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血压合并代谢综合征游离脂肪酸水平与颈动脉内中膜增厚的关系

2010-04-25高长征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0年10期
关键词:游离颈动脉脂肪酸

陈 风,高长征

游离脂肪酸是脂肪代谢的中间产物,脂肪细胞功能的异常,会使游离脂肪酸的释放增多,目前认为游离脂肪酸具有启动及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功能[1]。代谢综合征基本病理生理机制是脂肪细胞功能的异常,引起一组复杂的代谢紊乱,可导致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及并发症。研究表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增加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成正相关。目前对高血压合并代谢综合征体内游离脂肪酸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报道甚少。本研究旨在观察合并或不合并代谢综合征的高血压患者游离脂肪酸水平的差异,明确游离脂肪酸水平对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影响,为高血压的综合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07年 6月—2009年 9月我院门诊和住院的高血压患者 126例为研究对象,诊断符合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标准 (2005年修订版)。其中男 69例,女 57例,年龄 50~72岁。排除标准包括:继发性高血压、并发心力衰竭;有缺血性心脏病史或心电图有心肌缺血改变;有精神和心理方面异常表现或病史者;有肾上腺皮质功能异常;有严重肝、肾等脏器疾病者;有慢性消耗性疾病、恶性肿瘤;研究医师认为不适合参加及不符合入选标准者。根据有无并发代谢综合征将其分为 MS组 (69例)和非 MS组 (57例)。代谢综合征诊断根据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 (2007)具备以下 3项或 3项以上:(1)腹部肥胖:腰围 (WC)男 >90cm,女 >85cm。(2)血三酰甘油 (TG)≥1.7mmol/L。(3)血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1.04mmol/L。(4)血压≥130/85mmHg。(5)空腹血糖≥6.1mmol/L或糖负荷后 2h血糖≥7.8mmol/L或有糖尿病史[2]。选取 5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 (NC)组。

1.2 方法 所有受试者进行全面临床检查,主要包括收缩压(SBP)和舒张压 (DBP),体质指数 (BMI)、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IMT)测定,血清空腹血糖、总胆固醇 (TC)、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HDL-C、游离脂肪酸 (FFA)水平。过夜空腹 (上午 8:00~9:00)外周静脉血测定血液各参数检测。游离脂肪酸采用比色法测定,药盒购自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体质指数 (BMI)测定:受试者脱鞋帽,穿内衣测量,其中身高以 m计算,体质量以 kg为计量单位,计算 BMI(kg/m2)。颈动脉 IMT测定采用 ATL-HDL5000彩超仪,探头频率 7.5~13.0MHZ,受试者取仰卧位,检测颈动脉IMT即管腔内膜面到中层与外膜交界的垂直距离,检测中尽可能使所查动脉血流完全显示,找出内膜中层最厚处并在此处及前后 1cm处测量 3次其厚度,算出平均厚度作为每个被检查者的颈动脉 IMT。MIT增厚定义为≥0.09mm且 <0.13mm。化验及检查人员采用盲法检测。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 SPSS12.0统计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 (±s)表示,采用 t检验,以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3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S组和非 MS组的 SBP、DBP、BIM、TC、TG、HDL-C、FPG均高于NC组 (P<0.05),HDL-C低于 NC组 (P<0.01);MS组BMI、TG、FPG高于非 MS组 (P<0.05),SBP、DBP、 TC、LDL-C、HDL-C与非 MS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

2.2 MS组的 FFA水平为 (562.11±55.12)μmol/L,高于其他两组 (P<0.01)。非 MS组 FFA水平高于 NC组 (P<0.01)。MS组的颈动脉 IMT为 (1.10±0.13)mm,颈动脉IMT增厚发生率 29.3%,显著高于非 MS组 〔(0.82±0.12)mm,21.8%,P<0.01〕和 NC组 〔(0.70±0.11)mm,5%,P<0.01〕;非 MS组的颈动脉 IMT和 IMT增厚发生率高于 NC组 (P<0.01,见表2)。

表1 3组一般资料比较 (±s)Table1 Comparison of general situations in three groups

表1 3组一般资料比较 (±s)Table1 Comparison of general situations in three groups

组别 男/女 年龄(岁)收缩压(mmHg)舒张压(mmHg)体质指数(kg/m2)总胆固醇(mmol/L)三酰甘油(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mmol/L)空腹血糖(mmol/L)NC组 27/23 57.8±8.5 120±11.1 73.7±8.5 23.6±1.6 4.55±0.62 1.49±0.36 2.21±0.72 1.68±0.51 4.70±0.90非 MS组 30/27 57.3±7.9 166±10.2 96.9±9.1 24.9±2.3 5.32±0.83 1.93±0.55 2.98±0.62 1.21±0.32 5.10±1.08 MS组 37/32 58.2±8.3 168±11.2 95.1±8.4 26.0±2.1 5.42±0.79 2.40±0.81 3.06±0.81 1.18±0.22 5.64±0.82

