蓟运河堤防渗透破坏成因及除险加固措施
2010-04-14高春宝
高春宝
(河北省玉田县水务局,河北 玉田 064100)
1 基本情况
蓟运河位于海河流域北部的潮白河和滦河之间,发源于兴隆县大水泉,上游主要支流有州河、泃河。两河流经遵化、平谷、三河、至宝坻张古庄汇流后称蓟运河,还乡河新道由阎庄汇入蓟运河,下经宁河、汉沽于北塘汇永定新河入海。水系总长301km,总流域面积10288km2,蓟运河干流段长156.8km。1996年入汛后,7月20日~8月10日短短20d时间,玉田县平均降雨量386mm,整个汛期(6月15日~9月15日)全县总平均降雨量746.4mm。 从8月5日到12日,由于持续高水位后又继续上涨,使左堤24.3km的险段出现漫溢,观凤堆、北兴庄等多处滑坡,盛庄子处出现管涌。
2 堤身渗透破坏
堤身的渗透破坏包括3种类型:渗水造成的堤坡冲刷、漏洞和集中渗流造成的接触冲刷。
2.1 堤坡冲刷
堤坡冲刷系背水堤坡渗水所致。一种是堤坡的出逸比降大于允许比降而产生的渗透破坏,另一种是渗水集中后造成对坡面的水流冲刷。
当背水侧地下水位(或水头)较高时,持续高水位会引起堤坡渗水。堤身断面宽度不够、堤坡偏陡、堤身透水性强、堤段施工接头处存在薄弱结合面等,这些都可能造成出逸点过高、渗流量过大,从而引起堤坡的渗透破坏和水流冲刷甚至滑坡。
2.2 堤身漏洞
堤身漏洞在堤防背水坡及堤脚附近出现,横贯堤身。产生漏洞的主要原因有:堤身质量差,土料含砂量高,有机质多;有生物洞穴或其他易腐烂的物料;其他隐患,如旧涵洞、坑窖、棺木等。堤身出现漏洞未横贯堤身时,也将大大缩短渗径,加大出口渗透比降,增加了渗透破坏的可能性,同时漏洞中的集中水流还将造成对土体的水流冲刷,使漏洞长度加长,直径变大,最终贯穿堤身,导致堤防溃决。
2.3 堤身接触冲刷
当堤身发生集中渗流且冲刷力大于土体的抗渗强度时,在集中渗流处就会产生接触冲刷破坏。造成堤身集中渗流的主要原因有:穿堤建筑物与堤身间出现裂缝;新老堤身结合面未清基或清基不彻底;堤防分段建设的结合部填筑密度低等。由于接触冲刷的发展速度往往较快,因此对堤防的威胁很大,必须对其进行除险加固。
3 堤基渗透破坏
堤基的渗透破坏常表现为泡泉、沙沸、土层隆起、浮动、膨胀、断裂等。一般来讲,堤防堤基的表土层一般极少是砂砾层。堤基的渗透破坏一般均为土力学中的流土破坏。
随着汛期水位的升高,背水侧堤基的渗透出逸比降增大,一旦超过堤基的抗渗临界比降就会产生渗透破坏。渗透破坏首先在堤基的薄弱环节出现,对近似均质的透水堤基,渗透破坏首先发生的堤脚处。堤基管涌,尤其是近堤脚的管涌,发展速度快,容易形成管涌洞,一旦抢险不及时或措施不得当,就有溃堤灾难发生的危险。
4 渗透破坏除险方案的选择
渗透破坏的除险加固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是提高堤身和堤基本身抵抗渗透破坏的能力,如采取提高堤身密实度、消除堤身堤基隐患、放缓边坡、贴坡排水、透水后戗或盖重等措施;另一方面是降低渗流的破坏能力,即降低渗流出口比降和堤身的浸润线,遵循“前堵后排、反滤料保护渗流出口”的渗流控制原则,并根据工程地质条件、出险情况和堤防的重要程度选择合理的渗流控制措施。
4.1 堤身
堤身渗透破坏包括渗水 (散浸)、漏洞和集中渗流3种类型。根据其不同特点,应选择各自适宜的除险加固措施。
4.1.1 渗水除险方案的选择
渗水往往会导致背水坡的脱坡、冲刷、流土,甚至形成漏洞和陷坑,应根据其产生的原因和危害程度,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进行除险加固。
(1)对威胁背水坡抗滑稳定的严重有害渗水,可采用填筑压实法、机械吹填法或放淤固堤法加宽培厚堤身或做透水后戗,也可以在临水坡外邦或增建防渗斜墙,或采用劈裂灌浆、锥探灌浆、垂直铺塑等做垂直防渗。
