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祛瘀化痰汤辅助治疗小儿迁延性肺炎84例疗效观察

2010-06-11文,霍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0年5期
关键词:主要症状胸痛性肺炎

李 文,霍 磊

(1.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儿科,上海 200032;2.河南中医学院,河南郑州 450000)

肺炎是小儿呼吸系统的常见多发病,四季均发,以冬春两季多见,临床以发热、咳嗽、咯痰甚则气急等为主要症状。一般经过积极治疗及适当调护,大部分患儿能较快康复。少数患儿由于急性期治疗不彻底或恢复期护理不当,而致病情迁延不愈,体质越来越差,肺炎病程在1个月以上3个月以下者,定为小儿迁延性肺炎[1]。另一方面,近年来随着抗生素过度使用,细菌耐药率、二次感染率明显上升,所以单纯西医综合治疗效果往往不理想。我科室在“上海市卫生局小儿肺炎专病”建设中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迁延性肺炎,自2008年12月~2009年12月以祛瘀化痰汤辅助治疗肺炎迁延难愈患儿84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参照我科《上海市卫生局小儿肺炎专病(2008YSZB001)诊疗方案》中痰瘀互阻证:咳嗽迁延不愈或反复发作,昼轻夜重,痰黏难咯;可伴发热或无发热,或诉胸痛,痛有定处,口渴不欲饮;舌暗红、苔白腻或黄腻而干,脉细涩或弦滑。

西医诊断参照1987年卫生部制订的《小儿肺炎防治方案》[1]中迁延性肺炎的诊断标准,同时排除哮喘、支气管扩张及肺炎并发症。

1.2 病例选择

1.2.1 纳入标准 ①符合西医小儿迁延性肺炎和中医小儿肺炎喘嗽中痰瘀互阻证诊断标准者;②年龄≤15岁者;③监护人知情同意并能够配合治疗者。

1.2.2 排除标准 ①伴有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缺氧性脑病等严重并发症者;②伴有严重的心血管、肝、肾、内分泌、血液系统、神经系统疾病者。

1.3 一般资料

本组84例中,对照组男22例,女20例;年龄为3.90±1.39;病程为32.43±0.59;其中咳嗽42例,咯痰42例,发热24例,胸痛9例,肺部罗音42例;治疗组男21例,女21例,年龄为3.88±1.21,病程为32.40±0.83,其中咳嗽42例,咯痰42例,发热24例,胸痛10例,肺部罗音42例;84例胸片均显示,肺纹理增粗紊乱并伴有小片状模糊阴影,对2组年龄及病程进行比较,对照组与治疗组无显著差异(P>0.05),2组资料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抗感染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祛瘀化痰汤治疗,其组成为黄芪、丹参、桃仁、浙贝母、白前、炒苏子、姜竹茹、橘红、橘络,应用江阴天江单味中药浓缩颗粒剂,将颗粒粉末混合在一起,加温水调制100mL,搅拌均匀,年龄<5岁,1付药分2d服用。年龄>5岁,1付药1d内服用,疗程均为14d。

3 观察指标

观察2组总有效率及主要症状如发热、咳嗽、咯痰、喘促、肺部罗音消失的天数。

4 判定标准

临床痊愈:咳嗽消失或偶咳,肺部干湿罗音、喘鸣音消失;肺部X线检查,炎性病灶完全吸收。

显效:稍有咳嗽或喘憋,肺部干、湿性罗音和喘鸣音基本消失;肺部X线检查炎性病灶明显吸收。

有效:咳嗽或气喘有好转,肺部无干、湿罗音,哮鸣音较入院时有所改善;肺部X线炎性病灶稍有吸收。

无效:咳喘无好转或加重,肺部干、湿性罗音和喘鸣音未吸收或增多;肺部X线无改变[2]。

5 统计学方法

等级资料采用Ridit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6 结果

6.1 2组总疗效比较

对表1进行Ridit分析,u=-3.86,P=0(P<0.05),2组总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24%,优于对照组。

表1 2组总疗效比较(%)

6.2 2组主要症状消失时间比较

对表2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2组在主要症状发热、咳嗽、咯痰、胸痛及肺部罗音消失时间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以上症状改善的时间较对照组短。

