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虚肺燥型失眠症浅析
2010-04-13王大洲西安市人民体育场医务室西安710004
王大洲 西安市人民体育场医务室(西安 710004)
失眠症属于中医“不寐”、“不眠”等症。多发于中老人;其原因尚未完全明了;其病因病机较为复杂,多为心脾两虚,心虚胆怯,阴虚火旺,肝郁化火,痰热内扰,胃气失和及瘀血所致;多与心肝脾肾胆胃脏腑有关,本人在临床实践中发现临晨三至五点左右失眠,或五点以后又睡意渐浓,无明显并发症,且此类证候常与忧愁伤肺,金不制木,克侮肺金有关,笔者根据证候特点及病因病机浅析如下。
1 现代中医学对失眠症的辨证分型
现代《中医内科学》[1]对失眠一病的辨证归纳如下:“其病位在心,但与肝、胆、脾、胃、肾关系密切。失眠虚证多由心脾两虚,心虚胆怯,阴虚火旺,引起心神失养所致。失眠实证则多由心火炽盛,肝郁化火,痰热内扰,引起心神不安所致。但失眠久病可表现为虚实兼夹,或为瘀血所致”。《中国中医秘方大全》[2]另有胃气失和一证,《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学》[3]还有余热扰膈一证。其他古今中医文献更有水气凌心、水气射肺、营卫不和、误治伤阴、肝虚受邪等。由上述可见,失眠症的中医辨证与肺有关者,以往仅从外邪所致着眼。
2 临晨失眠的证候特点
在临床实践中发现临晨三至五点左右失眠,或五点以后又睡意渐浓,无明显并发症;且此类证候常与忧愁伤肺,金不制木,君相火兼见,克侮肺金密切相关;其特点符合现代医学起点型、间断型、终点型三类失眠症中终点型失眠。
3 临晨失眠症病因病机及中医辨证
3.1 正常生理情况下,卫气白天循行于阳分则人醒寤,夜晚循行于阴分则人瞑寐。如《灵枢◦口问》[4]篇说:“卫气昼日行于阳,夜半则行于阴,阴者主夜,夜者卧......阳气尽,阴气盛,则目瞑;阴气尽而阳气盛,则寤矣”。《灵枢◦卫气行》篇又具体的说:“卫气之行,一日一夜五十周于身,昼日行于阳二十五周,夜行于阴二十五周,周于五脏。是故平旦阴尽,阳气出于目,目张......”。
3.2 阴阳失衡是临晨失眠的基本病理机制人体阴虚,阴不敛阳,阳不入阴,或阴虚阳亢而致不寐。如《灵枢◦大惑论》:“卫气不得入于阴,常留于阳,留于阳则阳气满,阳气满则阳跷盛。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故目不螟矣。”
3.3 从阴阳五行学说分析肺与临晨失眠的发病机理
3.3.1 根据阴阳五行学说原理,早晨三至五点属于一天十二时辰中的寅时,由于随着太阳的位置,天气旺盛于东方,就像一年当中的春天一样,对应于自然界的现象是草木茂盛,而对应于人体是肝经气血旺盛。如《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云:“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亦应之,以一日分为四时,朝则为春......肝为牡藏,其色青,其时春”;《素问.五运行大论篇》[5]:“东方生风 ,风生木 ,木生酸 ,酸生肝......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体为筋,在气为柔,在藏为肝”,都说明了临晨这段时间是肝经旺盛。但肝性升发,内寄相火,亢盛则最易横逆不顺,古代医家也多认为“肝常有余” ,《素问.六微旨大论》说:“亢则害,承乃制 ,制则生化”。为了保证肝经正常的生化功能,就要按五行平衡的原理,利用肺在五行属金,性肃降,主制节的作用,去节制肝木,以防太过,所以说肺主寅时。在正常情况下,寅时肝气旺时,人体经气循行于肺经,肺金制节功能强健,肝受承制,则“阴平阳秘,精神乃治”,自然安睡。这是肺与临晨睡眠的生理关系。
3.3.2 在病理方面有三种情况,一是阴虚肺燥或肺阴虚火旺,寅时卫气行于肺经,与燥热之气或火气相并,阳气亢盛,不入于阴,循阳跷脉上冲脑海而成失眠。二是肺阴素虚,每遇忧愁不解则更伤肺,寅时肺金制节失令,肝气不受承制而反侮,循行于肺经的卫气与肝胆亢奋之阳气相并,不能入阴,随升发之性循阳跷脉上冲脑海而失眠;三是肺虚不能节制肝木,肝胆相火妄动,扰动心神,也能造成失眠。
3.3.3 临晨五点以后又能入睡的原因,是因为临晨五至七点属卯时,天气虽然仍旺于东方与肝气相应,但人体经气循行于手阳明大肠经,而手阳明经在五行也属金,且与手太阴肺经相表里,两经相合,金气转强,制节又行,阴气敛阳,自能入睡。
4 辨证分型及其论治
临晨失眠症以肺燥阴虚型多见,由于这类患者失眠症状较轻,虽可伴随其很多年,但每次发病连续时间较短,属于散发性,严格划分仅属于亚健康一族,又常无明显伴症,诊断时容易被忽略。其临床表现并无明显不适,或每遇忧虑不决之事,多在下半夜醒来再难入睡,辗转两三小时后又能睡着,只觉口燥干渴,或平时常有少量白色或灰黑色粘痰,或手足心热。舌红,舌前半部无苔或裂纹;脉右寸细涩,或细数或微芤。重者兼见典型的肺燥阴虚症。治疗上宜滋阴润肺安神,一般用沙参麦冬汤加减,根据失眠症状轻重,酌加养血安神或重镇安神之品。以北沙参、党参、麦冬、贝母、白芍、百合、炒枣仁、合欢皮、甘草为常用药组方;燥咳:加桑叶、杏仁;痰粘难咯:加竹沥、栝楼;干渴甚:加玉竹、天花粉;烦躁甚:加生龙齿、栀子。另外,雪梨膏等滋阴润肺成药可作辅助药品。
至于肺虚火旺型 这类病人一般带有较明显的肺系症状,失眠程度也相对较重,因为平时属肺阴虚体质,加上临时的诱因,或因生气郁闷,或因忧愁不解,或因大欲不达,导致君相火旺,扰动心神而致失眠。如以肺阴虚为主证者,症治同上所述。如以心火、肝火为主证者则以相关辨证治疗,只是酌加滋阴润肺安神药而已。
综上所述,失眠症病因病机虽错综复杂,但与阴阳、气血、脏腑、经络、运气有着密切的关系,尤其是临晨失眠症关乎脏腑与一天十二时辰中经气运行息息相关,如寅卯时天气旺于东方,与肝木相应,《内经》中有详论。而肺主寅时的理论,首见于明◦徐凤著《针灸大全》[6]中。虽非出自汉前医典,但仍由实践得出。比如肝常有余,寅时肝木旺,必得肺金制约,方可正常生化;又如肾常不足,必当酉金旺时生助,方为得时。这些理论在临床实践中更能相互印正和借鉴。
[1]高等医药院校教材编写组.中医内科学 [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66.
[2]胡熙明.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M].北京:文汇出版社,1989:3.
[3]中医研究院.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4512.
[4]河北医学院校译.灵枢经校译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4029.
[5]南京中医学院医经教研组.黄帝内经素问译释 [M].第二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1:802.
[6]明◦徐 凤.针灸大全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1987: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