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
2010-04-20
中国内河第一艘LNG船在武汉成功试航
2010年8月3日晚,中国内河第一艘液化天然气(LNG)船舶在武汉成功试航,实现了内河航运清洁能源船舶“零”的突破。
据技术专家介绍,此项目是湖北西蓝天然气有限公司与武汉轮渡公司合作进行的,是国家能源应用领域的重点科研项目,历时两年时间,受到国家交通运输部等有关部门的高度肯定。
世界最大原油船顺利靠泊肖厝青兰山码头
2010年8月7日12时,全球吨位最大的原油船“新埔洋”号顺利靠泊福建肖厝青兰山30万t级原油码头。
“新埔洋”号船由中船集团建造,是目前我国自主研发设计、设备最先进、性能最可靠、自动化程度最高的超大型油船,也是目前全球最大型油船。该船于2010年1月首次下水,总载重30.8万t,满载排水量35万t,甲板长333 m,配备各种世界上最先进的驾驶与导航设备,即使穿越惊涛骇浪也能24 h机舱无人值班与自动导航。
据悉,福建联合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全面建设投产以来,炼油能力从年产400万t提高到1200万t,已跻身亚太地区炼油石化行业领先地位。炼油能力的提升带来了原油进口量的井喷。据统计,福建联合石化青兰山30万t级原油码头自2009年2月份开港以来,出入境大型原油船达到90余艘次,进口原油总量已突破1200万t。
中远船务承建全球最大钻井船
2010年8月22日下午,由中远船务承接的“大连开拓者”号在大连开工。“大连开拓者”号是世界上在建的最大深水钻井船,也是中国建造的首艘深水钻井船。
按照合同,该项目建造合同总额为5.6亿美元,是目前中国海工生产企业所承接的海工订单中,单项建造金额最高的。建造周期为2年,将于2012年第三季度完工交付。
据介绍,“大连开拓者”号是一艘具有DP-3动力定位、全自动化的钻井船,可以在水深3050 m海域进行钻井作业,钻井深度12 000 m,可储油100万桶。此前深水钻井船均由韩国公司制造,中国企业首次打破了韩国垄断。
熔盛获500亿授信 开中国造船业金融信贷先河
中国进出口银行与中国熔盛重工联合在南京举行《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熔盛重工获得最高额度达人民币500亿元的战略授信,这在中国造船界堪属首次。
根据公布的合作协议内容,双方将在各类保函,尤其是船舶预付款退款保函、投标保函、履约保函、付款保函等新业务及船舶建造合同卖方信贷,信用证和远期结售汇等业务方面展开战略合作。其中,中国进出口银行将为熔盛重工提供最高人民币100亿元以上规模的卖方信贷额度。
海员发展和教育培训研讨会将在青岛举行
今年是IMO确定的“国际海员年”,为及时组织对STCW 2010修正案和MLC 2006的宣贯和研究,交流中国航海教育和海员培训的成果,向亚洲各国船东推介输送中国海员,共同谋划未来海员发展和教育培训的对策和措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决定于2010年10月21日,在青岛召开主题为“未来十年海员发展:机遇、责任和展望”的“海员发展与教育培训研讨会”。研讨的议题有:“STCW 78公约2010年修正案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国际海事劳工公约(MLC 2006)的实施和我们的责任;海员教育培训的使命和行动;未来十年海员发展和综合素质提高展望”。
本次研讨会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主办,由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承办,由亚洲船东论坛、中国海员建设工会、中国船东协会协办。届时,有关部门和航海院校领导、专家以及资深船长/轮机长代表将在会议上发表主旨演讲。同期,将在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举办“亚洲船东论坛海员委员会第16次中期会议”。
中国船员在红海击退海盗
2010年8月5日,一艘中国籍商船“松林湾”号在红海南部遭持枪海盗袭击。经船员奋勇抗击,船舶成功摆脱海盗袭击,船上23名船员无一伤亡。
当日16时,中海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所属的“松林湾”号油船由沙特开往韩国途中,在红海南部发现4条形迹可疑的小船在其右后方3 n mile高速驶近,船舶立即启动反海盗应急预案,启动SSAS(船舶保安警报系统)报警,向英国海上贸易组织发出求救信号,全体船员进入战斗岗位。17时30分,中国海上搜救中心也接到了报告。接报后,交通运输部部长李盛霖亲自坐镇中国海上搜救中心总值班室指挥营救工作。
为了制止海盗登上油船并劫持人质,船员不时改变油轮航向,并准备高压水枪以对抗海盗袭击。之后,海盗见船员奋勇抗击,无法靠近油轮,便将袭击目标转向附近的另一艘外籍油船,最终仍未得逞。
中国援建的斯里兰卡最大港口开张
2010年8月15日,由中国援建的斯里兰卡最大港口汉班托塔港举行盛大开港仪式。总统拉贾帕克塞在仪式上对中国的援助表示了感谢,并称“这个港口将来会成为国际性港口,在斯里兰卡经济中发挥核心作用”。
新建成的汉班托塔港位于斯里兰卡南端,处于世界上最繁忙的运输通道之一——印度洋东西方向航道。汉班托塔港由中国援建而成,是斯里兰卡政府投资60亿美元重建基础设施计划中的一部分。一期耗资15亿美元,将从11月开始投入使用,中国提供了约3亿美元的贷款,约占首期工程费用的85%。港口初期每年能接纳2500艘船,目前已开始注水,在接下来的三周内,新港口每天会有1 m深的海水流入。新港口设有4个终端,2个用于货运,另外2个用于添加燃料。汉班托塔港口第二期工程目前正在建设之中。
俄罗斯开辟北极油运航线
一艘载重量逾11万t的俄罗斯国营航运巨头Sovcomflot下属的阿芙拉型油船“Baltica”,近日在两艘全球最强大的核动力破冰船的护送下,穿越由融冰打开的北极东北航道,横跨北冰洋由俄罗斯靠近北欧的摩尔曼斯克港,运送轻油到中国,首次完成历史性“破冰之旅”,揭开了北极航道商业化航行的序幕。
由于航线沿途部分海域吃水深度较浅,油船只载重约7万t货物,于8月14日从摩尔曼斯克港出发,取道凶险但路程最短的北冰洋,计划8月底穿过白令海峡,9月抵达中国。
浮冰和海区内许多资料不确切是开通北冰洋航线的最大障碍,但受全球变暖的影响,冰区上大量冰山融解,是俄罗斯和中国之间得以成功开通“海上能源快线”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