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骨科住院创伤病人的家庭功能研究

2010-05-12朱建英

护理研究 2010年2期
关键词:家庭成员骨科家属

孙 菲,朱建英,徐 燕

骨科创伤多由意外事故所致,发生几率极高。病人除了生理上的伤痛外,其家庭系统也受到了一定的威胁,如角色的转变、经济困难等。面对此类危机,家庭可以调动内外资源来应对,但多数家庭和护理人员并未意识到家庭的潜在危机以及由此对病人康复带来的负面影响。本研究旨在帮助临床护士了解骨科创伤病人家庭功能的改变,指导他们开展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1.1 家庭组 选取2006年在两所三级甲等医院住院的100个骨科创伤病人家庭。纳入标准:①病人年龄在20岁~60岁,已婚;②临床诊断为各类骨折或多发伤;③病人至少与一个以上的直系亲属生活在一起;④病人及家属无精神疾患;⑤家中无人因患慢性或严重疾病而影响家庭正常生活者;⑥自愿参加本调查。

1.1.2 对照组 150个普通家庭,入组标准:①夫妻双方年龄在20岁~60岁;②家中无精神病病人;③家中无人因患慢性或严重疾病而影响家庭正常生活者;④自愿参加本调查。

1.2 方法

1.2.1 评价工具 本次调查使用的问卷主要包括家庭动力学量表第2版及家庭关怀指数问卷,包含家庭一般资料、病人受伤情况及受伤后主观感受类问题。

1.2.1.1 家庭动力学量表第2版(family dynamics measureⅡ,FDMⅡ)[1]本量表包含了Barnhill健康家庭理论中6个维度的66道题目,为6点式李克特自陈式量表。6个维度分别是独立性对缠结、相互依存对孤立、灵活对僵硬、稳定对瓦解、沟通清楚对沟通模糊、角色互补对角色冲突。该量表为护理人员所研制,适合护理工作者使用,并且具有评价客观、全面的特点。

1.2.1.2 家庭关怀指数问卷(Family APGA R)[2]由于目前国内家庭功能评定没有金标准,因此本课题除了选用家庭动力学量表外,还同时使用了国内外临床工作者使用较为广泛的家庭关怀指数问卷对家庭进行评估。家庭关怀指数问卷反映了个别成员对家庭功能的主观满意度,包含5个题目,每个题目有3个答案,分别为“经常”计 2分,“有时”计 1分,“很少”计 0分。评分方式:总分7分~10分表示家庭功能良好;4分~6分表示家庭功能中度障碍;0分~3分表示家庭功能严重障碍。

1.2.2 测试方法 家庭组由研究者指导下独立完成量表,对照组由经过培训的志愿者指导完成。最后回收有效量表:家庭组120份,来自 100个家庭,其中病人 73份,家属 47份;对照组300份,来自 150个家庭,由家庭中夫妻双方分别填写。

1.2.3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 1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运用协方差分析比较普通家庭与骨科创伤病人家庭功能。

2 结果

2.1 FDMⅡ评价结果 FDMⅡ作者认为量表总分没有各个维度的得分更能说明问题[3],因此本研究分别比较了6个分量表得分的差异。考虑到家庭功能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为排除干扰,采用了协方差分析,控制了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居住地(农村还,城市)、宗教信仰、经济收入以及家庭类型等因素。结果发现,独立性对缠结、相互依存对孤立、沟通清楚对沟通模糊、角色互补对角色冲突4个分量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家庭组与对照组Family APGAR与FDMⅡ得分比较 分

2.2 Family APGA R评价结果 采用国内使用较多的Family APGAR对两组家庭进行评价,发现两组家庭功能有差别,家庭组家庭功能总体上处于中度障碍,而对照组家庭功能良好。同时,在对病人及家属的主观感受调查中,50%病人和家属认为病人受伤对家庭影响很大,其中认为影响大占30%,影响一般占12%,影响小占1%,很小占6%,认为完全没有影响的只占1%,80%的人都认为病人受伤给家庭带来了较大的影响。

3 骨科创伤病人家庭功能特点

3.1 独立性下降 独立性对缠结这一维度评价的是家庭中个体的自我分化能力。独立性要求家庭成员能够独立地进行思考、判断及处理感情问题,它包括了强烈的自主感、个体责任感、身份感及明确的自我边界感[4,5]。骨科创伤病人家庭独立性下降的原因可能是:遭受创伤后,家庭对于病人采用共情的情感介入方式,理解他的感受或经历。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无论病人自身的评价是否客观,家庭成员往往要完全按照病人的认知来评价整个事件才能表现出对于家庭的“忠贞”以及对于病人的理解和爱[6]。同时,在受伤后,病人会变得敏感,非常介意家庭成员对他的行为和态度;家庭成员也会因为病人的病人身份而变得比平时更加宽容,尽量顺从他的一切要求,对于事物的评价可能会失去客观性,缺乏理智。

