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康复新湿敷联合局部氧疗在慢性创面治疗中的应用

2010-05-23聂开瑜李鹏程曾雪琴祁建平韩文杰魏再荣孙广峰唐修俊金文虎王达利王玉明

山东医药 2010年31期
关键词:性溃疡新液百分率

聂开瑜,李鹏程,曾雪琴,祁建平,韩文杰,魏再荣,孙广峰,唐修俊,金文虎,王达利,王玉明

(1遵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贵州遵义563003;2解放军第309医院整形美容中心)

一般认为持续1个月不愈合的创面即为慢性创面(俗称溃疡),主要包括创伤性溃疡、下肢静脉性溃疡、压迫性溃疡及糖尿病溃疡等,其中创伤性溃疡主要发生于20~50岁中青年,余三种类型主要发生于60岁以上老年人[1]。目前治疗方法主要是常规清创和病因治疗。2005年4月~2009年12月,我们采用康复新湿敷联合局部氧疗治疗慢性创面患者25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同期收治的慢性创面患者78例,男45例,女33例;年龄15~60岁;创面未愈合时间4~8周,最大10 cm×6.8 cm×0.8 cm、最小3.5 cm×2.5 cm×0.9 cm,其中下肢创面75个,上肢创面38个,头部创面17个;均未使用免疫抑制剂及抗凝剂治疗。排除标准:①曾经使用氧治疗(包括吸入氧及高压氧治疗);②伴有骨组织病变以及干性坏疽;③有严重心肺肾并发症。将78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19例(34个创面)、B组17例(25个创面)、C组17例(26个创面)、D组25例(45个创面),其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四组均行以下常规治疗:①预防和控制感染:创面彻底清创,双氧水、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根据分泌物病原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择抗生素;②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局部保温,对症治疗控制创面区域疼痛,减轻患者焦虑及悲观情绪,禁吸烟及饮酒。在此基础上,B组予局部氧疗1次/d:于一次性无菌保鲜袋中充满氧气后将患肢置于其中、扎住出口,同时以4 L/min向保鲜袋内充入纯氧气[2],每次持续 90 min,每周治疗 5 d,4 周为一疗程;C组予康复新湿敷:清创后将浸透康复新液的消毒纱布外敷于创面上,每天换药2次以保持创面湿润状态[3];D组同时予康复新湿敷联合局部氧疗,具体方法同上,疗程均为4周。

1.3 相关指标观察 ①创面愈合时间:指创面完全上皮化所需时间,愈合标准为创面完全由上皮组织覆盖、无渗出物,创面在治疗4周时仍未达愈合标准视为未愈合。②创面愈合百分率:计算公式为(创面原始面积-创面残余面积)/创面原始面积×100%。③创面治疗有效率:显效指症状消失,创面愈合率≥80%;有效指症状明显减轻,创面愈合率≥50%;无效指病情改善不明显或继续进展,如创面扩大、组织坏死严重,或创面愈合率<50%。以显效+有效计算总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成对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创面愈合时间和创面愈合百分率 见表1。

表1 四组创面愈合时间及创面愈合百分率(±s)

表1 四组创面愈合时间及创面愈合百分率(±s)

注:与A组比较,*P<0.05

组别 n 愈合时间(d) 创面愈合百分率(%)A组19 32.3±7.6 73.8±12.1 B组 17 25.2±8.8 90.1± 5.6 C组 17 26.3±7.3 87.2± 8.8 D组 25 19.3±7.9* 96.3± 7.3*

2.2 创面治疗有效率 创面治疗有效率A组为78.9%,B组为88.3%,C组为94%,D组为100%。D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A组(P<0.05)。

3 讨论

慢性创面发病率高、病因复杂。在西方发达国家主要由糖尿病、下肢血管性疾病及长期卧床压迫所致;在我国病因主要为创伤或创伤合并感染,即在劳动人群中具有较高的发生率[1,2]。由于慢性溃疡长期存在,治疗棘手,常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与生活质量。促进创面愈合的方法有多种,如灌洗、负压、高压氧、新型敷料、生物治疗、局部应用抗生素及生长因子等,但效果均不理想[1~5]。目前对于慢性创面临床一般以常规换药和对症支持治疗为主,其中清创术与创面抗感染可加速创面愈合或为应用生长因子促进创面愈合创造条件[1~5],而病因治疗主要包括控制糖尿病、改善血液循环等。

