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大学生创业政策扶持体系的研究
2010-06-01乔慧敏樊一阳
乔慧敏樊一阳
(1.上海医疗器械高等专科学校,上海 200093;2. 上海理工大学,上海 200093)
构建大学生创业政策扶持体系的研究
乔慧敏1樊一阳2
(1.上海医疗器械高等专科学校,上海 200093;2. 上海理工大学,上海 200093)
大学生创业是当今热点话题,特别对解决当下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具有重要“倍增效应”。我国目前大学生创业率和创业成功率还处于较低水平,政府需要切实发挥引导和扶持作用,优化大学生创业环境,减少创业障碍,促进大学生创业。本文立足当前大学生创业的战略意义和大学生创业实际需求,在回顾并分析我国大学生创业政策现状基础上,初步探索大学生创业政策体系的目标原则,框架模型和内容设计。
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政策框架
近年来,大学生创业成为热点。“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以创业带动就业’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是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要求,是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迫切需要。”推进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首要任务,就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宏观政策体系,不断完善扶持政策,为大学生创业创造良好环境。
一、大学生创业政策体系模型构建
教育部一项报告显示,我国高校毕业生创业率平均不到1%,与发达国家20%以上的比例有不小的差距;创业成功率不到10%,也远低于一般企业。据调查,我国大学生创业意向强烈,但信心不足,首先是对自身创业能力和创业素质信心不足。在创业风险认知和资金筹集方面,市场风险、资金风险和经营风险是大学生创业面临的主要风险。而资金筹集主要考虑大学生创业基金和合伙人入股的方式,银行贷款和风险投资是其次。创业困难主要集中在资金、企业管理和市场推广方面。
回顾和分析我国大学生创业政策现状,呈现如下特点:(1)政府财政投入不断加大,但风险投资没有发挥应有作用;(2)创业教育全面开展,但教育管理体制和教学方法有待改进;(3)科技创新环境总体较好,但科技创新成果不多且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4)多项措施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便利,但创业服务体系还未完全建立。
基于以上调查和分析,大学生创业政策应服务于“优化大学生创业环境,减少创业障碍,促进大学生创业”这一核心目标,主体包含两大体系:(1)以高校创业教育政策为主、其他政策为辅的政策体系;(2)政府协调, 高校和社会共同参与的大学生创业服务组织结构体系。此外,还包括三大支撑体系,即创业资本市场运作机制、创业教育支撑体系和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如图1。
图1 大学生创业政策模型
二、大学生创业政策的目标与原则
大学生创业政策是政府制定的鼓励与推动大学生创业的政策。包涵两层含义:一是激励更多的大学生自主创业,提高大学生初创企业的存活率;二是营造更好的创业环境,为大学生创业企业创造更好的成长机会。
大学生创业政策的最根本目标是:优化大学生创业环境,减少大学生创业障碍,促进大学生创业,推动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及和谐社会发展。
目标可以具体细分为:(1)形成大学生创业的文化认同,使社会公众认同大学生创业是一项令人羡慕的职业选择;(2)使大学生获得创业知识和技能;(3)使大学生获得成功创业的适当机会。
图2 大学生创业政策目标
大学生创业政策的原则包括:
1. 鼓励与推动原则
政府在大学生创业过程中的角色定位,是服务者和引导者。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旨在鼓励与推动大学生创业。一方面,政府制定侧重于投入端的政策,对于已经创业或者正打算创业的大学生,为其提供资金、场地、培训、咨询等方面的支持;另一方面,对于尚未明确创业目标的潜在大学生创业者,政府在于充当潜在机会的创造者,政府的任务是发现这些机会,并通过政府引导、支持,促进潜在创业者向现实创业者的转化,这是侧重于需求端的政策。
政府合理定位自身角色,充分发挥对大学生创业的驱动作用,与创业主体的自觉和市场自组织中社会组织相结合,推动大学生创业企业的创建和成长。
2. 投入目标化原则
大学生创业政策对投入设定目标,尤其注重对那些同知识创造和商业化相关的投入加以目标引领。
