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居住环境整体与个性的塑造

2010-04-14陈旭磊

四川建筑 2010年6期
关键词:居住小区噪音绿化

陈旭磊

(中冶华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土建室,安徽马鞍山 243005)

居住环境整体与个性的塑造

陈旭磊

(中冶华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土建室,安徽马鞍山 243005)

从居住环境整体设计和小区个性特色塑造两个方面,结合近来对成都小区现状的调查与思考,进行一些理论与实践的探讨,并且引发对于当今居住环境规划理论一些细节问题的反思。

居住环境; 整体设计; 个性塑造; 调查; 反思

居住环境,简而言之,是我们成为人类之本。这不只因为人类有能力营建气势磅礴的建筑(因为同样动物也能为自己搭建精巧复杂之栖息场所),还因为人类在为自身营造居住环境的过程中,对土地、自然的依附眷恋以及逃避是一对在人居环境史中反复出演的矛盾戏剧。而这样的矛盾,在 20世纪尤为突出:20世纪在见证了人类与土地和自然之间的前所未有的融合的同时,也呈现出人类彻底逃避于人造环境之居住状态。20世纪,由于一直忙于真实的建造,无暇反思;在 21世纪的今天,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国民经济的飞跃发展,我国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巨大提高,人们的生活观念和行为方式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我们理应更多的去思考,去多问几个为什么。

在居住方面,人们已经不再满足于简单的几室几厅和住宅面积的多少等基本生活条件了,而对于自己将要居住的环境是否满足今后自己的具体生活行为从生理上到心理上、由内在到外在的各种需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对于城市规划工作者来说,具体的设计过程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各项指标的罗列以及简单的住宅户型的重复使用,而应该在居住小区的内外环境设计和对于居住者的各种生活行为的研究等方面,进行深入发掘和新的探索,设计出符合新世纪人居要求,带有新世纪时代特征的居住小区。

1 居住环境的整体设计

住宅小区的居住环境是全方位、立体的,既有住宅室内的卫生、休息、起居环境,又包括室外小区绿化休闲、交往环境,还要考虑到人们新的生活方式带来的停车、交通和噪音环境等等。

1.1 住宅室内环境

成都的居住小区和全国的主流趋势一样,住宅户型设计已经由原来的大卧小厅的传统居住模式成功过渡到小卧大厅的新型居住模式。主卧大、次卧小;洗洁分开;明卫、明厨的模式,卧室、卫生间等集中布置,以一条走廊联系客厅,形成半私密空间,便于客厅有客人来访时其他家庭成员的活动不被干扰。因此形成了室内公共空间(客厅)——半私密空间——私密空间(卧室)三级空间环境,使每个家庭成员的要求得到尊重。现在的住宅设计还应该考虑到人与自然以及周围景观环境的交流。就拿凯莱帝景花园等一些高档小区为例,高层的各种户型除了考虑到动静分区外,配有大型开放式景观阳台,为居民提供了半户外活动以及与室外环境交流融合的场所,使阳台功能与内涵得以扩大与引申。

1.2 小区绿化、休闲交往空间环境

这是各个住宅小区环境规划设计的重点部位。一般分为小区中心、组团中心以及住宅前后空间设计,并考虑到对周围自然景观的借用。

小区的绿化环境是居住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面广量大,且与居民关系密切,对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和小区生态环境也具有重要作用。对于一般小区,绿化率也要达到 30%以上。因此,增加绿地面积是必不可少的。

近些年来,许多小区都开始重视绿化覆盖率的提高,除了平面绿化外,还出现了屋顶绿化、垂直绿化和棚架绿化的形式。这种绿化景观优美,功能齐全,还能供人休息和活动。以交大对面的数码村为例,小区采用点、线、面结合的绿化布局,小区周边绿化与中心绿化带构成良好的绿化组合,在中心采用一种覆土建筑,绿化从地面延伸到屋顶之上,形成一道亮丽的中心景观,为居民提供了理想的休闲娱乐和社交场所,使居民融入自然美景,安享现代文明。

水景是居住小区又一个不可缺少的景观。为了表现小区的宁静,常有“小桥、湖面、垂柳”的画面出现,以金沙西园小区为例,保持水面的清澈,在两岸布置休闲步行区,设以弯曲且以卵石或者条石铺砌的小径,植以草坪、花卉和树丛,点缀以有文化色彩的小品、凉亭和低灯等,使居民能够在水侧散步、健身、呼吸新鲜空气和观赏具有清水绿树的优雅景观。

另外,景观道路的设计也变得越来越重要,舒适的步行空间的创造是居民最容易理解的主题,在金沙西园小区的一个次入口处,通过道路引人入胜,引导居民进入情和景之中,有生动曲折的布局,人在通过这里时受到环境气氛的感染,通过道路表现出景观的主题,而且做得有些“出人意外,入人意中”。但是要注意营建一个具有宜人尺度,合理可行的共享空间,不能过于人性化而失去了真正的要旨。笔者认为适当时候通过巧妙布置,给人一种“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给人带来美好的感受,使道路充满人情味而受到欢迎,当然这只是一些理想化的想法而已。

