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音乐欣赏

2010-05-10方鹂鹂

艺术百家 2009年7期
关键词:美学特征音乐欣赏艺术创作

方鹂鹂

摘要:音乐欣赏是一种高级的精神活动,音乐欣赏的过程就是人与音乐作品互动的过-程。要想成为一个懂得欣赏音乐的人并非易事,它需要进行长期的音乐欣赏实践活动,并且要有方法,有条理地不断提高音乐欣赏的层次。我们必须从听一般的听音乐逐步进入到“音乐欣赏”中去。本文主要探讨音乐欣赏者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其感情体验的基本要求,从欣赏者对音乐作品感情内涵体验的深浅这一角度出发进行论证,得出“准确深刻和细致地体验音乐作品中的感情内涵,是音乐欣赏中感情体验的基本要求”这一结论。

关键词:音乐欣赏;感情;体验;艺术创作;美学特征

中图分类号:J6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104(2009)07-0245-02

音乐欣赏是一种高级的精神活动,音乐欣赏的过程就是人与音乐作品互动的过程。现在,许多人都很喜欢听音乐,都在欣赏音乐,但欣赏音乐的方式和水平大不相同。有人说,音乐是人们通向精神天堂的云梯,是人们眺望大千世界的窗口,是人们感知过往旧事的诗章,是人们飞向理想境界的翅膀。这些话自然是懂音乐的人说的。然而,要想成为一个懂得欣赏音乐的人并非易事,它需要进行长期的音乐欣赏实践活动,并且要有方法,有条理地不断提高音乐欣赏的层次。因此,我们必须从听一般的听音乐逐步进入到“音乐欣赏”中去。

首先,要下决心倾听更多一些的音乐作品,不仅要听歌曲,还要听一些交响乐、室内乐、歌剧音乐等等,不仅要听中国的作品,还要听国外各时期的各种体裁的作品,以此积累起丰富的音乐知识。如果听作品太少,视野太窄,那么,欣赏音乐就会有很大的困难,甚至没办法欣赏。

音乐欣赏的过程一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一、愉悦阶段(入门)

起初人们是凭知觉去听音乐,感到音乐很好听,或是旋律很优美,或是节奏欢快或是和声浑厚,或是明色亮等等,这种欣赏方式多数人都能做到,因为音乐具有广泛的群众性。

在这一阶段欣赏音乐就是被音乐所感动。当人们明白了歌曲的意思后,就可以听听作曲家和歌唱者是如何演绎和表达歌词的意思了。在愉悦阶段听音乐,不需要任何方式的思考,我们在做其它事情时,把音乐打开,便心不在焉的沉浸在音乐声中了,这时单凭音乐的感染力就可以把我们带到一种无意识且愉快的心境中去。音乐的感染力对每个正常人来说都是不言而喻的。当我们集中注意力倾听一段优美的音乐时,感情很容易被音乐的旋律所感染、所打动,从而享受音乐给我们带来的快乐!

二、想象阶段

在这一阶段欣赏音乐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力集中,用心去听,一面听一面进行想象,对欣赏音乐的人来说,这一过程是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下获得的,因为听音乐时大脑不是一片空白,而是有多种活动形象反映在脑海里,有时还会随着音乐,使人宛如身临其。随着音乐旋律的跌宕起伏,人们的内心会有种种喜怒哀乐的感情细流泛上心来,这种艺术的感情信号是非常微妙的,它使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立体思维、灵感思维交叉在一起,使人们的精神活动逐步进入一个相对高级的阶段。

以肖邦的一首无标题乐曲为例,这首乐曲描绘了这样的情景:一位波兰少妇俯身在摇篮旁,给她的孩子唱着歌谣,母亲渐渐有了睡意,她好像听到有奇妙的歌唱在预言她的小宝宝的未来——他长大将成为保卫祖国的勇士……年轻的母亲唱着就熟睡了。如果没有传记家对这首乐曲的形象予以揭示,那么欣赏者就很难想象到作曲家原来的创作构思,而只能凭借音响感知和感情体验进行想象了。有一位钢琴家对这首乐曲的解释为:在恬静的乡村,远处传来马蹄声,一队勇士浩浩荡荡而来,又渐渐远去,消失在地平线上,田野、森林又恢复了先前的宁静。他的想象和肖邦的构想就不完全一样。这说明无标题音乐所引起的想象是相当自由的。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候听同一首乐曲,会谈出五种不同的感受;而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候听同一首乐曲,也会得到不同的感受。

欣赏音乐要用心听,同时还要联想,所以欣赏音乐是要下功夫的。它和消遣、娱乐和调剂生活不完全是一回事。音乐欣赏者要具备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力,就要同时加强对文学、绘画等方面的修养,不断丰富自己的生活阅历。当你听一段抗战时期的革命歌曲时,由于你没有那段生活经历,就难以产生联想,所以在这方面就需要补课。当听一首乐曲时,你可以想象你曾今见过的一幅图画;或者回想某一小说里的一段情节,或者回忆在郊游时见到过的自然景色。有时候,我们很难把所想象的东西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即所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种情况很常见,但并不能因此就说“音乐就是音乐,它不表达什么”。不管是标题音乐,还是无标题音乐,它们都是表达感情的,它们都有一定的内涵。

三、理性阶段

一般来说,人们感觉到的东西,只有在达到理性阶段时才能真正地理解它。音乐之美是隐藏在作品深处的,你不潜入到作品的深处,你就享受不到音乐的美。那么,怎样才能深入下去呢?

