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苦参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研究进展

2010-04-13曹伶俐郑州澍青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郑州450000

陕西中医 2010年10期
关键词:苦参素苦参碱苦参

曹伶俐 郑州澍青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郑州 450000)

苦参为豆科Leguminosae蝶形花亚科Papilionideae Giseke槐属SophoraLinn.苦参Sophora flavescens Ait.的干燥根。味苦,性寒,入心、肝、胃、大肠、膀胱经;功能清热燥湿,杀虫,利尿;用于湿热泻痢、肠风便血、湿毒、疮疡痔疮出血、皮肤搔痒、小便不利、黄疸、淋病、水肿、带下、阴痒、疥癣、麻风等症。分布较广,除西藏以外,我国其它各省均有分布,其它国家如日本、朝鲜、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也有分部。研究证明苦参中的生物碱和黄酮类是其主要有效成分。其临床主要用来治疗寄生虫病、细菌性疾病、乳糜尿、哮喘、心率失常、慢性乙肝炎、肾小球肾炎、肝硬化腹水[1]、癌症、失眠症、躁狂症、皮肤病、妇科炎症(如痛经、白带、尿道炎)等。另外,苦参中的黄酮类成分还有降糖活性,黄秋云[3]等报道苦参提取物不仅治愈了糖尿病患者的皮肤病,而且患者的血糖也转为正常,并分离得到抗糖尿病活性成分为异黄酮及异黄酮苷。

1 制剂 随着药剂水平的发展,苦参及其相关成分的剂型也得到了充足发展。笔者按照原生药和有效成分总结如下:其原生药制剂主要有合剂,如苦参合剂、洗剂,如杀菌止痒洗剂、复方苦参洗液等,这类剂型多为妇科外用药;以其主要有效成分制成的剂型[2,3]有注射剂、片剂、胶囊剂,如注射用苦参素、注射用苦参碱、苦参素注射液、苦参碱注射液、苦参素葡萄糖注射液或氯化钠注射液、苦参碱葡萄糖注射液或氯化钠注射液,这类剂型在治疗癌症、乙肝等方面贡献较大;片剂,如苦参素片、苦参素分散片、苦参碱肠溶片、苦参碱阴道泡腾片;胶囊剂,如苦参素胶囊、苦参素葡萄糖胶囊、鞣酸苦参碱胶囊;软胶囊,如苦参素软胶囊、苦参碱胶丸;栓剂,如苦参碱栓;滴眼剂,如苦参碱滴眼液;丸剂,例如苦参碱滴丸;此外还有苦参碱阴道凝胶、软膏剂(苦参碱乳膏剂)等。其新剂型有苦参碱缓释片、氧化苦参碱缓释片、靶向氧化苦参碱毫微粒、苦参素磷脂纳米粒等。

2 含量测定 2.1 分析手段 目前,质量控制的分析方法有多种:色谱法(TLC、GC、HPLC、 HPCE、HSCCC等 )、光谱法 (UV、 IR、 NMR、 M S)、联用技术(GC-MS、 ESI-MS等 )、X 射线衍射、生物技术 (如DND技术)等。苦参及其复方制剂疗效确切、应用广泛且历史悠久,其质量控制方法也日趋完善。其方法主要有可见 -紫外分光光度法、TLC、HPLC、GC、ELSD及其各个分析手段联合的应用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版一部)》中苦参的含量测定项是用薄层扫描法,以苦参碱为定量指标对其质量进行控制。随着仪器的发展和普及,分析手段也不断发展。2003年以前,研究者大都用薄层扫描法对苦参含量进行测定;到 2003年已经有大量的文献报道用 HPLC法;到 200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将苦参药材含量测定的方法改为 HPLC法,成分指标增加为氧化苦参碱和苦参碱,定量指标是两个碱的总量。这表明在分析手段上又向高精密发展了一步,在定量上更趋于合理化。

2.2 测定指标 在苦参的相关报道文献中,大量文献报道的含量测定指标大都是其生物碱活性成分(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而且大多采用外标法计算含量,也有用槐定碱做内标计算含量的报道[4]。单一指标成分的含量测定主要有氧化苦参碱、苦参碱、异苦参酮[5]、三叶豆紫檀苷[6]等;多指标测定其含量的报道,以同时测定氧化苦参碱和苦参碱的含量居多,也有同时测定三个及三个以上成分的,如日本平山总良采用电子对 HPLC法对苦参中的苦参碱、氧化苦参碱、槐果碱、槐定碱、三叶豆紫檀甙及山槐素进行同步定量测定;刘炳茹[7]等采用 HPLC法同步测定苦参碱、氧化苦参碱、槐定碱、氧化槐果碱;李培凡等[8]用 HPLC法同时测定苦参碱、氧化苦参碱、槐果碱和槐胺碱的含量等。由此可见,苦参含量分析手段不断的高灵敏度发展,指标成分从单一指标向多个指标过渡。这标志苦参的质控水平在不断的提高。

