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注射用头孢米诺钠与更昔洛韦的配伍稳定性考察

2010-06-02郑厚林陈阳建

中国药业 2010年19期
关键词:洛韦氯化钠注射用

郑厚林,陈阳建

(1.浙江省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浙江 宁波 315040;2.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浙江 宁波 315100)

头孢米诺钠(cefminox)为头霉素衍生物,由半合成法制取,其作用性质与第3代头孢菌素相近,对大肠杆菌、链球菌、克雷伯杆菌、流感嗜血杆菌、拟杆菌等有抗菌作用。更昔洛韦(ganciclovir)是核苷类抗病毒药,其抗病毒作用与阿昔洛韦相似。临床有时将两药联合用于治疗细菌和病毒的混合感染,但其配伍稳定性尚未见文献报道。为了给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笔者考察了两者的配伍稳定性,报道如下。

1 仪器与试药

UV-2401 PC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日本岛津);pHS-3C型精密pH计(上海雷磁仪器厂);HH恒温水浴箱(江苏省金坛市中大仪器厂);GWJ-3型微粒检测仪(天津大学精密仪器厂)。头孢米诺钠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批号为130508-200301);注射用头孢米诺钠(山东鲁抗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号为090607,规格为1.0 g/瓶);更昔洛韦对照品(贵州迪大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批号为100380-200901);注射用更昔洛韦(上海新先锋药业有限公司,批号为20081107,规格为250 mg/瓶);0.9%氯化钠注射液(上海百特医疗用品有限公司,批号为S0907103,规格为250 mL∶2.25 g)。

2 方法与结果

2.1 含量测定

2.1.1 测定波长选择

分别以0.9%氯化钠注射液配制质量浓度为30 μg/mL的头孢米诺钠溶液和10 μg/mL的更昔洛韦溶液以及混合溶液,以0.9%氯化钠注射液为空白,于200~400 nm波长范围内扫描,紫外扫描结果见图1。可见,头孢米诺钠和更昔洛韦分别在273 nm和252 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1-2]。因两种药物的紫外吸收相互干扰,故选用双波长等吸收法测定含量。确定头孢米诺钠的测定波长为273 nm,参比波长为241 nm;更昔洛韦的测定波长为252 nm,参比波长为287 nm。

图1 紫外吸收光谱图

2.1.2 标准曲线绘制

精密称取头孢米诺钠对照品5.0 mg,置50 mL量瓶中,以0.9%氯化钠注射液溶解并稀释至刻度,得质量浓度为100 μg/mL的对照品溶液。用0.9%氯化钠注射液将上述对照品溶液稀释成质量浓度为5.0~30.0 μg/mL的系列对照品溶液。分别在273 nm和241 nm波长处测定其吸光度,计算两者吸光度的差值(ΔA=A273-A241),并对质量浓度进行线性回归,得回归方程 C=141.34 ΔA+0.037,r=0.999 3(n=6)。结果表明,头孢米诺钠质量浓度在5.0~30.0 μg/mL范围内与吸光度线性关系良好。精密称取更昔洛韦对照品2.5 mg,置50 mL量瓶中,以0.9%氯化钠注射液溶解并稀释至刻度,得质量浓度为50 μg/mL的对照品溶液。用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成质量浓度为2.0~12.0 μg/mL的系列对照品溶液。分别在252 nm和287 nm波长处测定其吸光度,计算两者吸光度的差值(ΔA=A252-A287),并对质量浓度进行线性回归,得回归方程 C=20.19 A-0.062,r=0.999 8(n=6)。结果表明,更昔洛韦质量浓度在2.0~12.0 μg/mL范围内与吸光度线性关系良好。

2.1.3 回收率试验

精密量取头孢米诺钠对照品溶液(100 μg/mL)和更昔洛韦对照品溶液(50 μg/mL)适量,用0.9%氯化钠注射液配制头孢米诺钠和更昔洛韦质量浓度分别为10.0 μg/mL和 5.0 μg/mL,15.0 μg/mL 和 7.5 μg/mL,20.0 μg/mL 和 10.0 μg/mL 的混合液,按2.1.2项下操作,分别在选定波长处测定吸光度,并将所得数据代入回归方程后计算回收率。结果见表1。

表1 头孢米诺钠和更昔洛韦的回收率(n=5)

2.1.4 精密度试验

按照2.1.3项下方法配制高、中、低3种质量浓度的混合液并按照2.1.2项下方法分别在选定波长处测定吸光度,每种混合液分别测定5次,将所得数据代入回归方程计算。结果见表1,表明该方法精密度较高。