投入目标化是与管理型经济中产出目标化相对。管理型经济中市场和产品具有相对确定性,相应的政策反映就是把结果和产出目标化。知识经济时代更多地以知识投入为基础,会生产出什么样的产品,怎样生产,由谁生产等都是未知数。这种不确定程度的提高就增加了选择正确结果的难度,同时也增加了企业和产业目标选择错误的可能性。于是,在知识经济时代合适的政策就是对投入设定目标,尤其是那些同知识创造和知识商业化相关的投入。
3. 动态性原则
政府在创业网络演化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功能,大学生创业政策随之有相应的调整。
政府在不同阶段提供公共设施,完善创业网络的运作,形成一个“创业生态”系统,创业政策是这个系统中的一个要素,在创业网络的不同发展阶段有所不同。如在创业网络形成阶段,政府以提供包括交通道路及其规划、公共交通及其辅助设施、区域内人民基本生活配套设施以及通讯网络设施等基础公共设施为主,促进关联企业围绕网络单元进行聚集的速度。在创业网络成长阶段,政府必须提供非物质的公共产品,如引入风险投资和培育良好的制度环境等,以帮助外来进入的新企业与新的衍生企业生存。
4. 地方性原则
适应地方创业发展的实际状况,以及地方化的趋势,大学生创业政策具体操作细则和实施方案因地而异,地方政府采用更具地方性的政策,可使得政府对大学生创业的推动更现实、更具体、更直接、更有效。
新经济中,知识的创造和传播呈现地方化现象。创业型经济的新产业政策是分散化的,本质上是地区性的。原因主要在于,在创业型经济模式里,经济活动的竞争来源是创新知识,而创新知识为了能给创新者带来创新收益,除寻求产权保护获得知识产权收益外,在区域经济里还倾向于地方化。因此,创业政策地方化有利于促进企业、社会、国家相互协同,形成创业活动有效的促进机制。
三、大学生创业政策设计
1. 大学生创业教育政策体系设计
大学生创业教育政策体系是以高校创业教育政策为核心,辅之以公共财政政策、科技创新政策和社会保障政策共同构成。
高校创业教育应定位于培养创业型人才、传授创业知识和技能、开展创业研究、建设创业文化以及促进科技创业。高校创业教育政策核心目标是将创业理念融入高校的核心价值体系,深化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和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提高师资队伍素质,改进人才培养模式。因此,相关政策要紧紧围绕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育内容、完善创业教育课程设置和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方法,改革和完善考试评价制度,以及建立有利于鼓励大学生创业的学籍管理制度等。此外还包括完善教师政策和教育经费政策等,鼓励学校通过多种渠道筹集教育经费,改善创业教育基础设施,增加创业教育项目,同时重视引进具有企业管理实践经验的创业教师,并加强对在职教师的培训。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通力合作,促进高校与高校之间、高校与企业之间以及国内外的交流与合作,将创业教育从课堂延伸到社会,形成创业活动、创业实践与创业教学的互补,提升创业教育质量。
完善高校创业教育政策的同时,要重视公共财政政策、科技创新政策和社会保障政策的辅助作用。高校创业教育的开展离不开经费,当前我国高校教育经费来源的主渠道依然是公共财政,所以政府加大对高校教育经费的投入,特别是重点加大对创业项目、校企合作项目、创业教育研究的投入将是对高校创业教育开展的大力支持。高校科技创新政策着重围绕增加对高校的科技投入、研发项目引导和支持、建设科技资源共享平台以及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推动高校科技创新发展,是建设高校创新创业文化、促进大学生科技创业的动力。社会保障政策是旨在降低大学生创业者面临的风险,减少大学生创业失败的后顾之忧。
2. 政府协调创业服务平台构建
政府协调机制是指政府作为大学生创业服务的参与者,在实现自身服务功能的同时,充分发挥穿针引线、铺路搭桥的作用,促进产学研结合、促进校区、园区和社区的联动、促进高校、企业、社会中介组织及私人的合作,构建大学生创业服务平台,建立服务大学生创业的长效机制。
政府协调机制的目标是建立大学生创业服务平台,调动社会各主体的力量,最大限度的集中资源为大学生创业服务,尽可能地使大学生创业者得到所需要的各种资源。政府发挥协调功能的前提是完善政府机构设置、建立相关职能部门,为政策制定与落实提供组织保障,使国家、地方政府及各相关部门观念、行为协调一致,保证政策渠道畅通无阻。同时,还要重视提高公务员素质,并完善政策监督机制。政府协调机制要求政府必须变直接服务提供者为间接服务组织者。政府协调功能体现在:搭建宏观政策服务平台,协调各地工商、税务部门及金融机构,为大学生创业提供税收、登记注册、银行信贷等服务;在教育培训和创业指导平台上,促进高校、企业和商业培训机构的合作,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发掘潜在大学生创业者,对其进行包括政策指导、投资分析、开业策划、项目论证、信贷融资、管理诊断等多方面的培训与指导;在创业融资服务平台上,通过政策引导和法律保障,建立健全风险投资市场,促进创业投资企业、创业资本家和创业投资者资金流向大学生创业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上,政府促进高校与企业、产业的结合,引导高校在应用性研究方面充分面向市场、服务社会的功能,同时发挥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促进作用;在社会组织化平台上,把大学生创业者组织起来,互相学习帮助,自律商业行为,加强与政府、与市场的沟通。
