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为体,学为用”

2010-05-14侯志川

杂文选刊 2010年3期
关键词:西学苏维埃经济体制

侯志川

我们最先听到的一句话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十九世纪中叶,古老的中华帝国被西方列强打开了大门。中国人揉揉被打痛的身子,张开朦胧的眼睛,哇,外面的世界真精彩!于是承认人家的“坚船利炮”,不再像老祖宗乾隆爷那样自以为是,“老子天下第一”。于是还要开矿办厂,要搞“洋务运动”,并进一步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什么意思?就是说咱们的社会结构和各种体制仍然不是世界第一流而根本就是世界第一的,皇帝要永远坐在金銮宝殿耀武扬威,老百姓则永远跪在地上磕头呼“喳”,这就是“中学为体”的伟大核心;“西学为用”,则是把西方“番鬼”们的自然科学和技术也即“奇技淫巧”引进来“实际运用”,使得皇帝和官僚们也有舒服的火车可坐,有快捷的电话可打,有明亮的电灯可照……这么称心如意的“算盘”打了大约三十年,造成的后果,就是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大清”一败涂地,割地赔款,证明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彻底破产。于是后来“戊戌变法”,再后来“辛亥革命”,再再后来什么什么革命,虽然讲究的还是“西学为用”,但“为体”的并不全是“中学”,也夹杂了很多“西学”了。

不晓得是不是跟着咱们学,后来外国也出了个类似的东西。那是二十世纪初,“十月革命”以后,伟大革命导师列宁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公式: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政权加全国电气化”。后来他又详细论述:苏维埃政权+普鲁士的铁路管理+美国的技术和托拉斯+美国的国民教育等等的总和=社会主义。(转引自安立志《崎岖中国》第65页,中国言实出版社2007年12月版)这大约可以简称为“苏学为体,西学为用”吧。从列宁、斯大林到戈尔巴乔夫,这个“政策”大规模实行了七十多年。其成就表面看起来还是相当光辉灿烂的:国民生产总值据说跃居世界第二,部分科学技术也像是居于世界最先进,首先发射了人造卫星,与美国并列为“超级大国”。这些耀眼的成就远远超出了当年的“大清国”。但不幸的是,由于“为体”的“苏学”始终不思改革,国内矛盾越来越尖锐,实用的“西学”引进得再多也无法避免“大清国”的下场,庞大的苏联一下子就灰飞烟灭,“解体”了。“苏学为体,西学为用”,看来也不灵。

有了上述两个例子,忍不住要做点规律性的结论——在当今地球,如果能够把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同时进行,而不是只进行经济体制改革,不是只引进外国先进技术,那么我们的“ⅹ学为体,Y学为用”,就会取得愈来愈大的成功。

不知这个“结论”到底对不对?我倒希望我这个“结论”是正确的。

插图 / 补课 / 佚名

猜你喜欢

西学苏维埃经济体制
怀念赵西学
俄国十月革命与苏维埃
借世界说中国:梁漱溟言学问的窘境
借世界说中国:梁漱溟言学问的窘境
关于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现状及对策研究
从晚清竹枝词看西学在租界的传播
习近平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新思想
国企改革与市场经济体制下微观主体建立
论列宁的社会主义国家治理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候选人之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