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表面抗原相关因素的通径分析
2010-06-06张艳平
张艳平,谢 敏,丁 矢
(常德职业技术学院医学系,湖南常德 415000)
乙肝相关因素研究的文献报道不少,但其量性研究却少见报道。本文基于常德市2007年体检资料,对乙肝相关因素进行了量性研究探讨,其方法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常德市2007年体检资料中本分析研究指标数据齐全的57名对象为研究对象,以其乙肝表面抗原、表面抗体、谷丙氨酶、总胆固醇、三酰甘油、RBCHb浓度、总蛋白等指标检测数据为研究用资料。
1.2 方法
1.2.1 资料整理 表面抗原与表面抗体令其阳性者为1、阴性者为0,先作乙肝表面抗原与体检指标中用数字表示结果的各指标的相关分析,选出相关有统计学意义的前述7个指标作为分析用指标。
1.2.2 资料分析 用SPSS 16.0统计软件,定入选水准α=0.05、排除水准α=0.10,以表面抗原为应变量,作表面抗原对上述7个指标间的逐步回归筛选,然后根据筛选到的变量及其进入回归模型的顺序与专业知识构筑模型框架,作表面抗原与筛选到的7个指标间的通径分析。
2 结果
2.1 通径模型
逐步回归筛选到 RBCHb 浓度(X1)、谷丙转氨酶(X2)、乙肝表面抗体(X3)3个指标,此3个指标与表面抗原(Y)间的递回归通径模型见图1。各指标间的相关系数见表1,可见RBCHb 浓度(X1)、乙肝表面抗体(X3)与表面抗原(Y)相关有统计学意义。
图1 乙肝与3个指标的通径模型图
表1 各指标两两间的相关系数
2.2 模型参数
3个自变量指标对应变量Y的回归模型参数见表2。模型3的复相关系数R=0.562、确定系数R2=0.316、F=8.154,P=0.000,已能较好解释应变量与各自变量数量的依存关系。
表2 回归模型简介
2.3 回归系数
3个自变量指标的回归系数及其t检验结果见表3。3个引入变量的回归系数t检验结果,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反映所引入的变量与应变量间存在数量依存关系;且因其标准化回归系数的绝对值以RBCHb浓度为最大,可认为RBCHb浓度是影响乙肝表面抗原最重要的因素。
表3 各引入变量的回归系数及t检验结果
2.4 效应分析
本递回归模型的效应分析结果见表4。X1、X2、X33个自变量因素对应变量Y的直接效应大小,依次为X1、X2、X3;对应变量Y的总效应大小,依次为X1、X3、X2。其X2对Y的总效应顺位较直接效应后移的原因是由Y-X1-X2、Y-X3-X2的间接效应为负值引起。
表4 本递回归模型的效应分析结果
3 讨论
3.1 乙肝表面抗原的相关因素
3.1.1 表面抗体 表面抗体与表面抗原呈负相关,这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1],本研究结果,其对表面抗原的直接效应为-0.270、总效应[2]为-0.280(见表4总效应栏——总效应为两者的相关系数)。但从本研究结果来看,其对表面抗原的影响,对回归模型3确定系数的绝对贡献值为0.073,若用其占确定系数的比重来描述,只占23.10%,在上3个相关因素中占第三位。可见其并非最主要因素。
3.1.2 谷丙转氨酶 谷丙转氨酶活性是肝功能受损的主要标志[3]。本研究表明,它是第二进入回归模型的变量,其与表面抗原呈正相关 (r=0.181),其对乙肝表面抗原的直接效应为0.380,对回归模型3确定系数的绝对贡献值为0.121、贡献比为38.29%。故从统计学角度来看,有理由认为它是乙肝表面抗原的重要相关因素;且从其通过Y-X1-X2、Y-X3-X2通径对Y的间接效应为负值(-0.199,见表4)这一点来看,谷丙转氨酶活性对乙肝发生的正向影响受到RBCHb浓度和表面抗体水平的制约。
3.1.3 RBCHb浓度 关于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与表面抗原关系,未见文献报道。本分析研究结果,两者呈负相关(r=-0.349,见表1和4的总效应栏),且其是逐步回归筛选首先被引入的变量、其对表面抗原的直接效应绝对值在上3个相关因素中为最大(-0.492,表4),其对回归模型3确定系数的绝对贡献值为0.122(表2)、占模型3确定系数的比重为38.61%,可见贫血是乙肝的重要危险因素。至若为什么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与表面抗原间会存在负相关关系,从谷丙转氨酶通过Y-X1-X2、Y-X3-X2通径对Y的间接效应为负值推断,应考虑是贫血者抗体合成原料不足,以致易感性增高,但是否真正如此,有待进一步研究。
3.2 本模型解释表面抗原的可信性
笔者认为本模型是可信的,其理由如下:①从本递回归模型参数的确定系数为0.316看,其可以解读表面抗原总信息量的31.6%的信息;②从模型效应分析结果来看,各引入变量与表面抗原的相关系数,刚好等于表面抗原与各自变量间所有联系通径的通径系数之和[4](表4),表明本递回归模型经通径图检验认为合理[4];③样本含量已达黄正南《医用多因素分析》中所说的最小样本含量不小于观察指标数的5~10倍的要求[4],故有理由认为本模型对乙肝表面抗原的解释是可信的。
本文在资料分析过程中曾承蒙本学院谢迪华教授多方指导,特在此致谢!
[1]彭伟.传染病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0.
[2]方积乾,孙振球.卫生统计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3]毛远丽.肝功能实验室检查的评价[J].中国临床医生,2006,34(11):56-58.
[4]黄正南.医用多因素分析[M].3版.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7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