那就需要对音乐的形式和内容有进一步的了解,要了解音乐的一些基本要素(节奏、旋律、和声和音色),还要了解音乐的结构形式,在这个基础上,对音乐作品的内容和其社会意义有较深的了解就更好了。贝多芬说:“自由与进步是艺术的目标,正如整个人生一样”。舒曼说:“世界上发生的一切,政治、文学、人类都使我感动,对于这一切我都按照我的方式进行思考,都通过音乐来发泄……”在音乐欣赏中,由于音乐作品的体裁、种类不同,理性认识的表现形式也会有所不同,以歌剧作品为例,其理性认识就表现得比较直接和明显。

《弄臣》、《游吟诗人》、《茶花女》这三部歌剧都是以引起社会争议的人物为主角,尤其是《茶花女》,它集中体现了作曲家威尔第歌剧创作中期的优秀特点。歌剧使这部悲剧比原作更加精彩有名,它在文学剧本的基础上加上了戏剧表演(演员的动作、方位的调度或者舞蹈场面等等),这样才能生动明确地体现出情节和人物的关系,再加上美术(包括舞台设计、服装、道具、灯光等),这样就能够完整的表现出歌剧剧情所发生的环境和背景。

很多人都很熟悉《茶花女》中的一首经典对唱《饮酒歌》,但要真正的听懂这首曲子必须先深刻了解这部悲剧,它讲述了一个沦落风尘但仍然对纯洁生活怀有希望的妓女曲折而不幸的经历,了解这些后你再去听那首早就熟悉了的《饮酒歌》,就不仅仅感受到音乐所表达出来的欢乐,还会对这欢乐背后的东西——茶花女薇奥列塔的强颜欢笑、上流社会纸醉金迷现象所掩盖的空虚有了更深一层的体会。在听第一幕茶花女大段咏叹调的时候,你会深切的感受到她对幸福爱情的渴望,和对自己生活状态的无奈痛心。当你听到第二幕中茶花女的情人阿尔弗莱德的父亲来找她,要求她离开他的儿子,唱起那首温和的咏叹调时,你会不仅体会出他作为一个慈爱的父亲所产生的那种焦虑的心情,也会对这慈爱中隐藏着的残忍、虚伪而感到愤恨。当你听到被蒙在鼓里的阿尔弗莱德面对茶花女大声辱骂,使这可怜的女人晕倒过去的那段音乐,以及全剧最后奄奄一息的茶花女在弥留之际终于盼到心上人,他们唱起凄惨的二重唱的时候,你不再会感到音乐太长,莫名其妙了,而会对每一条旋律、每一个乐句、甚至对管弦乐队的每一个和弦、每一个伴奏音型都十分敏感,对作曲家的所有音乐手段都能领会了,歌唱家的演唱为什么有时高亢兴奋,有时缠绵哀伤,有时歇斯底里,有时断断续续,也都变得有具体特别的意义了。除了“了解剧情”这个重要的方法以外,我们还应该在欣赏中注意到歌剧艺术所特有的表现手段。比如:高超歌唱技巧的展现,咏叹调的戏剧性和抒情性,重唱的立体感,乐队伴奏的情感渲染、气氛烘托等等。如果你听的多了,会对不同作曲家的歌剧写作风格、对同一个作曲家不同作品的特点、不同流派的创作观以及不同歌唱家、指挥家对作品的处理方式有所领会,在比较之中,你对如何欣赏歌剧这门艺术会有更深的感受了。

以上三个阶段是一个逐步演进的过程,也是一个逐步提高的过程,这三个阶段实际上是密不可分的,所以要划分为阶段,主要为了对欣赏的方式有个比较清晰的概念。音乐欣赏是一个复杂的心理活动,听众自身的音乐感受能力、生活经历、以及文化素养等都在起着相当大的作用。欣赏音乐要注意生动的细节,细节一般体现在旋律或体现在其他表现手段中,有时也可能体现在两段音乐的交接处,这是作品中最动人、最富有艺术光彩的地。作曲者努力创造,表现者努力发现,欣赏者尽力领会,欣赏音乐时引人入胜的乐趣就在这里。人们在工作之余听一些好的音乐,不仅可以调剂精神生活,增加一些艺术上的营养来滋润身心,使人愉快的工作、学习,还可以使人们得到美的陶冶,培育人们的高尚情操和对美的精神追求!

猜你喜欢

美学特征音乐欣赏艺术创作
《榜样》:艺术创作的一次“出圈”表达
浅析群众文化艺术创作的现状及应对措施
马路奇遇记
陶冶情操,培养审美
提高学生音乐欣赏兴趣的方法
第六代导演的美学追求
摄影艺术的美学特征与现代审美变迁浅论
现代化进程中的城市美学规划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