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协作学习研究现状分析
2010-05-28郭美泽刘俊强
郭美泽 刘俊强
哈尔滨师范大学 哈尔滨 150025
1 问题的提出
随着人们对教育的不断探索,对学习内涵的不断认识,以小组团队形式进行的合作学习、协作学习越来越受到广泛的重视。通过小组合作、团队协作的形式进行知识构建,能够发挥学习者之间的协同效应,从而达到个人和小组团队的学习绩效最大化。同时,计算机网络技术在不断发展,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也不断扩大和深入,特别是计算机交互技术的进步,人们也将眼光从基于计算机的个别化教学转向计算机网络带来的人与人之间的交互,希望通过对交互的关注,提高计算机教学系统的教学效率。
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协作学习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协作学习应用的结合产物。近年来,以CSCL(Computer Supported Collaborative Learning,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等新技术为代表的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协作学习也成为教育技术学研究的新领域。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研究在各个方面都颇见成效,但是整体现状是什么样的呢?针对这样的问题,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对2007年2月至2010年2月期间教育技术学方面的5本杂志(《电化教育研究》《中国电化教育》《现代教育技术》《中国远程教育》《开放教育研究》)中含有协作学习、合作学习、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CSCL等关键词的85篇文章进行认真分析、整理,梳理了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协作学习研究现状,希望借此能够发现一些问题,为今后的研究和学习提供一些思考。
2 研究方法与工具
2.1 研究方法
为了对近3年来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协作学习研究现状做详尽的分析,采用内容分析法作为研究方法。内容分析法是对于明显的传播内容,做客观而有系统的量化并加以描述的一种研究方法,对于定量研究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协作学习的研究变化和发展情况显然是有效方法。在研究过程中,严格遵循内容分析法的操作步骤,具体方法见于李克东教授编著的《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1]一书。
2.2 样本抽样
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协作学习作为CBE(Computer Based Education,计算机辅助教育)新发展的一个方面,近年来不断受到研究人员的重视。本文对2007年2月至2010年2月期间教育技术学方面的5本杂志(《电化教育研究》《中国电化教育》《现代教育技术》《中国远程教育》《开放教育研究》)中含有协作学习、合作学习、团队学习、学习共同体、协作知识构建、CSCL、CSCW(Computer Supported Cooperative Work,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网络环境等关键词的文章进行检索,除去新闻广告、领导讲话、卷首语、编者按等,共查询有效样本85篇,样本统计情况见表1。
表1 样本统计情况
2.3 类目与分析单元
本文依据样本的数量分布、发表年份、研究内容等几个方面为研究维度,其中研究内容为分析重点。由于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协作学习与CSCL的覆盖范围有较大的重合之处,所以研究内容的分析类目参考了《现代教育技术前沿概论》一书专题12中12.1.6中总结的CSCL的研究范畴:1)基本理论;2)支持技术及技术开发方法;3)应用研究[2]。
根据研究需要,对以上3个方面做了改动,将此次研究方向的类目分为:1)基本概念研究,主要指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协作学习的概念内涵、特点、功能、目标、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发展趋势、新动态、研究现状等;2)教学设计支持,主要指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教学模式设计、教学策略设计、教学方法设计等;3)技术支持,主要是指关键技术的实现、网络环境的构建、计算机环境的构建等;4)应用模式研究,主要是指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协作学习与某一具体学科的结合应用、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协作学习以某一课程为例的具体应用等;5)成员协作性和社会性的相关研究,主要是指社会性分析、社会网络分析、教学交往分析等;6)其他。
本文的分析单元为一篇论文,凡是结构完整的论文,不论篇幅大小,都以一篇文章计算。
2.4 评判记录和信度分析
在研究中选择2位评判员对样本进行分析评判。经过分析,评判栏目总数(文章篇数)为85,其中两人完全同意的栏目数为71,故相互同意度K=2×两人完全同意的栏目数÷(甲评判员评判的栏目数+乙评判员评判的栏目数)=2×71÷(85+85)≈0.835。所以,本研究的信度R=评判人员数×K÷[1+(评判人员数-1)×K]=2×0.835÷[1+(2-1)×0.835]≈0.91,证明本研究可信[1]。
2.5 统计工具
本研究的数据统计、分析和图表生成均采用Excel2003软件。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文章数量分析
经统计,2007年2月至2010年2月,有关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协作学习的论文在各大期刊上均有刊登和体现,并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如图1所示。
图1 样本篇数分布统计
5本期刊中收录的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协作学习方面的研究文章在近3年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5本期刊的文章总篇数是固定的,在有限的文章篇数中,仅这一方面的研究文章数量在不断增加,从2007年(不含1月份)的23篇到2009年的33篇,这说明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协作学习处于研究的上升阶段,受到研究人员的不断重视和关注,也逐渐成为教育技术学新的研究、实践领域。