3. 建立高校创业教育支撑体系
高校创业教育支撑体系重点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对大学生创业者的创业培训、政策咨询及跟踪辅导。二是建立从大学生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直到企业孵化整个过程的服务体系。
高校创业教育支撑体系仍以高校为主体,是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延续。一方面是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成果进入实践阶段,是创业知识的深化和运用,为高校创业研究提供依据,更有利于高校创业教育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大学生创业的成功实践,将会大大促进在校大学生的创业热情,反过来促进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笔者问卷调查显示,很多大学生产生创业想法的原因是比尔·盖茨等成功创业者的榜样作用。
对大学生创业者的创业培训、政策咨询及跟踪辅导制度的设立,要加强高校创业中心建设,采取导师制,即为大学生创业者配备专业的指导老师,实行全程指导,随时答疑解惑。这一制度的建立要求高校在人才引进、人才管理及绩效考评方面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对于建立从大学生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直到企业孵化整个过程的服务体系,目前着重要抓好的就是大学科技园的建设和发展。大学科技园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区域经济发展和行业技术进步的主要创新源泉之一,是高等学校实现社会服务功能和产学研结合的重要平台,也是新时期高等学校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科技园应当在政府的指导和推动下,充分发挥高等学校的积极性,吸引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实行精简高效的管理模式和市场化的运行机制。各级地方政府将大学科技园纳入当地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作为培育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与升级,加速城镇化进程的重要手段,积极营造良好环境,支持和推动大学科技园快速健康发展。
4. 建立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联动机制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目的是实现高校、政府、企业的联动,提高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和实力,提高高校科技创新成果质量和数量,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在这一联动机制中,高校是主体和核心,政府功能在于促进高校与企业的联系互动,并引导高校科技创新与产业的紧密结合,企业则是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推动力量。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的指导原则是充分发挥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的技术创新及转移作用,加强与产业界的互助合作,体现高校在经济建设中的自身优势,发挥高校科研潜力。
建立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联动机制要求政府要深化产学研合作。产学研合作是指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之间的合作,可以是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产业之间的横向合作,也可以是其内部的纵向一体化。是当今世界各国科技与经济相结合的成功经验。高校与企业的合作形式要实现多样化,高校与企业的合作方式应根据各地的经济社会状况、科技水平及校企各自的利益分配,因校制异、因企制宜、因地制宜。合作模式应重点放在加强高校与主导产业的合作、加强大学科技园区建设上。大学科技园可利用其具有研发人才、研发机构、研发场地、实验设备等建立研发基地,吸引社会资金、企业及人才到园区创业,同时利用科技园把大学的科研成果与社会的优势资源紧密结合起来,最终实现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大学科技园这种形式可以说承载了高校促进社会发展、为社会服务的使命,实现了大学服务社会的功能,是对高校功能的延伸和拓展。
