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排除多余条件,寻找解题捷径

2010-04-22申发荣

数学大世界·教师适用 2010年3期
关键词:乙地甲地货车

申发荣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中的应用题一般是由“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两部分组成。在现行的数学教材应用题中,在学生获取生活信息时,往往出现多余的条件。含有多余的条件有以下两情况:一种是解题时使用不上的绝对多余条件;一种是解题时可用可不用的相对多余条件。而且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关系更加复杂。这样不但加大了解题难度,所以教学时教师要善于利用和挖掘含有多余条件,尤其是含有相对多余条件问题所蕴涵的内在潜力,启发、引导学生拓展思路,寻找解题捷径。以提升发散思维与求异思维的能力。

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处理、有效排除多余条件,是应用题教学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很重要的环节之一。首先,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审题,运用多种方法分析应用题的条件。找出多余条件,并予以排除。一般来说,一道应用题中,多余的条件分为两种:一种是间接的,一种是直接的。间接多余条件是隐含在应用题中,需要认真审题分析才可以发现的,学生解题时可用可不用的,正确使用此条件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如:客车从甲地到乙地需10小时,货车从乙地到甲地需要时间是客车需要时间的1倍,两车同时从两地相向开出,相遇时客车距离乙地还有1924米。求两地之间距离多少米?

这是一道分数应用题,解题关键在于找到题意中已知数量1924米所对应的分率。我们可以先假定甲乙两地全长为单位“1”,相遇所用的时间为1÷( +)=6(小时),显然,货车所走1924米是货车的速度和时间的积。也就是说1924米所相应的分率是(6×),这样就不难解答这道题了。若把已知条件中“客车从甲地到乙地需10小时”改为未知,其它不变,有些同学会觉得缺少条件无法解答,事实并非如此。我们从“货货车用时是客车的1倍入手分析,如果货车和客车走相同时间的话,客车所走的路程应是货车所走的1倍,根据题意,已知货车在相遇时所走距离为1924米,而相遇时客车和货车所走时间相同,因此,客车所走路程应为1924×1,所以两车相遇时,两车走的路程也就是两地距离则为1924+1924×1=4810(米)。这样,题目中的“客车从甲地到乙地需10小时”这种可有可无的条件,就是“间接”多余条件。

直接多余条件是显现于应用题中,与解题根本无关的,并对学生解题思维起干扰作用的条件,直接多余条件学生容易发现,

如:学校买来一捆600米长的电线,第一天用去138米,第二天用去125米,第三天用去262米,这捆电线比买来时短了多少米?

要求短了多少米,实质就是问“已用去多少米电线?”显然这只与已知条件中的:138米、125米、262米有关,而与电线总长600米无关,结果为138+125+262= 525(米)。像“600米”这样与实际解答丝毫无关的条件就是“直接”多余条件。

应用题出现多余条件,主要是考察学生认真审题的能力,因此在解题时一定要通过现象抓住本质,摒弃多余条件,绕过思维障碍,达到解答问题的彼岸。因此。教师要教给学生理解应用题的能力,善于发现题目中的多余条件,寻找解题捷径。

一、打破思维定势,寻找捷径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信息的最佳时机。教师如能抓住这一时机,在例题教学中有意地向应用题中增添多余条件,使学生明白,这些条件在解答应用题时,有的用上也可,不用也可,有的根本用不上,都是多余条件。

例如::教学完“小红家买来一袋大米,吃了,还剩15千克。买来大米多少千克”后,教师将原条件“吃了改为“3天吃了”,增加“3天”这个条件,但解答该题的数量关系不变,算式仍是:15÷(1-)。可以舍弃“3天”多余条件。

这样做,使学生消除“一定要把条件用完”的解题定势习惯,为学生解答带有多余条件的应用题做好心理准备。

二、运用多种方法,克服干扰

应用题中的多余条件,容易扰乱学生的解题思路,出现解法错误。教师如能教会学生正确使用“分析法”解答应用题,可以克服多余条件的不良影响,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例如:教学“学校买来2500本练习本,昨天卖出12包,每包100本,今天卖出890本。一共卖出多少本?”学生很容易列出2500+100×12+890=4590(本),或者2500-100×12-890=410(本)。如果教师引导学生用“分析法”分析:要求出“一共卖出多少本”;必须知道“昨天和今天各卖出的本数”。要求出“昨天卖出的本数”,必须知道“昨天卖出的包数和每包的本数”。这样学生很容易看出“学校买来2500本练习本”是多余条件,卖出的与买来的无关,正确的算式应为:100×12+890=2090(本)。

三、鼓励一题多解,抛弃多余

有些应用题中含有可用可不用的多余条件,把条件用完能解出,有时不把条件用完也能解出,且解法合理、简捷。

例如:一块长方形菜地长50米,宽40米,如果长增加8米。这块菜地的面积增加了多少平方米?

这里,如果把条件“一块菜地的长50米”用上,数量关系为:“现在菜地的面积(50+8)×40,比原来的面积50×40多多少平方米?”学生会列出这样的算式:(50+8)×40-50×40=320(平方米)。

这时教师鼓励学生不用该条件,引导学生画图分析得出:“只要求出一个长40米,宽8米的小长方形面积”即可。列出简便的算式:40×8=320(平方米)。

总之,只有教师在教学中认真引导学生审题,教给学生解题思路和方法,让学会排除多余的条件,寻求有效便捷的解题途径,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才会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猜你喜欢

乙地甲地货车
货车
用多种方法求路程
多种方法求路程
货车也便捷之ETC新时代!——看高速公路货车ETC如何实现
推货车里的爱
治超新规实施在即 深究货车非法改装乱象
如何计算地方时
平均速度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