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绿色管理体系的思考与对策

2010-05-24湖南工业大学商学院刘琴周柏林

中国商论 2010年8期
关键词:管理体系绿色消费者

湖南工业大学商学院 刘琴 周柏林

随着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不断深入人心,“绿色”概念于上世纪50年代起开始大行其道。为应对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改变,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美好愿景,管理学界亦于上世纪80年代提出了绿色管理思想。经过近30年的实践与发展,绿色管理已成为生态经济时代的主要管理模式。

1 绿色管理的内涵

“绿色管理”译自英文的“Green Management”。国外“绿色管理”一词是随着西方绿色运动的浪潮,而将“绿色”这一修饰语套用到企业经营管理领域而产生的。1990年德国的Waldemar Hopfenbeck出版了《绿色管理革命》一书,是较早正式使用“绿色管理”一词的著作。1991年美国Patrick Carson和Julia Moulden合著的《绿色就是金:企业家对企业家谈环境革命》,讲述了北美洲的世界知名的大公司是如何通过降低污染、推出绿色产品,创造绿色经营管理奇迹的典型事例和传奇故事,书中已经提出“绿色管理是更好的管理”和“绿色管理哲学”的概念。

绿色管理是生态经济时代主要的管理模式,它相对于传统的“灰色管理”而言,更讲求生态经济的理念,更着重追求的是经济生活的长期的、文明的发展,一般而言有广义与挟义之分。广义绿色管理主要指宏观绿色管理,是指通过对政府行为、企业行为和社会公众行为三者进行协调和整合,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狭义绿色管理即微观绿色管理,是指以组织为主体进行的可持续发展管理活动,它以本组织内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相关的一切活动为对象。本文主要从宏观的视角研究绿色管理,试图通过对宏观绿色管理中的三大因素——政府、企业、消费者的分析,阐明三者的相互关系和作用,探索构建绿色管理体系的路径。

2 构建绿色管理体系的三大因素

体系也称系统,指的是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一组要素,而管理体系是指建立方针和目标并实现这些目标的系统。绿色管理体系是指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思想建立起来的绿色指导方针和实现绿色管理目标的系统。绿色管理体系的构建必须考虑三大因素:政府、企业、消费者。

政府是实施绿色管理的引导者,要积极发挥宏观调控管理、监督作用,加快立法进程,制定宏观发展战略,进行宏观调控和政策引导,给企业实施绿色管理施加外部压力、输入外部动力。

企业是绿色管理活动的主体,在企业的个体运作中,企业的节能减排、降本增效、绿色技术运用、清洁生产、绿色营销等活动的开展都影响着绿色管理的效果。

消费者是绿色管理活动的响应者,甚至从一定程度上说,是绿色管理活动的催化剂,得到消费者认同的绿色活动,才可能从真正意义上获得长远的发展。

因此,在绿色管理体系的构建中,不能孤立地只考虑一个方面,必须三管齐下,相互作用,才能形成合力。

3 绿色管理体系建设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学术界对绿色管理体系构建的研究,主要以企业为研究主体,从微观层面进行探讨,鲜有从宏观的角度进行系统的阐述。概而言之,当前我国绿色管理体系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如下:

3.1 政府:积极推进,但执行力度不够

在全球性绿色浪潮的拍打下,我国政府开拓性地开展工作,在三个方面取得了突破:一是绿色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具体表现在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指导地位的确立和“两型社会”建设试点。二是绿色法律法规体系不断完善。迄今为止我国已制定颁布了环境保护法29部、行政法规36部、环境保护标准800余条,涉及水环境、大气环境、土壤环境、环境噪声与振动等众多领域,为改善中国的环境污染问题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为绿色管理体系的构建奠定了坚持的基础。三是建立了各部门协同行动的机制。例如,为对企业的环境违法行为进行有效预防及管理,4万多条环保信息进入银行征信管理系统,作为银行发放贷款及额度的依据,成为金融行业参与绿色管理过程,遏制污染企业盲目发展、防范金融风险的有效手段;同时财政部、环境保护部、商务部等国家相关部门联合互动,形成合力,建立统一战线,大力打造“环保战线”。

尽管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发达国家的绿色管理水平相比,我国的绿色管理还处于初级阶段,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突出问题:一是法律法规虽多,但经济、技术法律政策偏少,可操作性不强;二是执行力不够。

