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辛伐他汀早期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观察

2010-05-29陈伟鑫

中国医药导报 2010年8期
关键词:还原酶辛伐他汀胆固醇

陈伟鑫

(广州市海珠区红十字会医院,广东广州 510220)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冠心病已成我国人群死亡的三大疾病之一,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其主要表现,AMI是指冠状动脉内粥样斑块破裂、表面缺损或裂纹而引起出血和血栓形成,造成冠脉闭塞,心肌持久缺血,从而导致部分心肌急性坏死,而降低血脂、控制炎症、改善内皮功能是减少冠状动脉斑块形成、破裂的主要因素[1]。辛伐他汀具有调节血脂,改善血管内皮的功能,有利于斑块的稳定,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本研究对其早期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进行了观察,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80例,为2009年1~10月在我院治疗的AMI患者,其中,男44例,女36例;年龄42~61岁,平均51岁;病例诊断符合2001年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制订标准[2],排除了严重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肝、肾功能异常的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包括溶栓、抗凝、阿司匹林、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抗心律失常、控制血压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降舒之,默沙东中国有限公司生产)20 mg,每晚睡前服用1次,连续6个月。比较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降血脂情况和药物不良反应。

1.3 数据处理与统计学分析

将所得数据输入电脑建立EX CEL数据库,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定性资料比较用χ2检验,定量资料比较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

溶栓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有4例出现复发性心绞痛,2例非致死性心梗,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15.0%;对照组有6例出现复发性心绞痛,3例非致死性心梗,2例心血管死亡,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2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比较(例)

2.2 降血脂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脂水平均有下降,但观察组患者血脂水平降低更为显著,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2。

表2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血脂水平比较(x±s,mmol/L)

2.3 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组患者服药后2例出现胃肠反应,1例肌肉疼痛,对照组患者1例出现胃肠反应,均能坚持服药,未出现转氨酶升高、肌红蛋白尿等其他不良反应。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53,P=0.305)。

3 讨论

AMI产生的实质是易损斑块破裂以及由此导致的血栓形成,使得血管完全或不完全闭塞,而炎症在易损斑块的形成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早期应用他汀类调脂药物,能显著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国外研究报道,在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入院后前24 h内使用他汀类药物可明显降低死亡率[3]。

本研究结果显示,患者经过辛伐他汀治疗后,TC、TG和LDL-C水平明显降低,而HDL-C水平提高,说明辛伐他汀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这与其药理作用是分不开的,辛伐他汀是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可以抑制体内胆固醇合成酶,对血脂的主要成分有明确的作用,且有良好的危险效益比,胆固醇生物合成过程中,HMG-COA生成甲羟戊酸为胆固醇合成早期的限速步聚,由HMG-COA还原酶催化,此酶活性受体内胆固醇代谢调节:细胞内胆固醇减少,其活性增强,胆固醇合成加速;反之,减缓[2]。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化学结构与HMG-COA还原酶有类似之处而竞争性抑制后者所催化的生化反应,一方面使胆固醇生成减少,另一方面因肝细胞内胆固醇浓度降低,肝细胞膜上作为循环中清除VLDL和LDL主要途径(占60%~80%)的LDL受体(ApoB/E)转录性上调,数量及活性增加,血液中VLDL和LDL清除加速,最终使血胆固醇下降[4-5]。此外,通过上调的LDL受体摄取VLDL颗粒增加,或通过抑制载脂蛋白B100在肝内合成,减少富含甘油三酯脂蛋白(TRL)的合成和分泌,因而TG也降低,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TG基线水平及降低LDL的强度。

另外在患者中长期应用辛伐他汀可以明显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因为HMG-COA还原酶是参与合成胆固醇的重要物质,他汀类药物在体内吸收后主要水解为羟酸结构[6-7],此结构可以干扰胆固醇的合成,降低血清胆固醇在患者体内的浓度,可以减缓或终止动脉硬化的进程,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生成。

总之,辛伐他汀早期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是肯定的,而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1]叶任高,陆再任.内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83-297.

[2]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国循环杂志编辑委员会.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1,29(12):710-725.

[3]Lenderink T,Boersma E,GittAK,et al.Patients using statin treatment within 24h after admission for ST-elevatio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 had lower mortality than non-users:a report from the first Euro Heart Survey o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J].Eur Heart J,2006,27(15):1799-1803.

[4]曹国良,乔永芳,刘新兵,等.辛伐他汀早期干预对非ST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J].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6,20(7):478-480.

[5]那君.辛伐他汀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6):109-110.

[6]王立强.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心肌梗死疗效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09,16(9):144-145.

[7]陈书艳,张建军,吕宝传,等.辛伐他汀在减少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中的应用[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2,18(12):652.

猜你喜欢

还原酶辛伐他汀胆固醇
谈谈胆固醇
降低胆固醇的药物(上)
降低胆固醇的药物(下)
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胆固醇稍高可以不吃药吗等7题…
辛伐他汀对高血压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作用及机制
辛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对糖尿病伴冠心病的影响
脑梗死应用辛伐他汀联合抗栓治疗的临床观察
祛脂定斑汤联合辛伐他汀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痰瘀互结型30例
发酵液中酮基还原酶活性测定方法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