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实主义与“自我“的另一种解读

2010-06-08黄丹丹

文学与艺术 2010年3期
关键词:矫健自我现实主义

【摘要】矫健在八十年代曾经在中国文坛掀起一股不小的影响。这种影响一方面得益于其作品中独特的的现实主义的叙述和架构,另一方面离不开其作品中所表达的独居时代特色的“个人“与”自我“的精神和立场。试着重新发掘矫健创作和作品中的这些元素对重新认识矫健乃至那个时代的创作都不无好处和必要。

【关键词】矫健;现实主义;自我

一、现实主义与作者笔下的农民世界

现实主义,对于作家来说,它并不仅仅意味着一种手段,一种创作方法的取向,它更多得代表着的,往往是一种态度,一种为文,为人的态度。一位从现实主义的姿态去看待这个世界,并以现实主义的精神去描摩,去刻画,去剖析这个世界的作家,一定是一位实实在在充满了现实感和朴实感的作家。或许,他本身就是一部优秀的现实主义作品。

矫健在已走过的五十多年的人生历程中,更是充分地实践这个命题。在《第三代山东作家综论》里,评论家王尔纲这样写到,他们“基本上继承了山东文学一贯的现实主义传统,表现出以写实手法为主调的艺术特点”[1]。

他是不乏理想和追求的。在《到巴金花园去》一文中,曾有这样一段记载:“朱峰说话了,声音平静而坚定:将来,我要当一个作家。”[2]我接着宣布:我也要当一个作家。马济着急地摊开双手,道:还有我呢!我一定要当一个作家!朱峰说“巴金在看着我们。我们说话要算数。”[2]

多年以后,年轻的矫健终于长大,并真正地成为了一名作家。步入中年,为了远离文坛上的“不正之风”[3]和一些“是非”[3]同时,也为了重新“发现自己,塑造自己”改变世人对文人的偏见,他毅然决然地投身到改革矫开放的经济大潮中去了,换句话说,他下海了!商海十年弄潮,文坛上少了一位“矫健”的身影,商海里却多了一位奋勇搏击的英雄。1998年,十年磨洗后,矫健在众人的期盼下终于重新上岸,正所谓“王者归来”!

他用自己的方式回答了这个世界的提问,同时,他现实主义的文风得到了进一步的确认。“他并不十分看重艺术手法的借鉴,在写实为主的基础上偶尔引用象征,魔幻等西方现代艺术手法。以展现现实的生活和个性生动鲜活的艺术形象,展现现实生活本身的经历和哲学内涵。”[4]在《老人仓》《奋斗记》〈〈老霜的苦难〉〉等作品中,他的这种追求得到了最好的印证。

他的人生充满理想,然而,他又极少幻想在他的作品中,你很难找见少年心怀浪漫渺远的云游,你也几乎找不到他对世界乌托邦式的描摹和憧憬。充斥他的心灵世界,溢满他的精彩篇章的,是一种朴质务实的态度,是一种悯人但不悲天的情怀,是一颗实实在在不事渲肆的赤子之心!他写胶东的土地,人民——《快马》《独臂村长》《奋斗记》《农民老子》《老霜的苦闷》《老人仓》;他写自己的年少时代——《弄堂口》《到巴金花园去》;他写自己的大学时代——《怪哉“鱼干”》他写自己下海的经历——《迷乱之夜》《红印花》《金融街》!这一切,无不有着鲜活的时代和现实背景,透过班驳的岁月,我仿佛跟着矫健的脚步回到了他成长的弄堂,他插队时的胶东大地,他读书时的烟台师专,他经商时的金融大市场!可以说,矫健的创作,就是对现实的一种杰出的加工和转述,尽管这不仅仅是加工和转述!

胶东人民自古禀承重实际,轻虚妄;重勤恳,少花哨;重一步一个脚印,少一飞冲天的痴妄和“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理想!正是沐了这样的民风,矫健才有可能写出那么多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优秀小说。

在小说《农民老子》中,主人翁葛老根就给人一种务实,朴质的印象。用老百姓的话说,那就是:“这个人,实在!”在第一节《老牛筋其人》里,‘人们都说:葛家庄有一根牛筋,其实‘牛筋在农村除了实在之外还有“顽固”“死心眼”等层面的涵义。当然,这个葛老根真也够‘牛筋的,连他的儿子都说他“保守,骨子里的保守”[5]这是因为,他“不肯穿新衣服,….不肯喝开水。不肯吃机磨面……总之,一切生活习惯都是那个时代的……”[5]他一生几乎未曾信过谁,然而,一旦信上了,便又死心塌地地跟上去。四十年前,他听了共产党的演说,回来就对老伴说:“我信共产党了。”可他的老伴撇撇嘴说:“你就信你自己。”他却认真地说:“不,我真的信共产党!”“你猜他们来这里干什么?他们打鬼子,他们减租减息,将来还要分土地给咱们穷人!嗨,你没去听听,人家讲的话,句句都是理,都是咱庄稼人的理!我就信庄稼人的理,我就信共产党!”因此第二天,当他的连襟来请他假如红枪会一起对付共产党的时候,他却以一个“滚”字将连襟打发并连夜报告共产党区委会!可是,当区长要求他留下名字的时候 ,他却说:“你们讲理,讲庄稼人的理….庄稼人盼过好日子!说完,转身就走了!….