表2 3组 FFA、IMT、IMT比较 (±s)Table2 Comparison of FFA、 IMT、 IM in three groups

表2 3组 FFA、IMT、IMT比较 (±s)Table2 Comparison of FFA、 IMT、 IM in three groups

组别 FFA(μmol/L) IMT(mm) IMT增厚例数(%)NC组 356.23±45.93 0.70±0.11 5非 MS组 402.65±49.53 0.82±0.12 21.8 MS组 562.11±55.12 1.10±0.13 29.3

3 讨论

游离脂肪酸是指非酯化的脂肪酸,为脂肪代谢的中间产物。近年的研究发现认为游离脂肪酸可启动及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病理过程的发生。高血压患者常合并不同形式的代谢紊乱,如糖脂代谢紊乱、肥胖、胰岛素抵抗等,而高血压是代谢综合征的重要组分之一[3]。有研究表明,高血压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的心血管事件是未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的 2倍[4]。有研究报道高血压患者的 FFA水平升高,并在高血压的发病机制中发挥作用。本研究结果表明非代谢综合征患者 FFA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 FFA水平较非代谢综合征患者显著升高。提示高血压时患者已存在脂肪酸代谢的异常,合并代谢综合征时更加重脂代谢紊乱。

颈动脉内膜厚度增厚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指标。研究发现,颈动脉内膜厚度随着代谢综合征组分的增加而增厚,且与代谢综合征组分的集聚度呈明显正相关[5]。高血压可导致40%的高血压人群产生颈动脉内膜厚度增厚但在调整非代谢综合征组与代谢综合征组的血压水平后,代谢综合征组颈动脉内膜厚度增厚发生率显著高于单纯高血压组。本研究中非代谢综合征组的颈动脉 IMT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增加,颈动脉 IMT增厚发生率高于健康对照组,而代谢综合征组的颈动脉 IMT增厚发生率又高于单纯高血压组,提示高血压本身可导致颈动脉粥样硬化,而合并代谢综合征后将明显加重粥样硬化的发生。目前认为升高的游离脂肪酸可增加脂蛋白进入血管内膜,改变血管内膜白蛋白的保护成分,从而增加的血管内皮毒性导致内皮细胞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受损,使动脉内膜增厚,启动和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病理过程的发生,另外,游离脂肪酸升高激活IκB/核因子 (NF)-κB途径,NF-κB的活性参与许多炎症反应过程,使内膜增厚,促进代谢综合征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总之,本研究结果表明,代谢综合征加重高血压患者游离脂肪酸代谢的紊乱,从而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加速发生。进一步揭示高血压合并代谢综合征人群临床特点,为该人群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6-8]。

1 Pilz S,Marz W.Free fatty acids as a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J].Clin chem Lab Med,2008,46(4):429-434.

2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制订联合委员会.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6-17.

3 Ishizaka N,Ishizaka Y,Toda E,et al.Hypertension is themost common component ofmetabolic syndrome and the greatest contributor to carotid arteriosclerosis in apparently healthy Japanese individuals[J].Hypertens Res,2005,28(1):27-34.

4 SchillaciG,Pirro M,Vaudo G,et al.Prognostic value of themetabolic syndrome in essential hypertension[J].JAm Coll Cardiol,2004,43(10):1817-1822.

5 Kawamoto R,Tomita H,Oka Y,et al.Metabolic syndrome amplifies the LDL-cholesterolassociated increases in carotid atherosclerosis[J].Intern Med,2005,44(12):1232-1238.

6 徐青松,胡映,王宏志,等.合肥市社区中老年人代谢综合征的影响因素及其生存质量评估 [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1):265.

7 陈思娇,张浩,常小丽,等.中国北方城市健康体检汉族人群代谢综合征新危险因素分析 [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3):980.

8 何坚荣,杜雪平.北京市月坛社区老年人代谢综合征的流行特征[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4):1254.

猜你喜欢

游离颈动脉脂肪酸
揭开反式脂肪酸的真面目
莫须有、蜿蜒、夜游离
揭开反式脂肪酸的真面目
三维超声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前的应用价值
脑微出血与颈动脉狭窄的相关性分析
超薄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足背软组织缺损
鳄梨油脂肪酸组成分析
游离血红蛋白室内质控物的制备及应用
游离于翻译的精确与模糊之间——兼评第八届CASIO杯翻译竞赛获奖译文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