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策略

2010-04-22郭长逊

数学大世界·教师适用 2010年3期
关键词:层次性分层教学内容

郭长逊

由于受遗传、社会环境以及家庭教育等因素的影响,所以人的个性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针对差异,进行因材施教。在教学实践中,我采取了分层教学的策略,做了有益的尝试。

一、教学目标层次化

教学目标分层的目的,在于使各个层次的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达到不同的学习目标。在制订教学目标时,教师既要重视教学中的统一标准,突出教学要求的一致性,又要注意学生的个性差异,突出教学目标的层次性,做到统一性与层次性相结合。一方面根据课程标准的学习目标和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着眼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分类设计,使全体学生达到一定的要求,就是“下要保底”的教学目标。另一方面要考虑到“上不封顶”的目标,在目标设计时要有弹性,提出的目标要有层次性,以保证不同学生求知需要能得到满足。俗话说“跳一跳,摘桃子”。这就要求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思考,完成相对其现有知识水平而言更高层次的知识水平。

1.显形与隐性目标相结合。教学目标是全部教学设计的依据,是衡量教学质量的标准,其地位是相当重要的。新课程标准提出了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其中知识技能是显性的目标,而方法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是隐性的目标。在教学中,如果只有显性的目标,那学生学到的只能是一组“死”的符号型结论,势必造成单纯的知识传递,造成死记硬背和封闭僵化,使教学缺乏生命力。完善的教学目标应该是显性和隐性相结合。既有知识技能的增长,又有智慧、情感、信念、意志、价值观等发展和生成,具有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等内容。

2.短期与长期的目标相结合。短期目标是指本课和本单元的知识、技能的要求,这种知识性目标也是数学教学的最低目标;长期目标是指过程与方法,是指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指热爱科学、勤于思考,善于探索、追求真理的学习心理和学习品质。长期教学目标是通过一节节课中的短期目标来实现的,而每节课的短期目标必须体现长期教学目标。如果仅仅有短期目标,那培养出来的学生是高分低能,眼光短浅的。因此,应将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有机结合起来。

二、教学内容弹性化

在设计教学内容时,要考虑到层次性,由浅入深、分层渐进,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起点,采取因人而异的措施。对起点较低的同学,教学指导要有所倾斜,设计问题采取“小步子、慢速度”的教育原则;对优生设计的教学问题要灵活一些,而且要有一定的难度,同时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通过讨论解决问题。处理教学内容时可以分为必学内容和选学内容,必学内容体现了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选学内容则供学有余力的学生选学。教学内容的伸缩、增减,满足了不同学生的需求,从而让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得到共同的提高。

1.分层提问。设计的提问面向的是全体学生。如果问题过难,“学困生”的思维就跟不上,甚至会茫然不知所措;如果问题过易,优生会觉得没有兴趣,造成注意力分散。设计问题的原则是确保各类学生在课堂上都有回答的机会。因此,教师要善于将既定的学习任务转化成学生易感兴趣的具体问题,并设计出一定的问题情景。让优生在关键时刻发挥他们的带头作用,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让“学困生”回答一些计算题等最基础的问题,鼓励他们产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2.分层练习。练习是形成和巩固学生数学认知结构的过程,是让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努力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基本活动形式。在练习题的设计上要有一定的梯度,由基本题到变式题再到发展题,还要设计一些机动题,根据课堂上的具体情况来取舍。设计有针对性的适合课堂的教学内容,适合学生的认识水平的练习,对于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对学困生要转化,使之完成教学的起码要求;对中等生要优化,使之对知识理解深刻,对技能运用熟练;对学优生要强化,使之除完成高层次教学要求外,还注重发展爱好和特长。

三、分层评价人性化

分层教学评价贯穿于课堂教学及其延伸部分的全过程,为的是使教师及时了解学生达到分层目标的情况,进而采取有效措施,加速学生“达标”的进程。分层教学评价既重视评价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也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努力的程度;分层教学评价不是用一把尺子去衡量全班学生,而是让学生自己与自己比,与同一层次的学生比。

新课程强调对学生评价要因人而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对“学困生”采用表扬评价,寻找其闪光点,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对中等生采用激励性评价,既揭示不足又指明努力的方向,促使他们积极上进;对优等生采用竞争性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不断超越自己。同时在评价过程中,不但要对结果进行评价,更要对过程进行跟踪评价,对一些在探究过程中,学生有时难以取得理想结果的,也要对他们的探究过程实施分层评价,挖掘出有价值的成分,特别是对他们的探究精神要给予充分的肯定。

分层教学是一种教学策略,也是一种教学思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鼓励学生在掌握基本操作的基础上,尽量完成高一层次的教学目标,让学生真正地实现个性发展。

猜你喜欢

层次性分层教学内容
一种沉降环可准确就位的分层沉降仪
雨林的分层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探析辨证论治的层次性
价值观层次性浅析
耕地多功能的层次性及其多功能保护
跨越式跳高递进与分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