在居住环境美化过程中,还要重视建筑小品的作用。建筑小品往往是建筑构图中的一个延伸或者不可分割体,是群体中一个藕断丝连的“桥梁”,声断意不断的“连续体”。有的建筑小品在某处的点缀还起到向导的作用,预示着过此不远将有一个“重点”或者一个群体的出现。

1.3 小区停车与噪音环境的控制

交通噪音是小区主要的噪音源。由于近年来居民私家车的拥有量逐年增加,尤其成都是“私家车的拥有量全国第三”的城市,交通噪音问题给小区的设计带来了新的课题,府河音乐花园的做法可值得借鉴。小区采用外环方式,以一条综合外环分隔小区和城市干道,并形成了以下几个优点:一是形成一道绿化屏障,隔绝城市交通噪音。二是交通环境,将小区内汽车限定在外环行驶(消防车、搬家车才允许进入小区组团内),使噪音干扰大幅度降低。三是环路旁设置停车带,在几个重要的入口处设置立体式停车库,居民可以就近停车,方便地进入自家住宅。四是外环上可以布置部分设备用房,把宝贵的绿地让出来。外环路的设置有效地解决了车位与交通噪音两个棘手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人车分流,给小区居民提供一个安静的居住环境,使优美的环境无噪音干扰,提高了环境的质量。但值得一提的是,府河音乐花园的一部分宅前路看来过宽,不知道是设计之初想用来停车还是由于其他什么原因的,总之在这点上不够合理。

2 居住环境个性特色的塑造

创造具有个性的小区,容易唤起居民强烈的感知和记忆,使居民感到亲切和愉悦而产生自豪感和家园感。

首先,小区应该重视其所在地区传统文脉的延续,因为它体现着城市建筑文化的内涵,居住环境文脉和景观环境等因素。比如说上海的新里弄建筑模式,北京的四合院建筑模式以及江南城市的居住小区中低层建筑采用粉墙黛瓦装饰和传统造园手法,体现着江南古朴、清新和淡雅的特色。

第二,小区应该有因地制宜的布局。位于高差比较大的山地的小区,应该依顺山地等高线布置车行道路和建筑,突出山地建筑的特色。位于炎热地区的小区,应该采用架空式底层,使小区的绿色空间流通和景观视野贯穿,体现炎热地区建筑的特色。

第三,沿街建筑是体现小区个性特色的窗口,已经找不到人们从前安装的安全防护网,取而代之的是塑钢玻璃窗或者其他设施,也许是安全防护网太影响小区的形象甚至是城市的形象。但是笔者不知道对于安全问题是否引起了足够的重视,是否因为前者而要牺牲后者。其实笔者倒是认为这两者并不矛盾,只要在细部问题上采取一定的处理,那又何尝不可呢!

3 结束语

正如 C·亚力山大所说,“我们的生活根本上是由那些不断重现的生活事件所组成……它和我们的生活场所密不可分,而它们相互关联的原则,则由我们的文化来决定和维持,并保持其生命力。”环境的意义是环境给予人们所在的生活场所一种存在方式的观念,并且是人们以生活、使用或交流为目的而产生的,用各种语言来传达的对场所的定位。它表明其中各因素(包括人在内)之间的关系,正是这种关系,人们得以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环境的存在以及自身的存在。尊重环境、创造环境,突出地域特点及地形条件的制约,都是创造有特色居住环境的小区所必备的条件。

进入 21世纪的今天,面对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的到来,如何创造更加美好的人居环境,不让每个居住小区失去人气而成为“保姆小区”或者是白天的无人区等等,这些都是值得引起我们重视和思考的问题,也是我们城市规划人责无旁贷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让我们携起手来,为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而努力!

[1] 孙成仁,郑声轩.可持续设计:从概念到实施[J].新建筑,2000 (1)

[2] 吴锦绣,秦新刚.建筑应该像一棵树——建筑与大树的比较研究[J].新建筑,2002(3)

[3] 曹伟.生态社区新理念及其人居环境的探索[J].建筑学报, 2002(9)

[4] 吴钢.居住在自然和风景中[J].建筑学报,2002(3)

[5] 肖蓝,路嘉.主题居住区——追踪深圳地产的发展[J].建筑学报,2002(3)

[6] 刘宛.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方法探索——上海嘉兴长岛别墅区景观设计构想[J].规划师,2002(2)

TU984.12

A

2010-03-22

陈旭磊,助理建筑师。

猜你喜欢

居住小区噪音绿化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居住小区规划与设计
高层居住小区公共空间景观设计浅析
噪音,总是有噪音!
无法逃避的噪音
城市居住小区景观的人性化规划设计方法解析
绿化用女贞树上的果实,可以采来入药吗?
城市绿地绿化种植与养护
噪音的小把戏
白噪音的三种用法
建国以来我国历次大规模绿化历程及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