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在儿童休克治疗中的运用

2010-05-29张文娟

中国医药导报 2010年8期
关键词:酚丁胺多巴腺苷

张文娟

(武汉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湖北武汉 430016)

休克是儿童常见危重症,其中又以失血性休克、感染性休克多见,其共同病理生理基础为有效循环血量减少,组织血液灌流不足、缺血低氧[1]。临床治疗原则为予以快速扩容,积极改善休克状态,所以临床常应用正性肌力药物支持。笔者在休克治疗中将多巴胺与多巴酚丁胺联合使用均取得一定疗效,现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7年1~12月外科病房收治入院的休克患者16例,其中,失血性休克10例,感染性休克6例;男10例,女6例;年龄2~10岁。

1.2 治疗方法

本组患者开始均予以扩容治疗(生理盐水20ml/kg,20~30min内快速输入),使红细胞压积>30%,但仍处于休克状态,血气分析提示代谢性酸中毒,遂予以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剂量均从 5 μg/(min·kg)开始逐渐加量至 10 μg/(min·kg),休克纠正后抽血做血气分析。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由SPSS 12.5统计软件进行处理,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配对 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应用多巴胺、多巴酚丁胺以后12例患儿收缩压上升,肢体转暖,尿量明显增加,面唇色泽转红润,血气分析代酸明显改善,且应用后血气中BE(剩余碱)也明显改善,治疗后代酸、剩余碱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应用多巴胺前后血气分析结果x±s)

3 讨论

休克的早期治疗阶段,要以尽快恢复组织细胞供氧和有效循环血量、去除休克的直接病因为目标。小儿休克液体复苏后,休克症状仍未改善,首选升压药物是多巴胺。多巴胺具有直接或间接兴奋多巴胺受体、α受体和β受体作用。一般认为小剂量多巴胺和多巴酚丁胺的作用相似,具有类似的提高心脏指数(CI)、血压及心脏作功等效应[2]。有研究认为多巴胺提高CI同时导致肺动脉楔压(PAWP)升高,而多巴酚丁胺在提高CI同时肺血管阻力、肺动脉楔压可下降,外周阻力不变或中度减少,后负荷往往下降(这是由于β2受体的激动以及心排血量改善的结果)[3]。

多巴胺与多巴酚丁胺同等小剂量应用时,由于两者都能兴奋心脏β受体,激活腺苷化酶(AC),使三磷酸腺苷(ATP)转化为环磷酸腺苷(CAMP),促使钙进入心肌细胞内,选择性地增加心肌收缩力,增加心排出量和降低肺毛细血管楔压、改善心功能[4]。

小剂量的多巴胺、多巴酚丁胺联合应用于休克患儿,能迅速恢复血流动力学稳定,改善微循环和组织代谢,促进休克的复苏,提高抗休克治疗的成功率。

[1]Vincent JL,Linden PV.Septic shock:particular type of acute circulato-ry failure[J].Crit Care Med,1990,18:70.

[2]Steen PA,Tinker JH,Bornhorst DA,et al.Efficacy of dopamine,dobutamine,and epinephrine during emergence form cardiopulmonary bypass in man[J].Circulation,1978,57:378-384.

[3]邹何慧.多巴酚丁胺在体克治疗中的应用体会[J].江西医药,2004,39(4):292.

[4]陈国伟.现代急诊内科学[M].2版.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95:178-193.

[5]韩国强,潘国权.去甲肾上腺素并多巴酚丁胺治疗脓毒性休克伴顽固性低血压28例临床分析[J].中国急救医学,2006,12(6):121-122.

[6]孙晓云,杨曙光,张燕.多巴胺与速尿联合静脉应用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疗效评价[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7,21(2):154-155.

猜你喜欢

酚丁胺多巴腺苷
观察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新生儿肺炎的临床疗效
多巴酚丁胺超声心动图负荷试验中利用药物半衰期做好护理配合的体会
杨仲鸿《摩些文多巴字及哥巴字汉译字典》审查经过补说
环磷腺苷葡胺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研究
α-硫辛酸联合腺苷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效果观察
微量注射泵泵入硝酸甘油、多巴胺、多巴酚丁胺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观察
颤止方联合多巴丝肼片治疗帕金森病40例
屈昔多巴用于纤维肌痛症的Ⅱ期临床试验取得积极结果
多巴酚丁胺速尿舒血宁联合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82例临床观察
腺苷对人Müller细胞MMP-2和MMP-9 mRNA表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