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人群脂联素基因+45T/G多态性与冠心病相关性的Meta分析

2010-05-21孙开胜李艳夏尊恩

微循环学杂志 2010年2期
关键词:多态性基因型异质性

孙开胜 李艳 戴 雯 夏尊恩 郭 毅

脂联素(Adiponectin,apM1)是新近发现的一种由脂肪细胞特异分泌的内源性生物活性因子,在血液中具有较高的浓度。已在动物和人类实验中证实apMl具有增加脂肪酸氧化、提高葡萄糖摄取量、改善胰岛素抵抗、抗动脉粥样硬化及抗内膜增生等作用[1]。在肥胖者、糖尿病或冠心病(CHD)患者,血浆apMl水平低于正常,因而认为apMl是胰岛素抵抗和动脉粥样硬化的保护因子。研究表明,apM1基因突变与多种疾病密切相关,目前已发现10余种apMl基因常见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如 SNP-11377C/G 、+45T/G 、+276G/T及一些少见的错义突变。部分突变与血清apMl水平及CHD密切相关,其中外显子2上45位T/G多态性在国内研究较多[2]。但apMl基因SNP在不同种族、地区分布差异较大,以致国内外研究结果不一致,甚至对同一种族不同地区人群的研究也会有相互矛盾的结果产生[3]。Meta分析可以对具有相同研究目的的多个独立研究结果进行定量合并和综合评价,以弥补单个研究的不足。本文就中国人apMl基因+45T/G多态性与CHD相关性的病例对照研究进行Meta分析,旨在为我国人群apMl基因遗传突变与CHD的关系提供循证医学证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收集有关中国人apMl基因+45T/G多态性与CHD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文献资料。对其中以CHD为研究病例,以正常健康人为对照(Control),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apMl基因+45T/G位点基因型的分布及等位基因频率,研究apMl基因多态性与CHD相关性的文献进行综合分析。

1.2 资料来源

以apMl、基因多态性、CHD、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缺血性心肌病等为主题词,从中国知网、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万方数据库联合检索2009年12月以前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和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获得全部文献,并检索同期Medline、Cochrane Library、Embase、Springer、Ovid 等数据库中以中国人为研究对象的相关文献。对各论文的参考文献也进行了手工检索。末次检索日期为2009年12月31日。

1.3 纳入标准及研究质量控制

由2名临床医师和1名流行病学工作者共同对获得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并取得一致意见:(1)研究对象均为中国人(包含港、澳、台地区),民族不限;(2)均为独立的研究,同一组资料重复报道者,取其资料最完整的文献;(3)各文献研究方法、诊断标准以及Control人群的选择标准相似;(4)符合H-W遗传平衡(Hardy-Weinberg equilibrium,HWE)定律。

1.4 数据提取

经过筛选符合要求的文献,每篇文献数据收集由两位研究者分别独立完成。数据提取过程中若有争议,参照原文讨论后取得一致。

1.5 统计学处理

(1)对所选择的研究基因型分布进行H-W遗传平衡检验;(2)对各研究的结果进行异质性检验,并根据检验结果选用相应的数据合并方法。若各研究间无显著异质性,则采用Peto Mantel-Haenszel(M-H)固定效应模型进行数据合并;若结果间存在显著异质性,则采用校正后的Dersimonian-Laird(D-L)随机效应模型法进行数据合并。(3)用Meta分析软件Review Manager 4.2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计算总OR值,采用双侧检验,显著性水准为0.05。(4)应用漏斗图和Egger's检验(STATA10.1软件),判断纳入文献是否存在明显偏倚。(5)由于apM1基因+45位点等位基因中G为突变基因,Meta分析主要进行等位基因突变和各种突变型(TG、GG 、TG+GG)与野生型(TT)的比较。

2 结 果

2.1 入选文献基本情况

通过中英文数据库检索共获得文献23篇,排除综述、研究位点非+45及数据不全的文献,筛选到符合标准的研究文献共9篇。经遗传平衡检验有1篇文献研究不符合HWE分布,最终纳入研究文献8篇[4~11]。包含公开发表论文3篇(含1篇英文文献)、博士学位论文2篇、硕士学位论文3篇。CHD诊断依据按1979年国际心脏病学会及WHO的CHD命名标准2篇,以冠脉造影单支狭窄≥50%作为病例者6篇;以健康体检者为Control组4篇,以同期入院检查排除CHD为Control组4篇;CHD组与Control组在年龄、性别方面均具可比性。研究对象为汉族人群4篇,未加说明4篇。6篇文献基因多态性检测方法采用PCR-RFLP法、1篇文献采用Taqman基因分型、1篇文献采用PCR-LDR法。纳入的8组病例对照研究中累积CHD病例1 929例(含急性冠脉综合症(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77例),对照1 641例。见表1。

