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疼痛应对策略及自觉效果量表在老年病人中的适用性研究
2010-05-14李香风李爱平王俊星何伟明
李香风,李爱平,王俊星,何伟明,赵 红
慢性疼痛指疼痛时间持续3个月以上,疼痛频率每周至少1次,伴随不愉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感受,可能伴随有现存的或潜在的组织伤害[1]。慢性疼痛因其特殊的特征于2002年8月被国际疼痛协会公认为是一种疾病[2]。慢性疼痛的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已经成为社区人群尤其是老年人群的一个严重而普遍存在的问题。有调查表明,慢性疼痛病人占总人口的25%~30%,而老年慢性疼痛病人占老年人口的50%~75%。慢性疼痛使病人丧失生活、工作能力甚至造成永久性的伤残,给本人、家庭、社会造成了极大的负担[3]。在对慢性疼痛的适应过程中,病人的态度和应对策略等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研究显示,可以通过病人采用的应对策略来预测病人的疼痛强度及功能等[4]。因此,了解慢性疼痛病人会采取哪些应对策略以及哪种策略能有效缓解疼痛成为护理人员关注的内容。近年来国内引进的国外应对量表有慢性疼痛应对量表(CPCI)、应对策略调查表(CSQ)等,但由于语言的差异,不能将英文简单地直译而全盘照搬过来,而且疼痛应对受国情、文化差异的影响较大。本研究的目的是发展一个适用于中国国情的测量慢性疼痛应对策略的工具,并检验其在老年人群中的适用性。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在北京市某社区便利选取90例慢性疼痛的老年人,在知情同意的原则下进行资料收集。入选标准:年龄≥60岁;疼痛时间持续3个月以上;意识清楚,言语正常。排除有语言表达及交流障碍的老年人。
1.2 研究方法
1.2.1 研究工具 ①一般资料问卷:包括年龄、性别、身高、体重、教育程度、婚姻状况、居住情况、经济情况、自觉健康状态、医疗保险、已确诊疾病等。②慢性疼痛应对策略及自觉效果量表:在查阅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发展而成,该量表包括2个分量表,即使用频率量表(25个条目)及自觉效果量表(25个条目),每个条目后提供了相关的选项。使用频率量表采用Likert 5级评分(1分=从未如此,5分=总是如此),并在最后加一开放性条目:其他策略。自觉效果量表采用 Likert 5级评分(1分=恶化,5分=有很大改善),要求病人对使用过的策略效果进行评价。应对策略包括自我应对策略与求助应对策略(医务人员或非医务人员)两方面。量表形成后,在社区中选取30例老年人填写量表进行语言调试,然后由专家小组对其进行表面效度和内容效度的评定。专家小组由3名疼痛学专家和2名护理专家组成。
1.2.2 资料收集 首先向研究对象解释研究目的及意义,征得其同意。量表由调查对象独立填写,如老年人由于视力等原因无法自己填写的,则由研究者协助完成。研究对象在填写过程中若有疑问,研究者使用统一语言进行解释;量表填写完毕,当场检查是否填全,若有缺失项目立即补填,再次核定无误后收回。本研究共发放量表90份,回收有效量表89份,量表有效回收率为98.9%。
1.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软件建立数据库。老年人的人口学资料采用频数、百分比、均数和标准差描述;用内容效度指数(CVI)、内部一致性系数来评价该量表的信度和效度。
2 结果
2.1 基本资料 共调查老年人89例,年龄71.94岁±7.05岁,其中女性占64%,83例(93.3%)患有一种或多种慢性疾病。其他资料见表 1。
表1 慢性疼痛老年人的一般资料分析(n=89)
2.2 量表的信度、效度
2.2.1 语言调试 在社区中选择30例老年人进行小样本调查,进行慢性疼痛应对策略及自觉效果量表的语言调试,对容易产生歧义及难以理解的条目进行修改。
2.2.2 效度 采用内容效度指数评价量表的内容效度,5位专家对多数条目表示赞同,对个别条目提出修改意见。根据条目平均效度>0.75的标准,删除 3个条目:①宗教信仰(祷告或念经);②民俗疗法;③忍耐、认命。将条目 15(增加社交活动)与条目17(不去想、不理会、转移注意力)合并为1条:转移注意力(如增加社交活动、看电视、玩游戏等)。修改条目见表2。修改后的分量表各23个条目,其中条目1~条目13为自我应对策略,条目14~条目22为求助应对策略(医务人员及非医务人员),条目23为开放性问题:其他策略。修改后量表各条目的CVI值为 0.8~1.0,全部条目的平均CVI为0.940。
表2 专家修订的8个条目
2.2.3 信度 采用Cronbach'sα评价量表的内部一致性。总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01,其中使用频率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700,自觉效果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581。
2.3 老年人采用的慢性疼痛应对策略 老年人应对慢性疼痛,通常采用多种应对策略,调查的89例老年人平均每人使用过12.04种应对策略,最常使用的前3种策略是运动、坐下或躺下休息、转移注意力。自觉效果最好的前3种为运动、坐下或躺下休息、告知医护人员。
