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拟中药面膜配合化瘀祛浊治疗黄褐斑

2010-04-24宫宇红

实用医药杂志 2010年5期
关键词:色斑黄褐斑面膜

宫宇红

黄褐斑是面部局限性色素沉着性皮肤病,临床采用文献

[1]诊断标准。多见于中青年女性面部、暴光部位,呈蝶状,对称性分布,无自觉症状,原因不明。影响女性患者容貌美观,造成患者心理压力。近年来笔者所在科对65例患者运用综合疗法,取得了较满意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共83例,均为女性。其中观察组65例,对照组18例,年龄24~51岁,其中25~38岁者55例 (约85%)。病程3个月至10年,所有患者临床症状典型,观察组与对照组性别、年龄、病程及病情无显著差异。

1.2 治疗方法

1.2.1 观察组综合治疗方法

1.2.1.1 基本方(内服) 熟地、山茱萸、黑芝麻、柴胡、当归、何首乌、核桃、丹参、女贞子、茯苓、红花、川穹、白芍、紫草、甘草、归尾等组成,并随证加减。

1.2.1.2 祛斑面膜(外用)处方组成 当归、白芨、白芷各、白附子、红花、白僵蚕、细辛、白茯苓、川穹、山药、葛根、花粉、山慈姑、丹皮、白菊花、柿叶共研成粉末加入燕麦粉。治疗时患者平卧床上,先用清洁剂清洁面部,用负离子喷雾器喷雾面部,同时将笔者所在科自行研制的按摩霜均匀凃于面部,右手持玉石刮痧板循经络穴位进行面部刮痧按摩,力度适中,以患者感觉舒适为宜,黄褐斑局部做重点按摩,时间约10min,使患者面部皮肤舒展光滑,细皱纹消失,皮肤红润微热。然后用脱脂棉遮盖眉、眼、口,将中药面膜加一勺蜂蜜及温水调成糊状,先由额部缓慢涂抹,两旁及面颊至下颌遍及整个面部,厚约0.5 cm,并覆盖保鲜膜(留出鼻孔处以利呼吸)保持水分,30 min后取下并清洗面部,再拍面部收缩水及润肤霜。2次/周,10次为一疗程。

1.2.2 对照组治疗 复方丹参针剂16 ml静脉滴注、维生素C针剂2.0 g静脉滴注、维生素E丸0.1 g口服3次/d,逍遥丸9g口服3次/d,同时外用3%氢醌霜,外涂色斑处2~3次/d。

1.3 疗效观察 疗效标准及评分方法见参考文献[2]。基本痊愈:色斑面积消退>90%,颜色呈正常肤色,评分法计算治疗后下降指数≥0.8;显效:色斑面积消退>60%,颜色明显变淡,评分法计算治疗后下降指数≥0.5;好转:色斑面积消退>30%,颜色变淡,评分法计算治疗后下降指数≥0.3;无效:色斑面积消退<30%,颜色无明显变化,评分法计算治疗后下降指数<0.3。总有效率按基本治愈率加显效率。

2 结 果

治疗2个月后,评定疗效。两组治疗效果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χ2=5.5,P<0.05),见表1。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疗效

3 讨 论

黄褐斑俗称肝斑、蝴蝶斑,中医认为黄褐斑多属脾虚血亏,湿邪留恋、肝肾不足、冲任失调、七情郁结、气病及血、淤阻经络、上冲于面,加之患者常伴心烦易怒、月经不调、失眠等内分泌失调的表现,在治疗上运用丹参、川穹、当归、丹皮以活血化瘀[3]。治疗黄褐斑雀斑面膜中,白芷辛温主入阳明胃经,能解阳明郁热,祛风处湿止痒,白附子能升能散、主头面疾患,白芨富含粘液质,润泽肌肤,白茯苓健脾利湿。细辛入气分,祛风通经络,当归入血分,活血祛瘀。诸药合用能补肝肾、健脾胃、生气血,祛湿养颜。外敷于局部,可直接吸收。再加上喷雾和面刮按摩能使皮肤血液循环加快,促进新陈代谢,延缓皮肤衰老,所以对消除黄褐斑有明显疗效,无不良反应。而加服中药后,则可健脾化瘀清浊,故能调整机体代谢,使之趋于平衡,因此更有利于黄褐斑的消除。在治疗过程中发现新生的黄褐斑易于消除,而年代久者则不易完全消除,所以黄褐斑的治疗应抓紧早期治疗为宜。患者接受治疗期间,应减少日晒,加强营养,不乱用化妆品,多吃瓜果蔬菜,只有患者积极配合,可获得较为明显的疗效。

[1]朱学骏.皮肤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64.

[2]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色素病学组.黄褐斑的临床诊断和疗效判定标准(2003年修订稿)[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4,37(7):440.

[3]梁 洁.黄褐斑的中医临床证治研究进展[J].时珍国医国药,2001,12(8):730-731.

猜你喜欢

色斑黄褐斑面膜
雾面膜
中药方剂在治疗黄褐斑中的应用
82例女性黄褐斑的疗效观察
面膜里的新乾坤
哈哈镜 面膜
巧手饰色斑
基于计算机图像处理的人脸皮肤表面色斑评估的可行性分析
面膜DIY
脸上色斑暴露健康隐患
光子嫩肤在黄褐斑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