3.2 企业:意识不断觉醒,但缺乏足够主动性

企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活跃分子,一方面积极生产,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不断排放不利于环境保护的废弃物,在国民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问题上都是积极的推动者及影响者。在绿色管理不受重视的情况下,企业更多地追求经济效益,在社会责任的承担方面认同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就是在承担社会责任。随着可持续性发展观的被理解,社会对于长期发展的认识使得企业与环境的关系更显紧密,想要使得企业与环境之间取得双赢,企业必须从各方更多地考虑绿色管理模式。从资源利用的合理化,到绿色技术的深入企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比以往更多地关注清洁生产,生产出符合消费者需求的绿色产品,把绿色生产贯穿于企业的各方面,全过程,通过绿色营销方式把产品或服务呈显在消费者面前。在绿色管理实践中,企业是积极的认同者,在对于绿色管理的摸索中,企业也在尝试着经济效益的追求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但因为内部驱动力不足和认识的不到位,再加上政府的激励和制约机制缺乏,导致企业实施绿色管理的动力不足,自觉性不够。

3.3 消费者:绿色消费意识增强,消费行为日益理性

消费者的绿色消费行为成为居民消费行为的主流。绿色消费意味着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已不仅仅从产品或服务是否满足其需要的角度出发,更多地会从产品或服务在生产的过程中对于环境产生的影响角度来考虑,人们的消费行为日趋理性:对消耗过多资源的产品、对环境产生严重影响的产品、过度包装的产品、以稀有动物或动为原料的产品、消费时会危害他人的产品,消费者表现了积极的排斥和谴责。对于那些会对环境造成影响的产品,人们更愿意降低自己的消费需求,改变自己的消费习惯,以更好的保护环境。

消费在社会再生产总过程运行的四个环节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企业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只有被最终消费之后才能真正实现其价值,因而,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就像一根指挥棒,指引着企业的发展重点与方向。在政府导向性宣传下,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日益增强,人们在消费过程中越来越重视绿色产品的选择,树立绿色消费观念,支持绿色产品的生产。上世纪90年代,在针对北美居民选择产品意愿的调查中发现,70%的北美人会以环境问题原因拒绝某产品转而选择另一种注重环保的产品。在中国,人们在购买产品时,也更愿意选择获得环境标志产品,截至目前,中国环境标志已发展到71大类,涉及汽车、建材、纺织品、电子产品、日化产品、家具、包装制品等行业,已有1600多家企业生产的3万多规格型号产品获得中国环境标志认证,形成了1000多亿元年产值的环境标志产品群体,成为中国居民选择绿色产品的重要依据,绿色消费成为消费者行为的主流。

4 构建绿色管理体系的思考

宏观视角的绿色管理体系的构建,要重点研究政府、企业、消费者三者行为的相互影响。在绿色管理体系的构建中,三者构成如下关系:

图1 绿色管理体系三大因素相互关系

4.1 政府、企业、消费者三者相互关系分析

在绿色管理体系的构建中,政府、企业与消费者三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它们之间角色不同,作用各异,却又相互依存,相互作用。

首先,政府、企业和消费者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在绿色管理体系的构建中缺一不可,三者之间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相互配合,寻求可行的绿色发展之路,推进绿色经济的发展。

其次,三者所扮演的角色不同,所承担任务分工不同。居于主导者地位的政府是绿色管理体系的基石,对于企业和消费者给出绿色管理模式的方向性指引,约束企业和消费者的行为,规范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决定着绿色管理体系的质量。对于企业,政府一方面对于在自然资源利用、废弃物处理、清洁生产过程、绿色技术的采纳及绿色营销手段的运用等众多方面进行指导,对于企业在绿色管理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所碰到的难题进行有力的支持,另一方面政府对于企业生产行为违背了绿色管理思想,做出破坏环境的举动,给予有力的管束与制约,保证着绿色管理活动的顺利开展。对于消费者,政府是一个绿色管理思想的宣传者,把节约资源,绿色意识灌输于消费者的头脑当中,提高消费者绿色消费意识,指导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提倡绿色消费,理性消费,同时,对于消费者浪费资源行为,给予管束与制约。

从整体来看,政府还是一个平台的搭建者,在这个平台上,政府部门让各方资源、各种力量涌入绿色管理体系当中来,政府是一个联系各方力量的纽带,把国家的力量团结起来,还打通国内外通道,为中国的绿色管理体系打开了国内外之门,为我国绿色管理的发展借来了众多的外部资源提供强有力的力量。可以说,政府是绿色管理体系当中的重要基础,政府行为的正确与否,方向把握得准确与否,都决定着绿色管理体系的作用发挥的好坏。