3 讨论
3.1 量表的信度、效度分析 信度是指量表测量和评价结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程度。稳定性、同质性和等同性是信度的3个基本特征。本研究测量了同质性,即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用Cronbach'sα系数表示,一般认为信度系数较好的量表,其总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应大于0.8,分量表的信度系数最好在0.6以上[5]。本研究中总量表及使用频率分量表≥0.7,而自觉效果分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稍差,为0.581,但接近0.6的标准。分析该分量表的数据发现,有的条目96%的人没有选择,如手术止痛,而对于运动这一条目,有89%的人选择有改善,即某些条目并非老年病人常用的策略,因此无法对其进行评价,导致计算信度的样本量过小。
内容效度是指量表中的条目是否鉴别出所要测量的内容和主题。CVI作为内容效度的量化指标,取值在0~1之间,一般认为CVI>0.8表示量表的内容效度好[6]。本研究请5位专家进行内容效度的检测,量表的全部条目平均CVI为0.94,说明该量表各条目能较好地反映老年人应对慢性疼痛的策略。
3.2 慢性疼痛老年人的应对策略 通过本研究可以看出,老年人应对慢性疼痛的策略多种多样,包括自我应对策略和求助应对策略,老年人经常采用的策略有运动、坐下或躺下休息、转移注意力,而部分策略却较少被使用,如手术止痛、冰敷或冷敷、食疗(有意识服用缓解疼痛的食物)。这可能与老年人更容易采用方便、经济及不会对自身生活产生很大影响的策略有关。运动是老年人使用频率最高的策略,国外的相关研究也显示[7],体育运动在疼痛控制中充当了重要的角色,但是针对老年人不同部位疼痛的规范化运动程序还未见报道,有待于今后进一步研究。告知医护人员虽然效果较好,但却没有被经常采用,可能与老年人对疼痛的认知有关。Lansburg[8]发现,老年人通常认为疼痛是衰老的正常现象,很少能得到缓解,必须接受衰老及疼痛带来的限制。另有调查也显示,老年人认为服用止痛药能够有效缓解疼痛,但是因为担心服用止痛药会伤害身体而自行停药或调整药物剂量,这对于疼痛的控制非常不利,因此有必要向老年人解释止痛药的用法及副反应,使老年人正确服用药物。
4 小结
随着经济发展及人口的老龄化,老年人对生活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慢性疼痛在老年人群中普遍存在,有效控制慢性疼痛对于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意义。了解慢性疼痛病人的应对策略对于帮助慢性疼痛人群寻求积极有效的应对方式,从而使病人更好地适应慢性疼痛及维持正常功能是非常有帮助的。该量表通过内容效度、信度分析,各指标基本达到心理测量学可接受范围,对于了解老年人慢性疼痛的应对策略有一定作用,适合在我国使用。然而本研究尚属初始研究,问卷中自觉效果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不高,尚需要今后在更多的样本、更广的范围内进一步验证其信、效度,从而不断修正、完善量表。
[1]Blyth FM,March LM,Brnabic AJM,et al.Chronic pain in Australia:A prevalence study[J].Pain,2001,89(2-3):127-134.
[2]赵英.关于慢性疼痛(2)[J].中国临床康复,2005,9(2):179.
[3]赵英.关于慢性疼痛(1)[J].中国临床康复,2005,9(2):163.
[4]Rosenstiel AK,Keefe FJ.T he use of coping strategies in chronic low back pain patients:Relationship to patient characteristics and current adjustment[J].Pain,1983,17:33-44.
[5]吴明隆.SPSS统计应用实务[M].北京:科技出版社,2003:12-119.
[6]Polit DF,Beck CT.Nursing research:Principal and methods[M].seventh edition.Philadelphia:Lippincott Williams&Wilkins,2003:423.
[7]Hall F.Use of exercise in the management of non-malignant chronic pain[J].Profession Nurse,2003,18(7):412-414.
[8]Lansbury G.Chronic pain management:A qualitative study of elderly person's preferred coping strategies and barriers to management[J].Journal of Disability and Rehabilitation,2000,22(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