.是的。这就是‘老牛筋千千万万胶东农民中的一员。他对人生没有太多的奢望,对党没有任何的要求,只是简单朴实的“讲理,讲庄稼人的理”以及最实在的“盼过上好日子”就心满意足了!在这里,葛老根代表几百万胶东人民喊出了自己的心声,也喊出了作者的心声。

在这里,矫健就像一位摄影师,扛着摄象机,四处捕捉他生活过的地方,这些地方,就像一幅幅图画,显现于读者面前。而在图画的上面,却分明地晃动着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那就是——农民!

在矫健现实主义的笔触里,他不仅鲜活地诠释了矫健现实主义的真谛——人物及其内在精神,外在行为方式的真实。而且也借助这些作品中的一系列主人公形象,如《快马》中的“快马”《奋斗记》中的‘大哥《农民老子》中的葛老根,《老霜的苦闷》中的“老霜”等,一起构建了矫健小说的农民世界。

正如丁尔纲所说,“早期的矫健的小说对农民的心态表现了浓厚的兴趣,《老霜的苦闷》相当诚实地反映了部分农村干部和积极分子对党的一系列政策那种困惑不解,难以接受的心情。因而,有评论说,紧紧地追踪着时代,密切关注着社会历史大变动时期的农村生活和农村命运,大胆地揭露农村改革现实中各种矛盾冲突,是矫健小说突出的特点。”[6]

同时,他又说:“农村现实题材是矫健创作中最丰厚的部分。”[6]这实际上更是直接地表明了矫健创造中的现实主义与农村,农民的关系。他是借现实主义的笔法来展现他所关心着的几百万农民父老的生活,表达他们的喜怒哀乐,同时,也力图通过此来挖掘他们灵魂深处的东西。

二、“自我”及自我意识的全新书写

透过这一系列作品透过这系列作品,读(下转第259页)(上接第258页)者不难发现,矫健并不太注重对重大事件、重大场合、重大人物、重大社会风潮及重大社会理想的表达,他将自己的笔触更多地伸向了那些生活在底层的人们,比如说农民、比如说渔民、比如说农村基层干部、小商人乃至城市一隅的乞丐、手工业者等。他就是通过对这些小人物、这些底层人民群众的描写,为“自我”答建了一个跳台,从而使那个万能的“自我”轻松的一跃而出了!这,也许就是矫健表达自我的独特方式。

在《老霜的苦闷》中,矫健借老霜的冥顽不化、善良的品性和悲苦的命运表达了自己的忧思:“我重又比上眼睛,这回我看见了老霜!他站在梯子上,披着一件夹袄,正监视着他的老哥。那张脸,也清晰得现在我的眼前:细密的皱纹布满脸庞,好像无数根麻丝勒着,勒得那么深,一直勒进肉里,勒进灵魂里……”[7]作者为老霜最大的担心,不是其日益衰老的容颜,而是那侵入灵魂深入的顽固、落后、愚昧的思想。在文章的前半部分,这种“自我”的参与意识则更加明朗化:

“我望着他,不由得暗自感叹:多么美好的愿望,多么正直的心情啊 !然而,一个人,在历史的迷雾中走错了方向,这种愿望还有多少价值呢?”[7]

在其它的作品,如《怪哉“鱼干”》、《圆环》、《老人仓》、《好人难当》中,它的这种自我意识也得到较鲜明的凸现。

的确,矫健通过底层人物的辛酸表达了他所渴望的“自我”,而这种对“自我”的表达过程却实实在在地折射了人类的人性。

时代的风帆,历史的大潮,一切在一夜之间都掉转了方向,老霜似乎平生第一次开始怀疑这社会、这世道了!老霜这个“文革”的牺牲品禁不住勾起了我深切的同情。然而,同情之余,却是深切的思索和拷问。个人与历史在这里展开了激烈的交锋,他痛苦万分,疑惑万分!”一个人,在历史的迷雾中走失了方向,这种愿望还有多少价值呢?带着这样的深思,人性的坐标再一次等待着我们去确定!人性、历史、自我,三位一体,相辅相成的圆环使矫健对人性的表达达到了应有的高度!

【参考文献】

[1]丁尔刚《山东作家论》,山东文艺出版社

[2]《到巴金花缘去》矫健,节选自《矫健中短篇小说选》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年5月第1版

[3]《迷乱之美与惩罚之善》李贯通,《矫健中短篇小说选》代序部分,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年5月第1版

[4]丁尔刚《山东作家论》,山东文艺出版社,第689页

[5]《农民老子》矫健,节选自《矫健中短篇小说选》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年5月第1版

[6]丁尔刚《山东作家论》,山东文艺出版社,第237页

[7]《老霜的苦闷》矫健,节选自《矫健中短篇小说选》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年5月第1版,第242,249、250页

作者简介:

黄丹丹,女,山东人,现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09级硕士研究生,专业为现当代文学

猜你喜欢

矫健自我现实主义
咏北京冬奥会健儿
现实主义与现实题材创作
真实的人生,完整的人性
探讨私小说中的“自我”
科幻中的美与自我
成长中的“自我”
那么早的时候
New Year’s Wishes
新现实主义巨匠
新现实主义巨匠:乔治.西格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