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肾康注射液联合厄贝沙坦在早期糖尿病肾病治疗中的疗效分析*

2010-04-25河北省迁安市人民医院肾内科郝玉杰徐亚鹏王运红王桂英高孝杰田力铭唐山064400

河北中医药学报 2010年1期
关键词:肾康贝沙坦白蛋白

河北省迁安市人民医院肾内科郝玉杰 徐亚鹏 王运红 王桂英 高孝杰 田力铭 (唐山 064400)

糖尿病肾病 (DN)是糖尿病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严重危害人民生活健康,笔者采用常用中药肾康注射液联合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厄贝沙坦在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方面进行了深入对照研究,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将 2007年 5月至 200年 1月我院肾内科收治的早期Ⅱ型糖尿病肾病患者63例,其中男性 32例,女性 31例 平均年龄 (52.5±10.5)岁;病程 5~10年,平均 7.5年。两组病人在性别、年龄构成、病情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 (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依据世界卫生组织糖尿病专家委员会制度的糖尿病诊断标准,[1]早期糖尿病肾病 (EDN)根据Mogense-nin DN分期方法,即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在 20~200μg/min者。[2]中医消渴病诊断按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有关标准。[3]

1.3 排除标准 排除严重的心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患者、其它肾病、泌尿系感染及合并肿瘤者。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用 SPSS 13.3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各指标的差异显著性检验采用成组资料两均数比较 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

2 治疗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为 3组:对照组、肾康注射液组、肾康注射液加厄贝沙坦联合组,每组 21例。3组患者均给予糖尿病教育、饮食控制和适量运动及常规降糖治疗,使血糖控制在空腹 <7.0 mmol/L,餐后 2 h血糖 <10.0 mmol/L。对照组给予口服降糖药、胰岛素等常规西医治疗;肾康注射液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肾康注射液 (主要药物组成大黄、黄芪、丹参、红花等)100m L加入 5℅葡萄糖 250~300m L静脉滴注,同时加 2~3 u胰岛素中和葡萄糖每天1次;肾康注射液加厄贝沙坦联合组在肾康注射液组的基础上加用厄贝沙坦 (赛诺菲 -安万特制药公司生产)0.15 g,1次/d,口服,3周为 1疗程,全部病例观察 9周,比较 3组患者治疗前后 UAER、血清胆固醇 (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及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情况并统计疗效。

3 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糖尿病肾病征候疗效判定标准。显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24 h尿蛋白定量恢复正常,血浆白蛋白升高。有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 24 h尿蛋白定量下降,血浆白蛋白无明显变化,无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均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24 h尿蛋白升高,血浆白蛋白降低,肾功能恶化。

4 治疗结果

4.1 3组临床疗效比较 联合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肾康注射液组及对照组 (P<0.05),见表1。

表1 3组患者疗效对比 例 (%),n=21

4.2 3组患者治疗前后尿白蛋白排泄率及血脂的变化治疗 9周后,肾康注射液组、肾康注射液加厄贝沙坦联合组 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血脂及血流变学等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 (P>0.05);肾康注射液加厄贝沙坦联合组在降低患者 24h尿白蛋白排泄率、血脂、血流变学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及单用肾康注射液组 (P<0.05)。见表 2、表 3。

表2 3组患者治疗前后尿白蛋白排泄率及血脂的变化 (±s,n=21)

表2 3组患者治疗前后尿白蛋白排泄率及血脂的变化 (±s,n=21)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1;与对照组比较,**P<0.05;与肾康注射液组比较,△P<0.05

组别 时间 UAER(μg/m in) TC(mmol/L) TG(mmol/L)HDL-C(mmol/L)LDL-C(mmol/L)对照组 治疗前 119.46±31.13 4.86±0.51 1.94±0.45 1.13±0.26 4.32±1.25治疗后 112.73±18.40 4.82±0.47 1.91±0.42 1.14±0.34 4.30±1.56肾康组 治疗前 116.55±33.42 4.88±0.69 1.90±0.51 1.10±0.28 4.29±1.30治疗后 87.44±10.06* 4.22±0.70** 0.80±0.43** 1.40±0.31** 4.24±1.11*联合组 治疗前 123.37±29.98 4.90±0.12 1.95±0.31 1.09±0.33 4.33±1.18治疗后 61.90±28.02*△ 4.00±0.14**△ 0.65±0.15** 1.55±0.16*△ 4.11±1.04**△

表3 3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流变学指标的变化 (±s,n=21)

表3 3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流变学指标的变化 (±s,n=21)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1;与对照组比较,**P<0.05;与肾康组比较,△P<0.05

组别 时间 全血高切黏度(mPa◦s)全血低切黏度(m Pa◦s)血浆高黏度(mPa◦s)纤维蛋白原(g/L) 红细胞压积对照组 治疗前 7.26±0.37 14.02±2.14 2.21±0.76 3.78±1.16 0.54±0.07治疗后 7.24±0.54 13.90±2.03 2.14±0.69 3.69±0.97 0.55±0.03肾康组 治疗前 7.38±0.41 15.01±2.43 2.35±0.81 3.81±0.99 0.57±0.08治疗后 5.77±0.53* 12.06±3.01** 1.55±0.56** 2.93±1.01** 0.45±0.04*联合组 治疗前 7.27±0.44 14.56±2.33 2.28±0.77 3.83±1.42 0.56±0.06治疗后 5.11±0.41*△ 10.17±2.40**△ 1.30±0.34** 2.66±0.99*△ 0.41±0.07**△

