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响民间音乐发展的社会心理分析

2010-06-08

文学与艺术 2010年3期
关键词:社会心理民间音乐发展

陈 蕾

【摘要】民间音乐的发展受多方因素的影响。我国社会的转型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农村社会现代化、农村人际关系裂变、农民文化生活变化是影响民间音乐的发展的客观方面原因。大众社会心理的变化,从个体心理的需要、模仿与舆论、社会化与继续社会化以及特殊群体等几个方面对民间音乐产生影响。

【关键词】民间音乐;发展;社会心理

社会制度变革、经济兴衰引起艺术内容、形式等多方面的变化,都以人的活动为中介表现出来。也就是说,客观世界的变化作用于人,通过人脑产生一系列心理活动,然后转变为行动,指向艺术并引起艺术的嬗变。而由客观世界的变化所引起的大众社会心理活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就对民族民间音乐的现存态势的影响而言,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探讨:

一、民间音乐活动“传统的承担者”的适时心理状态

适时心理状态,是主体在民间音乐活动过程的当时所具有的大众社会心理的具体状态,即行为时的心理活动。下面以皖南圩区的“马灯”和广东梅县松口镇的“客家山歌联谊会”、“八音班”为例,主要谈及直接演奏音乐的人和积极的听众的适时心理状态。

1、皖南圩区“马灯”的出演,有一套完整的程序:该村青年人中的“好事者”,不甘春节期间吃吃喝喝的单调生活,在得到村中长辈的默许后,举行一个简单的仪式把“马灯神”请回来。之后,就是“出灯”了。但组织排练是一件不易的事。虽然赞成的人各有理由,但因近年外出打工的青年很多,到腊月末才能陆续回家,故常没有足够的排练时间,而使演出质量难以保证。而观看“马灯”演出的观众热情逐渐冷淡,电影、电视等其他娱乐方式使他们有了更多的选择,其中也不乏人们对“马灯”演出日益“功利化”的反感。

2、松口镇的“松口山歌联谊会”的活动比较常规化。“山歌联谊会”的成员知道当地客家山歌在外的知名度,并因此而自豪。他们虽然以“历史传统发扬光大”为口号,但本意并不一定把挽救、重振客家山歌作为己任。镇子里的其他百姓平时对他们的活动也习以为常,只是到了有关的节日才注意到这些老人。我们今后在民间音乐方面的工作“有所为有所不为”是需要慎重思考的。

3、松口镇“八音班”的活动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平时或节庆日里自娱自乐,一种是为农村家庭做丧事时吹奏。无论在潜意识的习惯上,还是在价值观的判断上,松口镇普通百姓并不因为“八音班”偶尔从事些有酬活动而改变对他们的态度。这是因为“八音班”的成立本身并不是以赢利为目的,有酬演出是近几年才有的事,是邀请方为了表示感谢主动给予的。即便如此,“八音班”这种活动变化仍然对其中的一部分乐手心理造成强烈刺激。

二、社会转型引起的社会心理变迁对民间音乐的影响过程

1、 个体心理需要是民间音乐活动的内驱力。对民间音乐活动的需要,是满足人们心理需求的社会因素在人脑中的反映。这些心理需求具体包括有:释放情感的需要、社会交流的需要、表现自我的需要。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说指出:人的只有在较低层次的需要得到合理的满足后,较高层次的需要才会突出出来。从这个意义上说,不论是皖南圩区的“马灯”在近些年又重新多起来,还是梅县松口“客家山歌”夕阳正红,都是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使人们的物质生活等一系列低级需要得到满足,农村社会群体的需要不断升级的表现。然而,观众对这些民间音乐活动的热情已经大幅度消退,这阻碍了民间音乐活动表演者对“尊重”和“自我实现”等更高级需要的追求,引起民间音乐活动表演者活动积极性的减弱,成为目前尚存的民间音乐活动今后发展需要关注。

2、模仿与舆论是民间音乐活动的外推力。对于民间音乐的发展来说,模仿既包括人们在对同一民间音乐品种学习过程中的相互模仿,又包括他们在组织民间音乐活动时选择何种民间音乐品种的模仿。三、五个小朋友,手提小灯笼,口中念着“马灯”的音乐节奏,在打谷场上绕圈嬉闹。其实这就是学习“马灯”演出的无意模仿,等长大后,稍事排练,就可以参加本村“马灯”对的正式演出了。“马灯”演出还存在村际间的模仿,这也是引起近几年“马灯”演出队伍时多时少的一个原因。

舆论影响民间音乐活动者的活动积极性。舆论对民间音乐发展的影响主要有正反两个方面。广州越秀山下,少数退休老人的叙旧约定发展成现在每月一次的“歌墟”,重要原因是:1996年11月,中央电视台播出了相关报道后,世界各地的客家人更奔走相告,每来广州或邻近地区时,都要来看看这个歌墟,粤港台等地更有不少客家人专程赶来参加这是积极的一面。相反,冀中地区农村社区的一般成员对“吹鼓手”的歧视,使他们参加“吹打班”活动“大多偷偷进行,不太敢让老师傅们知道”,这是消极的一面。

3、现代农民社会化过程中的目标、评价的转变使民间音乐活动由盛转衰。未成年人学习社会知识、规范和技能成为社会成员的过程中,培养价值观念,是社会化的重要任务之一。而价值观念又具有深刻的时代性,不同时代的人们对人生的目标及自我评价标准是不同的。早年,农村青年人能歌善舞成为吸引异性的重要手段,并因此建立起在同龄人之中的优越感。而现在,懂知识、能赚钱成为个人价值评价的主要标准,能歌善舞的优越感己不复存。农村年青人对能歌善舞不再热衷,必然导致民间音乐活动后继乏人。

4、特殊群体影响民间音乐在局部地区的发展。特殊群体主要是凭借他们的影响力,引起大众的从众心理,使民间音乐活动得以开展。在皖南圩区,“马灯”队的聚散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可能今年这个村明年那个村,也有可能某个村连续几年都组队,这与该村当年适龄青年中有无“领头人”很有关。就松口镇而言,海外华侨对当地民间音乐活动具有很大的影响,他们大多具有很强的怀旧心态,因而当地常有大规模的回乡祭祖活动,进而影响普通百姓家做丧事时做道场的习惯,使得当地宗教音乐活动盛行。

以上是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选择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因素去分析大众社会心理对民间音乐活动的影响。而民间音乐活动中所反映出的大众社会心理状态是不断变化的,这牵涉到社会制度、经济发展等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这种民间音乐活动与大众社会心理的互动影响将导致民间音乐向何处去,是一个需要继续探讨的课题。

【参考文献】

[1]郭小刚.皖南圩区“马灯”概说[J].中国音乐.2003(1)

[2]徐嘉莉.越秀青山歌墟闹[N].羊城晚报.2002.n.24

作者简介:陈蕾(1976--)汉,女,河南洛阳人,河南省妇女儿童活动中心

猜你喜欢

社会心理民间音乐发展
区域发展篇
网络流行语“宝宝”的自称功能探析
当代土耳其民间音乐实践
河南民歌的艺术特征分析
从社会认同浅谈萧峰之死
衡水地区民间音乐在文化创意产业中的开发应用研究
图说共享发展
浅谈中国民间音乐消失的原因
浅析大学生仇富现象
图说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