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梗死后抑郁的整体护理

2010-06-07谢俊玲张辰芳李霞

河北医药 2010年13期
关键词:脑血管病神经功能脑梗死

谢俊玲 张辰芳 李霞

脑梗死;抑郁;护理

脑梗死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之一,脑梗死患者不仅生理功能发生了改变,也会出现多种情感障碍。主要表现为焦虑、抑郁、恐惧、认知紊乱等,情感障碍严重的患者常不配合药物治疗,从而影响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及生活质量。2001年以来我们对 146例脑梗死合并抑郁症的 63例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躯体护理的同时进行整体护理,使患者在最佳心理状态下接受治疗,取得了较好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 2008年 1月至 2009年 5月脑梗死患者 121例,其中男 70例,女 51例;年龄 42~77岁。所有患者均符合 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脑梗死诊断标准[1]。其中发生抑郁的患者 63例(排除病情严重及有精神障碍个人史、家族史等因素),发生率 53%。抑郁症诊断均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 CcmD-3,同时根据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 MD)[2]进行量化评定,均 >17分。63例抑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 32例,男 23例,女 9例;平均年龄(69±6)岁;对照组 31例,男 24例,女 7例;平均年龄(68±10)岁。2组在性别比、年龄、病程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仅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常规治疗与全面整体护理。

1.2.1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从患者入院开始,护理人员就要了解患者的疾病程度,取得患者的信任,准确掌握病情和患者心理反应。与患者交谈时应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气氛,交谈过程中,语言温和、技术娴熟、同情善意,使患者对自己的病情有所了解。使患者感到亲切,愿意诉说自己的痛苦。

1.2.2 知识宣教:作好全面的身心护理,护理人员应全面了解患者的心理需要、心理状态及心理问题,以科学而系统的心理护理措施满足患者的需要,更好地做好患者的整体护理。将有关脑血管基本知识制成宣传册发给患者,指导患者在接受治疗过程和生活中应注意的事项。

1.2.3 心理护理:①咨询护理:帮助患者消除精神紧张、改善对自身疾病的认知;②放松护理:应用各种方法,使患者放松情绪,稳定情绪,以适应现实情况;③疏导护理:疏导患者,开导患者,尽可能快地使患者从病理心理向生理心理转化;④关怀护理:从医疗环境上、日常生活上、人际关系处理上,给患者以热情关怀,让患者体会到温暖,从而以最佳心理配合治疗。

1.2.4 康复体疗,加强功能锻炼:脑血管疾病的功能锻炼在疾病的康复过程中占有重要位置,只要病情稳定,体疗越早越好[3]。它不仅能减轻疾病造成的不良后果,保持或改善患者的功能状态,而且可以增强患者康复信心,进而改善抑郁情绪。

1.2.5 其他配合护理:积极鼓励,合适音乐。尊重、鼓励患者参与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动,利于增强患者自信心。护士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应运用一定的心理学的理论及技术,为患者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选择一些柔和音乐,帮助患者消除或缓解由于疾病或其它方面的问题所引起的心理压力及心理问题,使患者心情愉快地接受治疗及护理,以保证患者全面的身心康复。

1.3 疗效标准 (1)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 A MD)测试,HA MD采用 17项版片,<7分为正常,7~17分为轻度抑郁,18~24分为中度抑郁,>24分为重度抑郁。(2)并发症发生率。压疮、肩痛、膝关节痛、肺部感染、肌肉萎缩。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在经过 30 d治疗后,H A MD量表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比对照组下降明显,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 1。

表1 2组HAMD评分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 分,

表1 2组HAMD评分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 分,

注:与护理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H A M D评分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组(n=32)护理前 21.5±1.8 19.6±3.5护理后 14.1±1.9*#11.8±2.4*#对照组(n=31)护理前 21.8±1.6 19.3±3.2护理后 17.1±1.4*11.1±2.3*

2.2 2组患者护理前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见表2。

表2 2组患者 3个月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例(%)

3 讨论

脑梗死后抑郁障碍是临床十分常见的但常被忽略的综合病症。脑梗死后抑郁障碍导致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活满意度下降,加之神经功能缺损,导致社会联系明显减少,对生存质量和生活满意度的影响明显。且脑梗死后抑郁障碍,可延缓神经功能缺损和认知功能的恢复,另一方面增加脑梗死的病死率[4]。对于脑梗死后伴抑郁的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联合应用整体护理干预措施。广泛宣传脑血管病知识,让患者对脑血管病有正确认识,消除其心理负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多关心体贴患者,给予心理疏导和劝慰,做到身心兼治,有利于患者康复。在对患者进行躯体疾病治疗的同时兼顾心理治疗(特别是护士的护理行为对脑梗死后抑郁状态的改善有一定的作用),如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尊重患者,知识宣教、倾听音乐,让患者进行全身心放松治疗和适当运动,冲淡患者消极心理可产生积极的效果。通过我们临床观察,整体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脑梗死后抑郁障碍,促进脑梗死后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恢复,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研究结果提示:尽早针对患者实施全面整体护理,能够显著提高脑梗死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减少抑郁症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1 中华医学会.脑血管病诊断和分类诊断要点.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376.

2 汤毓华主译.Hamiton抑郁量表(HAMD).上海精神医学,1990.38.

3 韩仲岩,丛志强,唐盛孟主编.神经病治疗学.第 1版.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4.293.

4 杨菊贤,陈玉龙主编.内科医生眼中的心理障碍.第 1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35-40.

猜你喜欢

脑血管病神经功能脑梗死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脑血管病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相关性分析
CT全脑灌注成像在脑血管病变中的临床价值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辛伐他汀对脑出血大鼠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探讨
超声扫描心脑血管治疗仪治疗急性脑血管病50例
脉血康胶囊治疗老年恢复期脑梗死30例
益气祛瘀丸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4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