以上的质量控制指标多是针对苦参生物碱成分。而关于苦参黄酮类成分的含量测定报道较少。但是,近年来,针对苦参黄酮类成分的药理、药效及临床研究已全面展开。随着苦参黄酮类成分的开发应用,把苦参黄酮类成分纳入苦参及其制剂的质控指标中将提到日程上来。

2.3 含量测定的影响因素 对苦参及其复方制剂进行定量控制,特别是以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为指标成分定量时,需要注意其成分的相互转化问题。宋小妹等[9]研究认为影响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相互转化的主要因素是提取溶剂和配伍,数据分析表明以氯仿为溶媒总生物碱收率明显高于水提法,并且成分以氧化苦参碱为主;水煎煮法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含量近乎相当;苦参与不同药物配伍后,主要生物碱(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含量比率发生一定的变化,且不同复方的配伍对其影响也不尽相同。在苦参与地龙、苦参与黄柏、苦参与雷丸的配伍中,以地龙影响最为显著。陆蕴如等[10]研究苦参复方时发现,其成分受水、热等因素及与共存的还原性成分如原儿茶醛等作用,使氧化苦参碱的含量逐渐降低直到消失,苦参碱含量逐渐增加。苦参与丹参、茵陈,苦参与黄柏,苦参与车前草,苦参与茯苓等配伍,与水共煎煮,氧化苦参碱的含量逐渐降低,苦参碱含量逐渐增加。由此可见,对苦参及其不同复方制剂的质量控制不能以其生物碱中某单一成分来限量,还需要考虑实际提取条件和配伍以分别对待。

3 结论与分析 从苦参的单一成分指标测定到多成分指标的同时测定来分析,可以看到中药及其制剂指标成分(或有效成分)的含量控制由单一成分模式向多成分模式的转变是中药质量控制的变化趋势,也是中药及其制剂质量控制发展的一个过程。中药及其复方制剂的化学成分复杂,以单一成分控制其质量显然有些不足和滞后。而目前,以多指标成分控制中药质量且同步测定的方法还是采用多个相应的对照品来标定各成分的含量,其实质还是“一对一”的模式,仍需要有相应成分的对照品。而目前,对照品由于受技术(在分离纯化上困难)、性能 (不稳定)、价格高等因素影响,致使中药对照品的供应存在“力不从心”。因此,普遍采用多指标控制模式来控制中药存在许多实际困难,特别是要将其控制模式应用到生产实践中还是很困难的。这就提示我们应该探索一种新的含量测定模式来控制中药质量。比如是不是可以依据同一植物中的化学成分间的“共性”(如母核一致、紫外吸收一致等),利用数学统计及分析方法找到各成分间的数学关系,特别是找到需要定量又难于普及的成分与易于分离纯化得到的化合物间的关系,然后再通过数学关系间接计算出其它化合物的含量等。这些还有待于我们的进一步研究。

[1] 黄秋云,施海潮.中药苦骨的抗糖尿病活性研究[J].海峡药学,1998,10(1):9-11.

[2] 周玲玲 ,方泰惠,杨舜民等.复方苦参胶囊对大数免疫性结肠炎的保护作用 [J].陕西中医,2004,25(1):89-91.

[3] 王景叶,马玉萍.恩替卡韦联合苦参素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41例 [J].陕西医学杂志,2009,38(10):1365-1367.

[4] 侯伟雄,李思华.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苦参碱分散片中苦参碱的含量[J].时珍国医国药,2005,16(6):50-51.

[5] 张 良,闵 盛,王 珊.HPLC法测定苦参中异苦参酮的含量 [J].药物分析杂志,2004,24(2):60-61.

[6] 赵慧娟,王答其,孙文基不同部位、不同产地苦参中三叶豆紫檀苷的 HPLC测定 [J].中草药,2005,36(9):1404-1406.

[7] 刘炳茹 ,周红城,王 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苦参素中相关成分方法学研究 [J].时珍国医国药,2001,12(1):73-74.

[8] 李培凡,王 智,沈 彬,等.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同时测定苦参碱氧化苦参碱、槐果碱和槐胺碱的含量[J].时珍国医国药,2004,15(2):89-90.

[9] 宋小妹,考玉萍.洁身洗剂中苦参化学成分转化研究[J].西北药学杂志,2000,15(6):83-84.

[10] 陆蕴如,杨钟柯 ,董育妹.苦参在复方中化学成分变化的研究 [J].中国中药杂志 ,1996,21(7):73-74.

猜你喜欢

苦参素苦参碱苦参
Efficacy of Kushen decoction (苦参汤) on high-fat-diet-induced hyperlipidemia in rats
以苦参为主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苦参百部液治虫咬皮炎
大剂苦参治不寐
苦参碱对乳腺癌Bcap-37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氧化苦参碱对SGC7901与ECV304的体外活性比较研究
苦参素通过p38/JNK信号途径对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影响
维药苦豆子中苦参碱的提取
苦参素对缺氧/复氧损伤乳鼠心肌细胞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的影响
苦参素对肝星状细胞胶原降解蛋白MMP13表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