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0例临床观察

2010-05-07徐红梅滕涛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0年3期
关键词:运动神经传导证候

徐红梅 滕涛

(山东省泰安市中医医院 泰安271000)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严重影响糖尿病患者身体健康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近年来,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急剧升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率也呈明显上升趋势[1]。本病病情复杂,痛苦较大,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虽然有降糖、B族维生素营养神经、改善微循环等综合治疗方案,但疗效仍不够满意。笔者于2007年3月~2009年3月运用活血通络合剂合并弥可保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60例均为泰安市中医医院内分泌科门诊及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治疗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33~67(50.73±7.54)岁;病程 3~20(8.55±2.17)年。对照组男 14 例,女 16 例;年龄 31~65(48.57±7.33)岁;病程3~21(8.63±3.14)年。两组病例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全部符合1999年WHO制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确诊为2型糖尿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断标准(参考1993年上海全国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专题会议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标准):(1)糖尿病病史;(2)两肢呈对称性感觉障碍、麻木刺痛、烧灼痛、腿痉痛、痛温觉减弱、触觉异常、腱反射减退;(3)运动障碍主要表现为肢软乏力,手、足肌肉麻痹或萎缩;(4)神经传导速度测定: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均显著减慢。

1.3 治疗方法 基础治疗:所有患者采用糖尿病饮食和合理的体育锻炼,口服降糖药物或给予胰岛素治疗以控制血糖。对照组在基础治疗基础上予弥可保注射液0.5mg肌注,每日1次。治疗组在基础治疗基础上予弥可保注射液0.5mg肌注,每日1次,并给予中药活血通络合剂(熟地、当归、赤芍、鸡血藤、川芎、丹参、水蛭、全蝎、黄芪、桑枝、牛膝等)每次200mL,每日2次。两组均以1个月为1个疗程,连服2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 观察治疗前后两组临床症状、神经传导速度及血脂变化。

1.6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临床主要症状、体征消除或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70%;SNCV及MNCV较治疗前增加一个标准差以上或恢复正常;实验室检查指标恢复正常,或较治疗前下降30%以上。有效:临床主要症状、体征均有好转,证候积分减少≥30%;MNCV及SNCV较治疗前增加不足一个标准差;实验室检查指标较治疗前下降10%~29%。无效:临床主要症状体征、MNCV及SNCV未达到上述标准;实验室检查无改善或较治疗前下降10%以下。

2 治疗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单项证候比较 治疗组治疗2个月后四肢疼痛、肢端麻木、四肢发凉、感觉障碍、肢软无力、头晕失眠症状改善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舌苔改善有统计学意义(P<0.05),脉象有好转趋势但无显著差异;对照组四肢疼痛、四肢发凉和感觉障碍症状改善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提示:治疗组在改善中医证候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

表1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单项证候比较 (±S) 分

表1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单项证候比较 (±S) 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P <0.05,▲▲P<0.01;组间比较,*P <0.05。

治疗组 对照组证候 n n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四肢疼痛 27 3.31±1.74 1.57±1.33▲▲ 27 3.32±1.66 2.33±1.56▲*肢端麻木 27 3.06±1.69 1.38±1.38▲▲ 26 2.93±1.61 2.27±1.77*四肢发凉 24 2.83±1.84 1.58±1.31▲▲ 23 2.76±1.82 1.80±1.66▲感觉障碍 25 2.89±1.78 1.26±1.31▲▲ 24 2.88±1.84 2.23±1.74▲*肢软无力 26 2.78±1.66 1.17±1.24▲▲ 27 2.93±1.68 1.93±1.67*头晕失眠 25 1.83±1.02 1.03±1.00▲▲ 26 1.93±0.96 1.73±1.43*口干多饮 20 1.75±1.37 1.10±1.12 22 1.73±1.24 1.16±1.12舌苔 24 0.78±0.40 0.51±0.50▲ 22 0.73±0.44 0.53±0.50脉象 23 0.78±0.42 0.58±0.50 24 0.76±0.42 0.63±0.48

2.2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比较 治疗前两组各指标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2个月后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改善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改善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提示:治疗组能明显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

表2 两组治疗前后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比较 (±S) m/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比较 (±S) m/s

