易激动等心理特点,护理人员应以诚相待,消除他们的陌生感,耐心听取他们的主诉,深入了解患者存在的各种思想顾虑,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教会患者掌握一定的心理应急方式,减轻压力,保持心理平衡,学会自我调节,提高承受能力,尽量避免高血压诱发因素,以维持血压的稳定。

2.2 饮食指导

老年人味觉功能下降,口味偏咸,活动量减少,应选用清淡易消化和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食物,少食多餐,盐摄入每天应<5g,多吃水果及绿叶蔬菜、豆类食物,适当饮用牛奶,要保证摄入足量的钾和钙。食物应多样化,以谷类为主,常吃粗粮,少吃加工过的腌制的食物,忌暴饮暴食,预防便秘,保持大便通畅。

2.3 应用药物治疗的护理

在采取药物降压时,必须做到温和、适度,药物用量从青壮年用量的1/3~1/2开始,在数周内逐渐加量,2~3个月缓慢达到降压目标。在护理过程中要注意各类降压药的不良反应,如老年人服药后有晕厥、恶心、乏力应立即平卧,并取头低脚高位以增加脑部血流量。服药后不要站立太久,用药期间不宜太快,动作不宜过,外出活动应有人陪伴,以防晕倒引起外伤。

2.4 健康教育

2.4.1 疾病知识指导 向老年患者及其家属解释引起高血压的生理、心理、社会因素及高血压对机体的危害,以引起高度重视,坚持长期的饮食、运动、药物治疗,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将血压控制在正常的水平,以减少对靶器官的进一步损害。

2.4.2 用药指导 重复告诉患者及家属药物的名称、剂量、用法、作用、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直至能准确的描述;协助制定服药时间,指导坚持服药,建立长期治疗的思想准备;服药剂量必须按医嘱执行,不可随意增减药量或突然撤换药物。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学会自我观察及护理。

2.4.3 自我监测指导 教会患者或家属正确测量血压,定期门诊随访复查,告诉患者门诊随访的意义,若出现头晕、头痛、恶心、肢体麻木等病情变化时立即就医。

3 结果

3.1 两组服药情况和健康生活方式采纳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按医嘱服药情况和健康生活方式采纳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两组服药情况及健康生活方式采纳情况比较(例)

3.2 观察组降压效果与对照组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见表2。

表2 两组血压值比较(mm Hg)

4 体会

老年高血压具有以下特征:①老年人高血压的血压波动比较大,特别是收缩压。这主要是因为老年患者血管压力感受器敏感性减退所造成的,所以要注意监测血压,规范用药时间。②老年人高血压易受体位变动的影响,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率较高,特别是在抗高血压药物治疗中更易发生,这与压力感受器敏感性减退有关,所以动作要缓慢。③老年人由于动脉硬化容易出现假性高血压现象,这类患者对抗高血压药物的耐受较差,易导致严重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所以降压速度不应太快,不应降得太低。④老年人对药物作用不了解,缺乏自我保健意识,加之记忆力减退,易遗忘特点,导致服药依从性差,所以要加强相关知识的多次重复健康教育。

针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特点,正确指导其了解高血压病的知识,合理饮食、适当活动、调整良好心态、坚持合理的药物治疗,提供优质护理,加强护患之间的交流对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降低患者的伤残率和病死率等方面具有深远的意义。

[1]李艳娥.老年人的心理护理[J].家庭护士,2008,6(1B):117.

[2]王玉梅.健康教育对提高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研究[J].护理研究,2005,19(11),1893-1894.

[3]王晓玲,杨晓芳.高血压健康教育研究进展[J].齐鲁护理杂志,2009(01).

猜你喜欢

服药血压老年人
认识老年人跌倒
中老年人服药切记4不要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饭前服药和空腹服药不是一回事儿
警惕服药期间的饮食禁忌
服药坏习惯,您能占几条?
血压偶尔升高,需要吃降压药吗?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