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06~2008年我院抗组胺药应用分析

2010-06-04王晓玲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北京市100045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0年4期
关键词:利嗪左西组胺

李 岚,王晓玲(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北京市 100045)

由组胺所介导的过敏性疾病,如过敏性鼻炎、荨麻疹、湿疹等是常见的多发病。抗组胺药能选择性地阻断 H1受体,使组胺不能与其结合,从而抑制变态反应的发生,组胺H1受体拮抗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为了更好地发挥这类药物的临床作用,预测其发展趋势,本文对我院2006~2008年抗组胺药应用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从我院信息中心数据库中找出2006~2008年门诊销售抗组胺药相关信息,包括药品名称、规格、剂型、年销售量、销售金额。

1.2 方法

采用金额排序和用药频度分析方法统计抗组胺药的使用情况。

1.2.1 限定日剂量(DDD值)的确定:药物的限定日剂量(DDD值)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和《新编药物学》(第16版),用其主要适应证剂量,并结合临床用药习惯及说明书而定。

1.2.2 用药频度分析:用药频度(DDDs)=年应用数量(片)×规格/DDD值,DDDs越大,说明此种药物的使用频率越高。日用药金额(元)=DDD/规格×每片零售价。

2 结果

各种抗组胺药的日用药金额排序,见表1。2006~2008年抗组胺药的DDDs排序及构成比,见表2。2006~2008年抗组胺药的年用药金额排序及构成比,见表3。

3 讨论

由表1可知,我院所使用的各类抗组胺药的日用药金额相差悬殊,其中日用药金额最低者为氯苯那敏片,仅为0.06元。其次为左西替利嗪片,为1.48元,这是它3年来始终保持临床使用频率最高的原因之一。日用药金额最高者为氯马斯汀口服液,高达11.88元。

表1 各种抗组胺药的DDD值、日用药金额及排序Tab 1 Ordering of DDD value and DDC of various antihistamines

由表2可知,2006~2008年临床使用最普遍的是左西替利嗪片、西替利嗪滴剂、氯雷他定糖浆。左西替利嗪作为第3代抗组胺药,为高效、高选择性外周H1受体拮抗剂,具有明确的抗炎效能,且无中枢镇静及心脏毒性作用,其代谢不依赖细胞色素P450酶。研究表明,左西替利嗪具有强效的抗组胺作用,用药后24 h内组胺产生的皮肤风团和红晕反应的表面积明显低于其他第2代抗组胺药[1]。6~11岁儿童服用单一成人剂量左西替利嗪,于28 h后观察皮肤的风团和红晕较服药前明显减小[2]。左西替利嗪3年来 DDDs排序第1位表明了临床对其的认可,与国内某医院情况类似[3]。西替利嗪是第2代抗组胺药,由于其不易透过血脑屏障,嗜睡不良反应较第1代明显减弱或消失。西替利嗪不经肝脏代谢,适合肝脏患者使用,极少延长心电图QT间期,几乎不导致心脏毒性,而且18个月大的小孩偶尔超剂量服用后也未产生心脏及神经方面的毒副作用[4]。西替利嗪在我院有两种剂型,分别为滴剂和片剂。西替利嗪滴剂适用于1~2岁患儿,由于这部分患儿的增多,所以西替利嗪滴剂的使用频率逐年上升。氯雷他定也是第2代抗组胺药,对外周H1受体有选择性阻断作用,且有一定的稳定肥大细胞的作用,抑制嗜酸性粒细胞趋化,抑制变态反应的后期炎症反应等作用,而无中枢镇静作用和抗胆碱作用,是一种起效较快、作用强、安全性高、服用方便、患者依从性好的抗组胺药。氯雷他定在我院也有两种剂型,分别为糖浆剂和片剂。由于我院均为儿科患者,所以氯雷他定糖浆更受儿童患者的欢迎,使用频率一直较高。氯苯那敏片是第1代抗组胺药,虽然价格便宜,但由于其作用特异性差,且有镇静和抗胆碱等不良反应,临床使用率较低。