2.1.5 重复性试验

精密量取100 μg/mL的头孢米诺钠溶液和50 μg/mL的更昔洛韦溶液适量,平行配制含头孢米诺钠和更昔洛韦分别为15.0 μg/mL和7.5 μg/mL的混合液6份;按照2.1.2项下操作分别在选定波长处测定吸光度,将所得数据代入回归方程计算。结果头孢米诺钠、更昔洛韦的 RSD分别为0.54%和0.37%(n=6),表明该方法误差较小,重复性良好。

2.2 配伍液稳定性考察

2.2.1 配伍液制备

模拟临床用药方案,取注射用头孢米诺钠1瓶(1.0 g/瓶)和注射用更昔洛韦2瓶(250 mg/瓶),溶于250 mL的0.9%氯化钠注射液中得到两者的配伍液。将配伍液分为2份,分别于25℃和37℃条件下放置,同时用0.9%氯化钠注射液配制等质量浓度的头孢米诺钠和更昔洛韦对照品溶液。

2.2.2 稳定性试验

外观性状:分别取氯化钠注射液5 mL稀释注射用头孢米诺钠和注射用更昔洛韦。头孢米诺钠样品溶液为微黄色、澄清,更昔洛韦样品溶液为无色澄明。两药分别用氯化钠稀释、混合后,混合液呈微黄色,在放置过程中颜色无明显变化,无气体产生,置锥形管高速离心后无可见沉淀、结晶。

pH和微粒变化:分别取氯化钠注射液5 mL稀释注射用头孢米诺钠1.0 g和注射用更昔洛韦250 mg。头孢米诺钠样品溶液在25℃和37℃时的pH分别为6.12和6.09,更昔洛韦样品溶液在25℃和37℃时的pH分别为11.13和11.17。两药配伍后立即测定的 pH 为 8.91,分别于 10 min 和 0.5,1,2,4,6,8 h 时测定配伍液在不同温度下的pH及不溶性微粒。结果表明,配伍液pH在8 h内较为稳定,25℃平均pH为8.86±0.03,37℃平均pH为8.89±0.04;各时刻测得的不溶性微粒数量无明显变化。

主药含量:分别于 0,1,2,4,6,8 h 时精密量取配伍液适量,用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至适当质量浓度,再以0.9%氯化钠注射液为空白,在选定波长处测定吸光度,将所得数据代入回归方程后计算各药的含量,并以0 h时的测得值为标示量。结果见表2。

表2 配伍液中头孢米诺钠与更昔洛韦含量的变化

吸收曲线:在测定含量的同时,以0.9%氯化钠注射液为空白对照,对稀释后的配伍液在200~400 nm波长范围扫描。结果显示在不同时间内配伍液的吸光度无明显变化,吸收峰峰形、峰位均无明显改变。配伍液在8 h时的紫外吸收光谱图见图2。

图2 配伍液在8 h时的紫外吸收光谱图

3 讨论

已有很多文献报道更昔洛韦与某些抗菌药物配伍的稳定性[3-6],但尚未见与头孢米诺钠配伍的稳定性报道。头孢米诺钠与更昔洛韦的紫外吸收光谱相互重叠,在含量测定时会相互干扰,因此采用双波长等吸收法以消除干扰[6-7]。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测定含量时,样品不需要做任何处理,且操作简单。本试验结果表明,在25℃和37℃条件下,注射用头孢米诺钠与更昔洛韦配伍液在8 h内的外观、pH和主药含量均无显著变化,且紫外吸收曲线也没有明显变化。因此,两种药物混合后性质稳定,可在临床上配伍使用。

[2]熊 丽.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更昔洛韦氯化钠注射液中更昔洛韦的含量[J].中国医药导报,2009,6(31):40-41.

[3]潘 浩,欧阳山丹,庄丽盆.注射用更昔洛韦与6种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的观察[J].海峡药学,2007,19(6):25-26.

[4]郭志锦.注射用更昔洛韦与14种药物配伍的稳定性研究[J].福建医药杂志,2008,30(5):74-75.

[5]梁陈方.头孢米诺钠与氨甲苯酸的配伍稳定性考察[J].中国药业,2007,16(2):30-31.

[6]黄 晨,诸林俏.头孢米诺钠与利巴韦林配伍稳定性考察[J].中国药业,2008,17(12):27.

[7]杨继章,刘瑞琴,徐秀娟,等.注射用加替沙星与注射用更昔洛韦配伍的稳定性考察[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8,28(21):1 881-1 883.

猜你喜欢

洛韦氯化钠注射用
乐坦®注射用红花黄色素
威伐光联合伐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
注射用五水头孢唑林钠与注射用美洛西林钠在化脓性扁桃体炎疗效对比
龙胆泻肝丸联合泛昔洛韦胶囊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观察
热油中的食盐为何不溶化?
热油中的食盐为何不溶化
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治疗下呼吸道感染临床疗效观察
更昔洛韦治疗婴儿肝炎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注射用曲札芪苷与常用输液配伍稳定性研究
泛昔洛韦联合微米光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