表2 2组治疗后主要症状消失的时间(d)(s)

别 别 发热 咳嗽 咯痰 胸痛 肺部罗音(干、湿罗音)治疗组 0.74±0.73 6.88±1.15 5.50±1.37 0.43±0.70 4.04±1.03对照组 1.50±1.48 8.54±2.06 7.02±1.58 1.05±1.71 5.59±1.34 F 8.88 20.91 22.28 4.71 34.95 P 0.04 <0.01 <0.01 0.033 <0.01

7 讨论及体会

小儿肺炎属中医“肺炎喘嗽”范畴,临床以发热、咳嗽、咯痰甚则气急为主要症状,本病全年皆有。其病程大于1个月者小于3个月者定义为迁延性肺炎,多见于体质虚弱、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病情缠绵,日久伤气,肺气不足,肺病及脾,脾虚运化失职,水湿内停,上储于肺而为痰;外邪客肺,肺气不利,津液失布,聚而成痰,痰湿内阻,肺气壅滞,脉络瘀阻,而见咳嗽迁延不愈或反复发作,或诉胸痛,痛有定处,舌暗红、苔白腻或黄腻而干,脉细涩或弦滑等痰瘀互阻症候。

中国传统医学素有“怪病多痰”、“奇病必瘀”、“久病入络”之说。明·李梴《医学入门》谓:“痰乃津血所成,随气升降。气血调和,则流行不聚,内外感伤,则雍道为患。”这里所谓的痰,实乃痰瘀同病。肺部长期的罗音不消或胸片示有点片状阴影长期不消失是迁延性肺炎的主要表现,而客观上这恰恰是中医瘀血、痰饮的具体表现,因此常规宣肺止咳、化痰平喘等效果不显著,我科结合多年临床经验拟出祛瘀化痰汤,方中黄芪、丹参共为君药,黄芪性甘微温,归肺脾肾肝经,乃补气之圣药;丹参活血化瘀;桃仁活血化瘀、止咳平喘;浙贝母、姜竹茹清肺化痰;白前、炒苏子入肺经,降气消痰,平喘止嗽;橘红、橘络通络化痰、顺气活血,全方共奏益气祛瘀、通络化痰之效,补脾土以养肺金,肺气得利,宣肃有权,痰浊得降,痰祛瘀消,祛邪而不伤正,扶正而不恋邪,邪去而正安。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芪可以增强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及非特异性免疫,还可以提高机体的抗应激能力[2]。有学者研究认为,丹参可以促进纤维蛋白原的溶解,同时增加肺组织的顺应性,减少肺泡的渗出,从而使罗音消失[3]。浙贝母的镇咳、祛痰和松弛气管平滑肌、抗炎和逆转细菌耐药等作用构成了其治疗呼吸系疾病的药理学基础[4]。本次临床观察亦显示,祛瘀化痰汤治疗小儿迁延性肺炎总疗效达95.24%,优于对照组;且对主要症状发热、咳嗽、咯痰、胸痛及肺部罗音消失治疗时间亦较对照组短,故表明祛瘀化痰汤辅助治疗小儿迁延性肺炎疗效显著。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小儿四病防治方案(2):小儿肺炎防治方案[J].中华儿科杂志,1987,25(1):47-48.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78.

[3]李季泓.黄芪的药理作用研究.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11(4):188-189.

[4]张知新,丁昌宏,孙京惠,等.活血化瘀法在小儿肺炎早期的应用(附92例临床分析)[J].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1997,10(7):633-634.

[5]张明发,沈雅琴.浙贝母药理研究进展.上海医药,2007,28(10):459-460.

猜你喜欢

主要症状胸痛性肺炎
胸痛中心成立对急性心肌梗死救治效率的影响
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发病相关因素
有些胸痛会猝死
中国劲酒缓解肾阳虚证患者主要症状的临床观察
六安市人民医院组建胸痛急救网络
了解“自闭症儿童”的世界
浅谈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胃食管反流病相关急性非心源性胸痛治疗体会
老年卒中相关性肺炎应用美罗培南治疗的临床观察
人感染H7N9禽流感性肺炎的影像学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