企业是绿色管理过程中的主角。无论是保护生态环境,还是发展经济,都迫切需要作为微观经济行为主体的企业实施绿色管理。但是,先天的动力缺乏又决定了单靠企业自身无法使绿色管理的实施具有自觉性、持久性和广泛性。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在尊重而不是改变企业自身行为特征的基本前提下,寻找企业实施绿色管理体系的条件和因素。

消费者是绿色管理体系中的响应者,也是一种催化剂,受到政府导向性宣传的影响,同时作用于企业,引导企业的绿色管理活动,可以说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对企业行为有着直接影响,对于政府和企业的行为进行监督,是绿色管理效果好坏的直接反应者。

4.2 构建绿色管理体系的对策建议

4.2.1 政府:加强宏观调控和政策引导

在发展我国绿色管理事业的过程中,政府应该积极发挥其宏观调控管理、监督作用,制定宏观发展战略,进行宏观调控和政策引导。具体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树立绿色战略思想,制定绿色政策体系。二是要制定绿色环境政策目标。绿色环境政策目标是企业绿色管理活动具体行动的指南。政府要在企业和行业制定的有关环境目标基础上规定出绿色环境的政策目标,并促使企业依此目标来修订企业和行业的目标、监督目标的实现。三是实行宏观规划,制定系统的绿色产品发展战略。

同时,政府还要通过各种方式,充分发挥“看不见的手”的市场作用,调动微观经济个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积极探索自然资源的产业化,实施环境成本制度;要注重提高民众的绿色意识,大力进行绿色教育;要积极促进绿色需求,引导绿色消费;要按照科学发展要求,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绿色产业。

4.2.2 企业:积极主动实施绿色管理

基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全球实施和消费者消费倾向的绿色化,绿色管理必将成为21世纪企业管理的主流。对企业来说,一是要转变观念,树立绿色管理理念;二是要实现企业战略的绿色转变;三是要大力发展绿色技术;四是要实现绿色生产;五是要实施绿色营销,开发绿色产品,制定绿色价格,建立绿色渠道和开展绿色促销。

4.2.3 消费者:转变观念,强化参与

虽然消费者观念在改变,绿色消费的意愿在增强,但总的来说,消费者还没有作为一支独立的绿色力量登上环保舞台,难以对企业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进行有理、有力的监督,消费者的绿色观念远未形成。由于国民整体素质还不太高,对于绿色营销、清洁生产和绿色管理,绝大部分消费者还不清楚其具体内涵。因此,对消费者来说,迫切要做的就是,转变消费观念,牢固树立绿色消费的理念,并且贯彻到日常的消费行为中去。同时,还要了解政府赋予消费者在监督政府、企业实施绿色管理方面的权利的政策、法规,以便切实发挥消费者监督市场的作用。

5 结语

绿色管理体系的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消费者三者行为的良性互动和长期努力。政府要将可持续发展观念融入国民经济和社会管理的一切工作中,同时一方面引导公众绿色消费,限制非绿色消费、过度消费等不良消费行为;另一方面鼓励企业开展绿色管理,生产和经营绿色产品,创建绿色企业,限制企业的非绿色行为,对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企业加强治理。公众要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进行绿色消费,在消费过程积极参与废旧物资回收利用等环境保护活动,同时一方面监督企业、引导企业的绿色管理行为,另一方面监督政府环境执法部门严格执法。企业更要顺应时代潮流,积极开展绿色管理,建设绿色企业,既获得政府支持,又满足绿色消费需求,从而实现长期经济利益。

[1]Waldemar Hopfenbeck,The green management revolution: lessons in environmental excellence, New York, Prentice Hall,1992:1-10.

[2]Patrick Carson, Julia Moulden, Green is Gold:Business Talking to Business about the Environmental Revolution,Harper Business,1991:76-78.

[3]李会太.企业绿色管理引论[D].北京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

[4]薛军堂,王嘉.基于绿色管理视角的政府管理创新[J].科技管理研究,2008,(06).

[5]李芬.绿色管理:一种新的政府管理模式[J].前沿,2008,(10).

[6]丁祖荣,陈舜友,李娟.绿色管理内涵拓展及其构建[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8,(09).

猜你喜欢

管理体系绿色消费者
绿色低碳
对质量管理体系不符合项整改的理解与实施
基于KPI的绩效管理体系应用研究
当代经济管理体系中的会计与统计分析
控制系统价格管理体系探索与实践
消费者网上购物六注意
系无理取闹?NO! 请为消费者擦干眼泪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日化品牌怎样才能吸引年轻消费者?
知识付费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