(2)对不至于威胁堤坡抗滑稳定,但可能产生堤坡冲刷、流土破坏的渗水,可采用贴坡反滤、透水后戗的方法进行除险。
4.1.2 漏洞和跌窝除险方案
堤身漏洞和跌窝往往由生物洞穴产生,汛前较难发现,但这种险情在汛期往往发展很快,加之堤身断面有限,对堤身的危害很大,汛期抢险困难,酿成溃口者有之。为防患于未然,汛前应首先对漏洞和跌窝隐患进行巡视、探查。对洞穴应采取开挖回填的方法进行除险,如果开挖回填困难可以采取充填灌浆的办法进行处理。
4.1.3 集中渗流除险方案
(1)对堤身与穿堤建筑物基础接触面的集中渗流,可采用高喷或静压注浆在临水侧做垂直防渗,也可以在接触面采用静压注浆的办法进行处理,必要时在背水侧做反滤保护。对堤身与穿堤建筑物侧墙间的集中渗流,可以采用接触面静压注浆的方法进行处理。
(2)对新老堤身结合的水平层面产生的集中渗流,可采用临水侧开挖回填封堵或接触面充填灌浆的方法进行处理。
(3)对堤防分段建设的结合部产生的集中渗流,可采用临水坡截渗或结合部挤密灌浆的方法进行处理,必要时在背水坡采取反滤保护措施。
4.2 堤基
(1)对于临水侧铺盖、背水侧表土层或压渗盖重缺陷等造成的险情,应首先采取回填的方法恢复铺盖和表土层的完整性。临水侧铺盖回填的范围为铺盖的有效长度范围以内,背水侧表土层或盖重的回填范围应根据险情和地形地质条件、渗流计算以及堤防的重要程度等确定,可在距堤脚50~200m之间选择。临水侧用粘性土或土工布材料,背水侧用渗透系数比原土层大的材料进行回填,但应满足反滤要求。
(2)对背水侧地基覆盖层较薄且透水层较深的情况,可以采用压实填筑法或吹填法增加盖重,也可以采用在背水堤脚外适当位置设置减压沟或减压井的方法。同时也可以考虑盖重和排水减压沟井联合使用的形式,以达到根治地基渗透破坏的目的。
(3)对覆盖层较厚且下卧强透水层较深的地基,宜采用盖重措施进行处理,盖重宜采用比覆盖层渗透系数大的透水材料,也可以在背水堤脚外适当位置设置减压井,达到减小扬压力和除险的目的。
(4)对地基下卧透水层不深、隔水层较浅的情况,首先应考虑采用垂直封闭式防渗措施,也可以采用盖重或盖重结合减压沟井的方法。
(5)对多层地基且存在浅层弱透水层的情况,宜采用压渗盖重或结合减压措施进行除险。
(6)透水地基。浅层透水地基宜采用封闭式垂直防渗措施进行处理,并与堤身防渗体连成统一的防渗体系;相对不透水层埋藏较深、透水层较厚时,可以采用背水侧压渗盖重进行处理。当临水侧有稳定滩地时,也可以采用临水侧铺盖进行防渗处理。
[1]国家防汛总指挥部办公室组编.防汛手册[K].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2]GB50286—98,堤防工程设计规范[S].
[3]董哲仁.堤防除险加固实用技术[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8.
[4]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防汛抢险知识读本[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998.
[5]本书编委会.土工合成材料工程应用手册[K].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
[6]胡一三.中国江河防洪丛书黄河卷[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6.
[7]SL260—98,堤防工程施工规范[S].
[8]SL/T225—98,水利水电工程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