注:与治疗前比较,▲P <0.01;组间比较,*P<0.05。

感觉神经 运动神经组别 n 腓总神经 正中神经 腓总神经 正中神经治疗前 30 41.17±4.61 40.20±4.45 40.99±4.53 40.00±4.30治疗组 治疗后 30 45.56±5.38▲ 44.51±4.54▲ 46.17±4.56▲ 43.75±4.32▲治疗前 30 40.36±5.00 39.67±4.38 40.15±4.12 40.10±4.64对照组 治疗后 30 41.95±5.56* 41.63±5.13* 42.11±4.68* 41.92±4.75*

2.3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比较 两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治疗前后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提示:两组血脂在整个试验中均控制在规定范围内,从而排除了由于血脂波动对研究结果产生的影响,使治疗前后的神经传导速度具有可比性。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比较 (±S) mmol/L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比较 (±S) mmol/L

注:与治疗前比较,▲P >0.05;组间比较,*P>0.05。

治疗组 对照组项目 n n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TC 30 5.70±0.66 5.51±0.63▲ 30 5.66±0.56* 5.51±0.55▲*TG 30 1.84±0.42 1.78±0.35▲ 30 1.82±0.38* 1.70±0.36▲*

2.4 综合疗效比较 综合中医证候和神经传导速度的改善情况,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7%,经Ridit分析,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4。提示:治疗组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更好的治疗作用。

表4 两组综合疗效比较 例

3 讨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机制相当复杂,一般认为与维生素缺乏有关,近年来大量研究证实,还与血管病变、代谢紊乱以及神经生长因子减少有关。高血糖、高血脂、血液的高黏高凝状态,特别是微血管内皮增生、基底膜增厚、微循环障碍,均可引起神经组织缺血缺氧,导致神经纤维退行性变化和脱髓鞘改变。甲钴胺(弥可保)是目前临床上公认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药物,其通过甲基化的功能参与体内甲基转移作用,参与核酸、蛋白质及卵磷脂的合成,并促进髓鞘形成和轴突再生,从而修复受损的神经细胞,改善神经传导速度。临床研究证实,单纯甲钴铵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引起的疼痛麻木及感觉减退有一定治疗作用,但效果不十分满意[2]。

中医[3]认为:“久病入络”、“久病必瘀”。后世医家根据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表现主要为肢体末端麻木、疼痛,多将其归入“痹证”及“痿证”范畴。消渴日久不愈,耗气伤阴,阴损及阳,终致气阴两虚,肝肾不足,以致脉络瘀阻,血脉失和,属本虚标实,故治疗以益气养阴、平补肝肾、化瘀通络为主。中药方中黄芪益气健脾;熟地养阴生津;当归养血活血;赤芍、川芎凉血活血;全蝎、水蛭搜风通络,活血止痛,长于透络,功力虽猛,但不伤正气;藤类药物活血化瘀,通络。其中黄芪、丹参经现代药理学证实具有降血糖、促进周围神经再生的作用[4]。水蛭含水蛭素,具有抗凝、扩张血管、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循环和组织缺血缺氧等作用,可使组织得到充分的营养供给,神经功能得到改善[5]。总之,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降低血糖、改善微循环、改善感觉障碍症状。本研究结果证实,中西药并用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1]王霞娟,卜瑞芳,邓振霞.醛固酮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关系[J].医学研究生学报,2007,20(5):548-552

[2]北京弥可保观察协作组.甲钴胺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J].中华内科杂志,1999,38(1):14-17

[3]林兰,魏军平.第五次全国中西医结合糖尿病学术研讨会会议纪要[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20(11):875-877

[4]方有生.党参、黄芪、丹参等中草药合剂对周围神经再生影响的实验研究[J].中华手外科,1988,14(3):181

[5]苏冬月,翟绍忠.凯时与赛莱乐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8,11(7):29

猜你喜欢

运动神经传导证候
肥胖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和电生理特点研究
神奇的骨传导
卒中后运动神经反馈康复训练研究进展与前景
“散乱污”企业治理重在传导压力、抓实举措
基于开关电源的传导抗扰度测试方法
硫辛酸注射液治疗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疗效
昆明地区儿童OSAHS中医证候聚类分析
传出神经分几类?它们分别支配哪些脏器?
房颤伴室内差异性传导与室性早搏的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