5 讨论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其发病机理是糖代谢紊乱、脂代谢紊乱、肾脏血流动力学改变等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使病情进行性恶化,导致肾功能不全,进而发展致尿毒症。微量白蛋白尿是临床上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主要表现,如果力争在此期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可以延缓临床期糖尿病肾病及尿毒症的发生。糖尿病肾病属中医学消渴范畴,内因为素体阴亏,禀赋不足,外因主要为饮食不节,过食肥甘,情志失调,劳欲过度,损耗阴精,从而导致阴津亏耗,燥热偏盛;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使气阴两伤,阴阳俱虚,而痰浊瘀阻、血瘀阻络是其主要的病理产物,有明显的相关性,[4]亦是其并发症的主要致病因素。其发病常以阴虚燥热开始,病变部位主要在肺、脾 (胃)、肾,尤以肾为主。故通过补五脏、益精气、化瘀血、祛痰浊标本同治,达到益气养阴、化痰祛浊、活血化瘀的目的。根据这些特点,笔者结合中西医的临床实际,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同时加用常用中药肾康注射液治疗收到满意的疗效。肾康注射液由中药大黄、黄芪、丹参、红花组成。大黄功效清热泻火、解毒活血,《本经》记载可“下瘀血、推陈致新,调中化食,安和五脏”,口服大黄可明显纠正 DN患者的脂质代谢紊乱,使甘油三酯含量下降,血清高密度脂蛋白明显升高,同时大黄能促进胆汁排出,增加胃肠蠕动,减轻胆固醇在体内的蓄积;[5]黄芪补气升阳、固表,利水消肿,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芪能扩张血管、降低血压、保护红细胞、增强造血系统功能、降低血小板黏附率、减少血栓形成,并增加肾血流量,对肾脏有保护作用;[6]丹参活血祛瘀、养血安神;红花活血通经、活络,二药相辅,祛瘀生新,除邪而不伤正,共奏活血通络、祛瘀生新之功。现代研究表明,肾康注射液具有明显的扩张血管,调节血脂,降低血液黏稠度,抑制血小板及红细胞聚集的作用,从而增加肾血流量,降低肾小球毛细血管压力,改善肾小球内血液高凝状态,最终达到降低尿蛋白的作用。[7]

糖尿病状态下肾内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异常活跃,血管紧张素Ⅱ是 RAS最主要的生物活性物质,它不仅收缩出球小动脉,使肾小球囊内压增高,导致肾脏血液动力学异常;且又是一种促进 DN发病的因子,诱导细胞因子释放,增加细胞外基质合成,引起肾小球高压,增加肾小球基底膜的滤过。厄贝沙坦是—种新型的非肽类慢性 ATⅡ受体拮抗剂,口服吸收良好,不受摄入食物的影响,并有较高的生物利用度,能直接选择性作用 ATⅡ受体,阻挡 ATⅡ于受体结合,从而发挥降压、改善血肾脏动力学及下调细胞因子的作用,持续性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蛋白尿。[8]

本组观察结果表明,常用中药肾康注射液加用厄贝沙坦,在降低患者 24h尿蛋白排泄率、血脂、血流变学及临床疗效上均明显好于常规西医治疗,此观察结果说明在延缓糖尿病肾病的恶化、保护肾功能等方面,两药可起到协同作用。

[1] 林兰.中西医结合糖尿病学 [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9.108-110

[2]Mogensern CE.Early diabetic rend inrolvment and nepnropathy[J].The Diabetic Annual,1987,3:306-307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S].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26

[4] 王惠敏.Ⅱ型糖尿病患者降糖药物治疗失效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0,7(4):248

[5] 柯凌,大黄的药理及其在肾脏病中的运用 [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1,2(6):243-245

[6] 彭卫华,曲强 .黄芪治疗肾脏疾病的现代药理研究 [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1,2(10):327-328

[7] 崔俊起,韩平杰 .肾康注射液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治疗观察[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9):2096

[8]Plum J,Bunten B,nemeth R,et al.Effects of the angiotensin Itanta To nist valsartan on blood pressure,proteinunia,and renal hemoody mim-ics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renal failure and hypertension[J].JAm SocNephrol,2000,9(12):2223

(2009-12-15 收稿)

猜你喜欢

肾康贝沙坦白蛋白
Meta-analysis of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Shenkang injection combined with Western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glomerulonephritis
喜舒复白蛋白肽饮品助力大健康
缺血修饰白蛋白和肌红蛋白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早期诊断价值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在高血压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及不良反应状况
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临床疗效
海昆肾喜胶囊联合肾康注射液治疗慢性肾衰42例疗效观察
厄贝沙坦辅以非洛地平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25例疗效分析
肾康注射液联合西医治疗慢性肾衰竭疗效及对脂代谢紊乱的影响
肾康注射液不良反应特征分析
白蛋白不可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