康复新是自蜚镰体内提取分离而成的一种生物制剂,主要药效成分为多元醇类化合物(W11-al2),研究显示其可通过刺激免疫活性细胞(巨噬细胞、多形核白细胞)促进组织愈合,使其分泌IL-1、干扰素、前列腺素和白三烯等活性物质调节炎症和组织再生[3]。舒崇湘等[6]发现,W11-al2 能显著提高伤口中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促进C3b受体表达和分泌纤维黏连蛋白、转化生长因子(TGF-β)、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功能,从而加强对细胞的正反馈调节效应、促进创面愈合。研究显示,慢性创面处于局部缺氧状态[4,7~10]、炎症反应明显,而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吞噬和氧化杀菌作用需要大量氧。动物实验及临床报道显示,创面局部给氧可通过提高氧分压、舒张周围血管、增加胶原沉积等加速创面愈合[7~10]。全身给氧能够提高动脉血氧分压,改善创面氧供,降低创面感染率,促进创面愈合[4,5],但需要高压氧舱等设备、费用昂贵,且有多器官氧中毒和遗传毒性等风险。局部氧疗不能使氧渗入深部组织,但对无完整血供的浅表创面可提高氧分压、促进愈合;且供氧设备可移动,便于床旁使用,不受血供不良或血管床的影响,无多器官氧中毒的风险,但其作用机制尚待研究[7~10]。本资料显示,D组创面愈合时间、愈合百分率及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A组,且与B、C组比较创面愈合时间有所缩短、愈合百分率及总有效率有所升高。可能机制为康复新液富含多种修复人体创面有效成分,具有促进肉芽组织增生、促进血管新生、改善创面微循环、加速机体病损组织修复、抗菌、消炎和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作用[3,6];局部氧疗可矫正创面缺氧状态[7~10],有利于康复新液发挥作用。

总之,康复新湿敷联合创面局部氧疗能促进慢性创面愈合,且方法简便、不良反应少。

[1]付小兵.进一步重视体表慢性难愈合创面发生机制与防治研究[J].中华创伤杂志,2004,20(8):449-451.

[2]尤爱民,王瑞丽,崔永光,等.局部氧疗促进四肢感染创面愈合的作用[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6,21(9):819-820.

[3]裴世荣,郝平,周洁松.康复新液联合远红外线照射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研究[J].中国美容医学,2008,17(12):1738-1741.

[4]Sen CK.Wound healing essentials:let there be oxygen[J].Wound Repair Regen,2009,17(1):1-18.

[5]Thackham JA,McElwain DL,Long RJ.The use of hyperbaric oxygen therapy to treat chronic wounds:a review [J].Wound Repair Regen,2008,16(3):321-330.

[6]舒崇湘,程天民.6 Gy全身照射对皮肤伤口几种细胞外基质成分的影响及W11-a12的促愈作用[J].中华创伤杂志,2001,17(10):604-607.

[7]Gordillo GM,Roy S,Khanna S,et al.Topical oxygen therapy induces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expression and improves closure of clinically presented chronic wounds[J].Clin Exp Pharmacol Physiol,2008,35(8):957-964.

[8]Tawfick W,Sultan S.Does topical wound oxygen(TWO2)offer an improved outcome over conventional compression dressings(CCD)in the management of refractory venous ulcers(RVU).A parallel observational comparative study[J].Eur J Vasc Endovasc Surg,2009,38(1):125-132.

[9]Rodriguez PG,Felix FN,Woodley DT,et al.The role of oxygen in wound healing: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Dermatol Surg,2008,34(9):1159-1169.

[10]Gordillo GM,Sen CK.Evidence-based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use of topical oxygen 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lower extremity wounds[J].Int J Low Extrem Wounds,2009,8(2):105-111.

猜你喜欢

性溃疡新液百分率
求百分率的实际问题(部级优课)
康复新液治疗口腔正畸慢性牙龈炎的临床疗效
求百分率的实际问题(部级优课)
康复新液HPLC指纹图谱建立及6种成分测定
砂的粗细程度的评定
康复新液在腋皱襞切口大汗腺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基于距平百分率的万源市气象干旱灰色预测
康复新液治疗普通型手足口病112例临床观察
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的预防与治疗
ICU病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与应激性溃疡的预防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