2.2 异质性检验与Meta分析

异质性检验结果(表2)显示,各研究结果之间存在显著异质性(P<0.05,I2>50%),故在进行Meta分析时采用D-L随机效应模型法进行数据合并。Meta分析结果显示,就apM1基因+45T/G多态性与CHD相关性而言;G等位基因与T等位基因(OR=1.03,95%CI为 0.83~1.27,P>0.05)、基因型(TG+GG)与 TT(OR=1.03,95%CI为0.80~1.34,P>0.05)、基因型TG 与 TT(OR=1.02,95%CI为 0.80~1.29,P>0.05)、基因型GG与 TT(OR=1.08,95%CI为 0.68~1.73,P>0.05)均无显著性差异(表2)。

表1 入选文献基本情况及apMl基因+45T/G基因型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

表2 异质性检验及Meta分析结果

2.3 发表偏倚评价和敏感性分析

用Meta分析软件Review Manager 4.2绘制漏斗图(图1),并用STATA 10.1进行 Egger's回归分析,进一步检验发表偏倚。以各合并OR值除以标准误(作用大小),与标准误倒数(精确度)做回归分析。结果见表3,各比较对象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因而推断漏斗图是对称的,即各研究结果之间没有明显的发表偏倚,说明入选的8个研究有较好的代表性。采用逐一排除各研究的方法进行敏感性分析,合并OR值未见明显改变,说明本次Meta分析结果稳定可靠。

图1 中国人apMl基因+45T/G多态性与冠心病相关性Meta分析漏斗图

表3 Egger's回归分析结果

3 讨 论

人类 apMl基因是单拷贝基因,位于染色体3q27,全长约17 kb,包括3个外显子和2个内含子。apMl基因的转录从接近5'端的胞嘧啶开始,多肽编码区域是从外显子2起始处开始,在外显子3起始处结束。全基因组扫描推测此区域是代谢综合征、2型DM 和心血管疾病的易感区域,而且有较大频率的基因多态性。因此,对定位于染色体3q27区域的人apMl基因的SNP与疾病的关系已经成为近年的研究热点。国内外已有多项研究对apMl基因+45T/G多态性与CHD相关性进行分析,但各研究的结论迥异。Lacquemant等同时分析了法国人和瑞士人apMl基因多态性,结果发现,在法国人群中糖尿病CHD患者apMl基因+45T>G突变率较正常人高,而在瑞士人群中却未发现明显差异[12];在高加索人种男性人群中,apMl基因+45T>G突变与CHD易感性也无明显相关性[13]。这种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可能与不同人群基因差异有关,故本文仅将中国人群为研究对象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

Meta分析的目的在于通过合并同类研究,以增加统计效率从而得到更符合实际的结果,但也无可避免地引入其他混杂因素,例如阳性结果的研究报告相对容易发表而导致的发表偏倚、不同研究之间结果的不同质性等。在本研究中,有多项阴性结果的研究纳入分析,纳入的8组病例对照研究中累积CHD病例1 929例,Control组1 641例。异质性检验发现,纳入的8项研究之间存在明显的异质性,形成这种异质性的原因可能与人群遗传背景的差异、样本量大小、研究对象入选标准、年龄和性别构成、是否具有CHD家族史等有关。在研究方法上,尽管本研究纳入的文献均采用了合适的方法对基因型进行分析,但个体研究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差异,而在采用PCR-RFLP的大部分个体研究中也存在是否对最终产物进行序列测定验证的差异,在对Meta分析的总体结果进行分析时这种差异的混杂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本研究在文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过程中制定并实施了严格的标准,所有纳入研究的漏斗图显示基本对称形态,若按0.10的显著性水准[14],Egger's回归分析提示存在一定的发表偏倚,但并不影响本研究所得出的结论。

在入选8组病例对照研究中,仅3组研究报告该位点基因多态性与CHD密切相关,徐丽[4]和王珺楠等[5]的研究显示 T>G突变是冠心病易感因素,而Chang YC等[11]则认为T>G突变是冠心病保护因素。本研究利用循证医学的理论与方法,通过对各项单项研究的综合分析初步提示,apMl基因+45T/G多态性与冠心病易感性无明显相关性,但还需扩大样本量,更大程度地控制混杂因素,进一步准确阐明apMl+45T/G基因多态性与CHD的关系。

猜你喜欢

多态性基因型异质性
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医证候相关性研究进展
CLOCK基因rs4580704多态性位点与2型糖尿病和睡眠质量的相关性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异质性债务治理与制度完善
现代社区异质性的变迁与启示
基于偏好异质性的市场契约设计及其治理
区域异质性:农村人力资本与农民收入增长
蒙古斑在维吾尔族新生儿中分布的多态性
西安地区育龄妇女MTHFRC677T基因型分布研究
作物遗传育种研究进展Ⅴ.表型选择与基因型选择
ZNF804A rs1344706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关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