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援建的“杭州模式”
2010-05-25李京海
文/李京海
(作者为杭州市援建指挥部产业组组长)
图/金川
根据中央、省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杭州对口支援竹园镇、建峰乡、白家乡和金子山乡,进行产业恢复重建工作。
调研与谋划思路
青川县竹园片区经济总量低、人均收入少和基础设施条件差。具体表现为:一是农业的生产水平基本上还是属于自给自足,仅有少量的农产品盈余可以向周边市场销售。林地主要种植原料林和果树,经济作物为黑木耳、香菇、核桃等,也没有形成规模化产业。畜禽养殖除极少数家庭养殖大户外,无大型规模养殖场。二是企业生产方式较为低级,产业链不长,效益不高。13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7家是石英砂企业,电解锰、硫酸锰、锰矿石初加工以及碳酸镍、天然沥青添加剂和水泥生产企业各1家,产值最高的也才刚过亿元。其他主要为煤、铝土矿、石灰石、磷铁矿和耐火粘土开采和粗加工的小企业。三是商贸、流通等服务业落后。位于竹园镇中心的青川山珍市场是片区内最大的农贸、商业市场和宾馆餐饮娱乐场所,其他三乡只有临时路边集市和零星小商店,没有较大规模的专业性商品批发市场和超市。四是基础设施条件差,平整的地块小且少,配套设施缺乏,工业发展空间小。五是特色地方资源尚待开发。片区内有一定的旅游景观资源和地方土特产品,如白家乡的荞鱼洞和铁佛寺、金子山乡的山区自然风光、银溪的樱桃(樱桃酒)、马村贡米等,但开发整合和挖掘特色产品的初期投入很大,投入产出比不高。
按照四川省主体功能区规划,青川县属于限制开发的地区,在重建中必须要做到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在青川县重建分类的两类重建区(适度重建区和生态重建区)中,竹园属于适度重建区,功能定位为推进工业化、城镇化,集聚人口和经济,要成为青川县的生产力中心和产业集聚中心。
——农业方面,重点恢复重建农业、畜牧养殖业和农、林、山珍产品加工业,改善农、林、畜牧和山珍特色产品生产的基础设施条件,协助引进现代农业的生产方式和技术,培育种苗,改良农畜产品品质,提高产量和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
——工业方面,遵循“优化产业布局”的要求,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引导企业向产业功能区集中。在帮助企业恢复生产的基础上,依托石英砂、岩沥青等资源特色,发展配套关联产业,延长产业链,增加矿产品加工深度,形成矿产业的特色优势。
——商贸、流通和旅游业方面,援建商贸基础设施,在帮助恢复受损商业网点的同时,帮助培育和发展连锁超市及加盟店等新型业态,建设物流配送中心,带动乡镇、中心村商业购销网点。
——旅游业方面,结合旅游景区和旅游线路的规划布局,发展餐饮娱乐服务业。在修复、建设基础设施项目的同时,充分考虑当地产业发展的需求,为以后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科学实施援建项目
为落实产业恢复重建工作,杭州指挥部收集并整理了“一镇三乡”待实施的产业项目39个,涉及资金2.35亿元。其中寻求合作的项目17个,涉及投资1.24亿元;需扶持补助(或全额投资)的项目9个,涉及资金1480万元;待投资新建项目13个,涉及投资9650万元。经现场考察和项目论证、把关,指挥部最终确定的产业援建项目有13个,投资规模8684万元,杭州给予援建资金补助4209万元。
——高效完成项目前期工作。为了提高效率,创造性地提出了集中批复项目实施方案的方式。如援建竹园镇黄沙坝产业园区基础设施项目中,指挥部与青川县经济和商务局密切协商,确定了项目的援建方式及补助资金数额,理顺了项目申报、设计委托、施工招投标等程序和工作关系。并积极帮助当地进行项目的规划、申报审批、勘探、设计、招投标等工作,有效地推进了项目的进展。
——着力推进项目实施。2009年3月,产业组和县林业局一起,带领银溪村樱桃协会的同志,赴宝轮果园考察,引进了欧洲大樱桃品种,对1万多棵本地樱桃树进行了嫁接。同时,对银溪村引进种植数年没有结果的樱桃树进行异花授粉,取得了初步的成功。目前,已经从山东等地调入并完成种植欧洲大樱桃11万株,灌溉系统及育苗棚等配套设施已建设完成。高效设施农业种植示范基地建设方面,货比三家进行选择,确保了蔬菜大棚等设施的质量和性价比都是青川县最好的。同时,从杭州市引进了多个蔬菜品种进行种植,杭椒一号等品种受到农户的欢迎。
——注重项目建设质量。为确保项目建设质量,做到“三个坚持”:坚持规范实施,所有项目均按实施方案的要求和程序推进;坚持技术保障,先后组织杭州市农科院、杭州大观山种猪试验场等农业专家20人次,前来指导项目开展,组织援建人员、乡镇管理人员和业主等50余人次赴四川省资阳、新津学习生猪、獭兔养殖业等;坚持注重项目资料的齐全和详细,从项目一开始的方案制订、立项批复、计划下达和资金拨付,直到项目完工交付的完整相关资料的搜集与保存。
把握产业援建特点
支援地震灾区产业恢复重建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杭州指挥部在边探索边实践中前行。
理清思路,科学规划项目。产业援建项目,既有品种改良的农业种植项目,也有牲畜发展的养殖项目;既有农业灌溉系统的基本建设,也有抵御自然灾害的大棚设施;既有产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也有智力援建、人才培训和劳务招聘;既有商贸设施建设,也有经贸交流和招商引资活动。产业援建工作覆盖了农业、工业、商贸流通及人才培养。
突出重点,加大项目投入。确定项目时,努力做到规模大、技术新、质量好,示范效应明显,带动农户面广。在援建资金安排上,要求做到援建资金量要能够基本形成项目的主要功能。因此,产业援建项目的规模、技术水平、设施的性价比和带动农户的覆盖面,以及对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方面,在杭州的援建项目中都是名列前茅的。
创新机制,注重项目惠农。项目规划初期,就考虑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和农户之间的合作方式,创新尝试和应用了相应的管理运作机制,提高农户的参与程度,实现惠农目的。
克难攻坚,推进项目实施。产业援建项目遇到了规划选址、土地流转、征地拆迁、设施采购和设计施工等诸多问题和困难,指挥部与各单位加强沟通和协调,克服困难,推进项目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