表2 2006~2008年抗组胺药的DDDs排序及构成比(%)Tab 2 Ordering of DDDs of antihistamines and their constituent ratio during the period 2006~2008

表3 2006~2008年各类抗组胺药的年用药金额排序及构成比(%)Tab 3 Ordering of consumption sum of antihistamines and their constituent ratio during 2006~2008

由表3可知,氯雷他定糖浆、左西替利嗪片和西替利嗪滴剂的年用药金额一直排名在前。氯马斯汀口服液的年用药金额已从2006年的第4位上升至第2位,一方面,是因为它的使用频率逐年上升。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它的日用药金额较高。同时也可看出,年用药金额的排序不一定与DDDs排序一致。

抗组胺药不良反应与儿童应用的安全性:在抗组胺药的临床应用中,人们尤其关注它的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和心脏毒性。第1代抗组胺药由于分子量小并具有亲脂性,不易被脑内皮细胞P糖蛋白外流泵识别并泵出,加上药物对中枢 H1受体有较高的亲合力等,常引起嗜睡、疲乏或注意力不集中等不良反应。第2、第3代抗组胺药的化学结构特征与上述第1代相反,因此在治疗剂量下没有或很少发生中枢不良反应。在第2、第3代抗组胺药中,仅特非那丁和阿司咪唑可致尖端扭转型心率失常,其发生与该药阻断心肌细胞胞膜K+通道并造成复极时间延长有关。许多抗组胺药主要通过CYP3A4酶代谢,该酶代谢途径能够被多种物质阻断,其中尤以咪唑类抗真菌药如酮康唑、伊曲康唑,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如红霉素等为甚。阿司咪唑、特非那定均是 CYP3A4的底物,若与 CYP3A4抑制药同时使用,由于抑制了CYP3A4的活性,使它们的代谢减慢,体内血药浓度升高而更易引起 QT间期延长。所以,儿童应用抗组胺药物需要注意:尽量选择儿童药代动力学特点明确的第2、第3代抗组胺药,且服用剂量要准确无误,避免超量、长期服用,避免与咪唑类抗真菌药、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以及可能抑制CYP3A4的药物同用;慎用于原有心脏病特别是心律不齐的患者和肝功能不良的患者[5]。

综上所述,我院近3年抗组胺药用药情况分析表明,由于第2、第3代抗组胺药具有儿童口服容易吸收,1~2 h达到血峰浓度,多数在服药后1 h内起效,作用持续时间长达24 h等特点[6],我院选择抗组胺药基本以第2、第3代为主,符合临床合理用药的需要。同时,建议制药企业多研发一些更适合儿童服用的剂型,如糖浆剂等,以满足临床需要。

[1]顾之燕.左西替利嗪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J].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2006,20(19):904.

[2]Simons FE,Simons KL.Levocetirizine:pharmaco -kinetices and pharmacodynamics in children age 6 to 11 years[J].J Allergy Clin Immunol,2005,116(2):355.

[3]魏智中,陈加容.我院2005~2007年抗组胺药用药分析[J].中国药业,2008,17(11):48.

[4]孙会仙.第二代抗组胺药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药学分册),2001,28(5):263.

[5]孔令春.抗组胺药物的合理应用[J].医药导报,2005,24(9):833.

[6]王 华.抗组胺药在儿童的应用及安全性[J].儿科药学杂志,2009,15(1):7.

猜你喜欢

利嗪左西组胺
左西孟旦治疗重症冠心病所致心衰的临床疗效
儿童医院门诊口服抗组胺药应用情况分析
HPLC法测定盐酸左西替利嗪有关物质
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力衰竭患者行左西孟旦治疗的临床疗效
评价3种抗组胺药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疗效
左西孟旦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急性左心衰竭的效果观察
西替利嗪与左西替利嗪对大鼠氨茶碱血药浓度的影响
HPLC法测盐酸左西替利嗪颗粒的含量
HPLC法测定盐酸左西替利嗪口腔崩解片的含量
慢性荨麻疹抗组胺药的应用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