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产业自主创新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分析

2010-05-12袁卫华

商情 2009年12期
关键词:自主创新政策建议

袁卫华

[摘要]部门创新体系是研究产业自主创新问题非常重要的分析框架。它主要强调了创新的系统特点在不同部门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正是新技术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新的产业部门对新制度、新组织和新做事方式等方面创新的需求。在系统评述部门创新体系概念的基础上,论文就我国产业自主创新战略的实施提出了三点政策建议。

[关键词]部门创新体系 自主创新 政策建议

一、部门创新体系概念的缘起与形成

部门创新体系或系统是一个从系统的视角研究产业或部门层面上的技术、组织和制度等创新问题的正在兴起的研究领域。作为对国家创新体系研究的深化和补充,部门创新体系着眼于特定部门,主要研究部门体系之间在创新活动的速度、类型及其组织方式等方面存在的差异,以及这些差异的影响因素。部门创新体系的概念,其核心在于运用多学科的、整体的和动态的方法来研究产业部门中的创新问题。

二、部门创新体系的分析框架与理论贡献

1.产业特性的差异孕育着不同的产业创新模式

不同产业部门之间在创新活动的知识基础方面存在着巨大差异,知识基础的历时变化影响着产业创新体系的边界和结构以及创新活动的组织方式。知识在创新和生产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创新体系尤其强调知识的意会性特点,知识的获取跟企业的学习过程和能力密切相关。部门之间在知识基础方面存在的差异,分别表现在产业部门创新活动的科学技术基础和部门产品的应用需求这两个方面,并集中体现在 “技术体制”这一概念上,技术体制反映了特定部门的一系列特点的集合。布雷奇和马莱巴(Breschi and Malerba,1997)提出了“技术体制”的基本要素:技术机会、可占有性、累积条件和知识基础,其中,技术机会指对研究项目进行一定投资后产生创新的可能性;可占有性条件指保护创新不被模仿以及从创新活动中获利的可能性;累积条件则反映了创新活动的路径依赖性特点,(部门)相关知识基础的特点则指支撑企业创新活动的知识特点。技术型式的基本作用表现在,它限定了企业解决问题的范围,并为企业寻找问题解决的答案提供某种指引。

2.各行为主体结成的网络构成产业创新的主体和动力源

根据马来巴的观点,部门创新体系的一个重要特点就在于它不仅强调企业的作用,而且还对大学和研究机构等方面的作用给予了特别的关注。基于不同的学习方式、能力、目标和组织结构等,各行为主体之间通过交易、合作、竞争和命令等市场与非市场关系彼此联系。在组织层面上,部门创新体系以各行为主体及其组成的网络关系为研究对象,重点探讨包括企业、大学、用户、供应商以及融资机构、政府机构等在内的不同组织之间合作是如何实现的。基于演化经济学的原理,各主体的异质性是部门体系的一个重要特征,尤其是企业的异质性在部门体系差异和动态演化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非常关键。基于市场或非市场关系,异质性主体之间所形成的组织网络推动着部门创新体系的不断变迁。

3.制度创新为产业创新活动提供重要的激励和保障作用

马莱巴认为,与产业创新活动相关的制度可以视作部门和国家变量之间交互作用,以及企业或非企业组织有意设计与个体之间自发交互联系协同作用的结果。

部门创新体系是在国家创新体系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的,但相对于后者,部门创新体系有两大优势,一方面:经验研究表明,创新的系统特点在不同部门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国家创新体系未能深入剖析产业不同学习特点和特定制度等问题;另一方面,部门体系的跨国界联系使得部门创新体系分析不能局限在国界范围内,而国家创新体系的研究则受到了一定的限制。经验研究表明,某些产业具有较强的区域特定性,如啤酒产业和食品产业;而有些产业则更为偏重全球层次上展开竞争,如汽车和飞机制造业。在部门创新体系分析框架中,不同产业可能会因其竞争性、主体互动性及组织边界不同存在差别,这体现了该分析框架的研究特点。

部门创新体系研究不仅丰富了创新体系的研究内容,同时也促进了产业经济学研究范式的多元化发展。然而,就我国现实情况而言,部门创新体系的意义更在于它有助于我们理解和把握产业自主创新的含义,部门创新体系对于我国“创新型国家”的建设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三、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我国产业自主创新的战略选择

1.积极发挥产业政策在部门创新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产业创新政策是产业政策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为夺取产业发展的技术制高点,各国纷纷制定并完善本国的产业技术政策,这已成为当代世界战略技术和产业发展的一个基本动向。根据部门创新体系研究,不同的产业部门有其不同的知识基础和技术特点,不同产业具有不同的技术创新模式和获取技术知识的途径,其形成的制度和历史背景也存在很大区别,产业间技术创新的差异要求产业政策应该注意到具体产业的特殊性。只有全面把握不同产业在创新特点上存在的差异,才能够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2.加强对外资的有效管理是部门创新体系建设的内在要求

外资是一把双刃剑,利用的好会对创新型国家建设起到助益作用;利用不好,在极端的情况下反而会陷入依附型的经济中。日本、韩国等国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我们对外资不能采取放任自流的政策,而是应该对它们进行严格管理,使其服务于最终有利于本土技术能力发展的这一根本目标。就我国现阶段而言,我们有必要警惕外资与国有企业的“合谋”造成国资流失的危险和垄断的形成,要防止外资并购威胁到国家经济安全。

3.教育和培训体制的改革应该成为我国部门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

我国现有技术工人约7000万人,只占全部工人总数的1/3,其中初级工占60%,中级工占36%,高级工仅占4%。这跟发达国家差距非常明显,发达国家的产业工人基本上都是技术工人,其中高级工占35%,中级工占50%,初级工占15%。我国制造业的人才素质连目前的“中国制造”都远远满足不了,更难以满足“中国创造”的更高要求。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的发展经验表明,对于技术能力的提高,高级技工与科学家、工程师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要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成功转变,改善我国的教育体制和人才培养结构以顺应自主创新战略和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要求已成为当务之急。

猜你喜欢

自主创新政策建议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体系的探索
论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
关于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研究与思考
高中美术鉴赏课中的师生互动的探究
江苏省中小企业融资现状调查与思考
科研经费管理政策改革研究
城市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