3.2 研究内容分析
1)总体分析。通过进一步分析样本,总结出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协作学习的五大研究内容:基本概念研究、教学设计支持上的研究、技术支持上的研究、应用模式研究、成员协作性和社会性的相关研究。如图2所示,教学设计研究、应用模式研究和基本概念研究是研究内容的三大主要部分,是当前研究的热点。
图2 样本研究内容统计
首先,教学设计研究的文章篇数占样本总数的32%,是当前研究的最主要方面。它主要包括一些教学系统设计、组成要素的对比与分析、学习模式研究、教学组织行为、教学策略、角色以及评价等。此项研究之所以比较多,主要是因为,人们对采用协作方式进行教学的系统化设计特别关注。不论采用什么样的形式,教学的目的都是促进学习者的学习活动发生,对于协作学习这一有别于传统教学的方式,它的具体过程应该是怎样操作,便成为研究人员最感兴趣的问题。
其次是应用模式的研究,占据样本的20%。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协作学习在实际中的应用也是当前研究的重点之一,应用模式的研究说明如何在实际环境下应用这样的新方法促进学习,并且考量这样的方法对学习有着什么样的促进作用。
再次就是基本概念的研究,占样本总数的19%。根据对样本的分析,基本概念的研究主要是对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协作学习各方面的发展现状、新动态、定义的演变、研究范畴、新课题等方面的探讨,主要以介绍国外的研究情况、国际研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为主。
在看到样本内容统计结果时,也发现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协作学习在关键支持技术方面的研究文章数量相对较少,仅占13%。支持技术是实现和普及这一学习方法的关键,但是研究分量却并不重。另外,对于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协作学习成员之间的协作性的研究占14%。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协作学习最大的特性就是依据成员之间的协作来实现学习,那么如何利用协作的优势,避免协作时产生的熵,就需要对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协作学习进行社会性和成员协作性的研究。
以上各比例数是近3年的综合反映,具体到每一年,样本研究内容在不断变化,图3为变化趋势统计图。
图3 样本研究内容变化趋势统计
2)应用模式研究分析。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协作学习是以教育技术学为基础的一种新型学习方法,这种新的学习方法在实际中的应用情况如何成为人们关心的话题。因此,在对应用模式研究分析时增加一个分析维度,即应用模式研究是否结合了具体的学科。经过分析,如图4所示,17篇有关应用的研究中有11篇结合了具体学科课程,其余6篇未结合具体学科课程。由此说明,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协作学习只是在小范围固定学科及课程下进行试行,并且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对于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协作学习在整体的应用规律上的研究力度不够。
图4 应用模式研究是否结合具体学科的统计
3.3 作者所属单位分析
经过对文章作者所属单位的分析表明,高等院校研究者对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协作学习研究兴趣最大,占文章作者总数的92%,如图5所示。由此可知,高等院校研究者是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协作学习的研究主力。由于地处高校,国际教育信息相对更加丰富,研究条件优秀,加上很多学者本身就是这一领域的专家,这为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协作学习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土壤,有助于这一领域的创新和发展。
4 研究启示
通过上述的研究结果分析,可以看出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协作学习在我国已经有了一定的成果。随着对关键支持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协作学习将进入普及和广泛应用的阶段,根据现有的研究状况,需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4.1 加强对成员社会性和协作性的研究
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协作学习认同这样的观点,即学习是一个社会过程,而并不是个体的信息加工过程,研究的重点也变为对整合小组的研究[3]。如果对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协作学习成员社会性和协作性研究不够深入,那么将会导致这一新领域的研究偏向由计算机传送信息或是单纯的计算机呈现信息,协作学习在学习观念、教学组织和媒体运用等方面的优势也不能体现出来[2]。所以,加强成员社会性与协作性的研究是十分重要而且必要的。
图5 样本作者所属单位统计
4.2 加强关键技术的突破和研究
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协作学习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对于习惯了传统教学的教师而言,技术壁垒是这种新的学习方式普及使用的主要障碍。加强对关键技术的研究是现在面临的一项主要任务,当技术成熟,教学系统过程设计更加完善时,这种学习方式将更能够被教师所接受,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1]李克东.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27-247
[2]任剑锋.现代教育技术前沿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63-290
[3]Stahl G, Koschmann T, Suthers D. Computer-supported collaborative learning: An historical perspective[M].Cambridge handbook,20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