四、关于构建大学生创业政策体系的几点补充建议
从国家整体发展战略来看,政府对大学生创业的扶持应该放在促进全民创业及中小企业发展的整体战略当中。换句话说,大学生创业政策的制定要注意与我国整体创业政策的协调性,以及与中小企业政策的衔接性。
首先,大学生创业政策是全面创业政策的子系统,要服从于全面创业政策的战略目标和原则。
大学生创业政策是我国实行全面创业政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我国创业政策框架体系中的一个维度。创业政策是与创业型经济相适应的,是必须要与发展知识型产业结合起来。大学生创业属于高成长的创业,即追求就会和高成长,能为社会发展带来极大的正面效益。重视大学生创业是我国政府站在国际视野,对比国内外发展,在国家创业机会和能力培养方面,面对和需要解决的三方面问题之一(另外两个分别是知识产权保护和妇女创业)。所以,大学生创业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最终要与促进全民创业、提高国家整体创业活力和能力结合起来。
其次,从企业性质和企业发展流程来看,大学生创业政策是政府对大学生创立的中小型企业处于创立前、初创期、及发展初期阶段的重点扶持。大学生创业政策要与中小企业政策相协调和衔接。
大学生创业政策是为在大学生开始创业前阶段、开始阶段以及开始后42个月内的创业过程中,设计和传递动力、技能和机会。大学生创业企业同样作为中小型企业,是中小企业政策的作用对象。如果将企业发展流程依次分为:企业创立前、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和死亡期,那么前面主要是大学生创业政策起作用,后面则更多是中小企业政策发挥作用,如图3。大学生创业政策与中小企业政策各有侧重,又有重合,要特别注意他们之间的协调与衔接,使大学生创业企业能够健康发展下去。
图3 大学生创业企业流程及对应政策
[1] 袁先海. 大学生创业政策探析. 科技创业月刊,2006(2):44~45
[2] 粟蕾,林凤华. 大学生科技创业的意义及对策. 科技创业月刊,2007(4):52~53
[3] 蔡渊. 政府在大学生创业中的角色分析.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7(18):289
[4] 郭丽君,刘强,卢向阳. 中外大学生创业教育政策的比较分析. 高教探索,2008(1):132~135
[5] 李雪林. 上海大学生创业带就业倍增效应显现. 中国工商报,2008年2月2日
[6] 景云祥,卫家稳. 创业型经济:改变经济增长逻辑的经济形态. 学术交流,2006(10):87~90
Study on Establishment of Policy Support College Students Entrepreneurship
Qiao Hui-min1Fan Yi-yang2
(1. Shanghai Medical Instrumentation College, Shanghai 200093;
2. Univer sity of Shanghai f or Science an d Technology , Shanghai 200093)
Entrepreneurship is a hot topic of today's college students, it has an important "multiplier effect" for college graduates to solve the current problem of employment particularly. For the employment rate and success rate of entrepreneurs are still at a low level, governments need to effectively play the role of guidance and support to optimize students entrepreneurial environment, to reduce barriers to entrepreneurship, to promote entrepreneurship students. Based on the strategic significance of the current students and the review of the actual needs of entrepreneurship policy analysis of the status of students, This paper explored policy system in the objective principles, the framework models and the content designs.
College Students Entrepreneurship;Support policies;Policy Framewo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