3.2 相互依存性提高 相互依存主要反映了家庭成员的亲密程度。骨科创伤病人家庭相互依存性的提高是因为病人受伤后,家庭几乎都会毫无例外地把生活的重心和全部精力都转移到对病人的照顾中,即使家庭在过去可能有其他的问题或矛盾,但是在家人受伤后,这些问题已经被忽视。由于本次研究选取的调查时机是在康复早期,此时家庭的内外资源丰富、支持程度比较高,有助于家庭亲密性的提升。

3.3 沟通能力下降 本研究发现,正常家庭比创伤家庭的沟通清晰度更高,经过对沟通分量表进一步逐项分析发现,病人家庭对“在我家,重要的事情大家会一起讨论”“当家庭成员碰到苦恼的事情时我能通过他们的表情觉察出来”和“在我家,发生误会时我们会沟通、讨论直到问题清楚”3项得分低于正常家庭。

这可能是因为从病人受伤住院开始,为了让病人安心养病,家中的决策过程都自然而然地将病人排除在外(除了治疗方案的选择),病人和家属双方都觉得讨论少了。同时,为了不让家人担心,病人和家属都在掩饰自己的痛苦和情绪,因此非言语沟通方面在对于传达信息的判断上存在一定的难度。Rees等[7]的研究也发现,病人与配偶就病情、生理与心理需要等方面的交流主要取决于病人的沟通愿望,同时还与配偶对病人所传达信息的即时反馈有关。存在缺陷的沟通过程易使病人陷入不被理解的困扰,进而强化病人不愿向家人表达自己的需求、回避沟通等消极行为。

3.4 角色互补水平下降、角色冲突增多 本次研究的样本中,85%的病人为男性,年龄介于20岁~60岁,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上有老、下有小”,多为家中的“顶梁柱”,是家庭主要的经济来源,也是重要的决策者,因此当其受伤住院以后,其日常家庭角色所承担的任务很难得到互补,病人角色和既往角色之间容易产生冲突。与健康家庭相比,创伤病人及家人须承受更多角色的职责冲突,可使其疾病调适过程更趋复杂,病人家庭的角色功能水平较低是显而易见的[3,8,9]。

4 小结

根据本次研究以及既往研究的结果,创伤病人在不同维度发生了不同的改变,面对这些改变,有的家庭能够迅速适应,有的家庭则危机四伏,濒临瓦解。Anthony等[10]研究发现,家属参与创伤病人的护理与康复计划,可缩短住院日数,且病人躯体功能的康复效果也较好。护士在护理骨科创伤病人时,如果能够发现发生的改变和存在的问题,同时对家庭进行干预,将有助于病人的康复并减轻家属的负担[11]。家庭治疗者认为治疗中既要干预病人本人,也要将病人的整个家庭作为一个单元实施干预,干预策略集中在增强家庭凝聚力、交流和问题解决上,促进家庭内部的支持和团结,鼓励家庭共同参与整个护理过程。为此,家庭护理干预应将重点放在改善家庭成员的心理、行为方式与应付能力上,改变家庭系统的沟通关系。

[1]孙菲.骨科创伤病人早期家庭动力学改变相关研究[D].上海:第二军医大学,2006:1.

[2]顾湲,吕繁.全科医学理论与实践[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5:60-61.

[3]Lasky P.Buckwalter R,Speed J,et al.Developing an instrument for the assessment of family dynamics[J].West J Nurs Res,1985,7(1):40-57.

[4]Michael PN,Richard C.家庭治疗基础[M].林丹华,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107.

[5]Barnhill LR.Healthy family systems[J].Family Coordinator,1979,94-100.

[6]王娜.中国传统家庭伦理观念的现代变迁[D].沈阳:东北师范大学,2005:1.

[7]Rees CE,Bath TA.Exploring the info rmation flow:Partners of women with breast cancer,patients,and healthcare professional[J].Oncol Nurs Forum,2000,27(8):1267 -1275.

[8]池丽萍,辛自强.家庭功能及其相关因素研究[J].心理学探新,2001,21(3):55-60.

[9]喻楠萍.纽曼系统模式对创伤性颅脑损伤病人家属心理健康的影响[J].家庭护士,2008,6(4A):847.

[10]Anthony MK,Hudson Barr DC .Successful patient discharge:A comprehensive model of facilitators and barriers[J].Journal of Nursing Administration,1998,28(3):48-55.

[11]杨新梅.创伤骨折病人的心理分析及护理干预[J].家庭护士,2006,4(11B):23.

猜你喜欢

家庭成员骨科家属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家庭成员的排序 决定孩子的格局
论蔡和森、李富春革命家庭成员赴法勤工俭学之原因
骨科临床教学中加强能力培养的探讨
2016年《实用骨科杂志》征订启事
骨科术后应用镇痛泵的护理与观察
3D打印技术在创伤骨科中的应用
老年人受家庭成员侵害维权体制改革新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