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病理性心包积液的临床价值
2010-04-13胡义芹赵爱君杨海英尹淑新李学军张文君
胡义芹,赵爱君,杨海英,尹淑新,李学军,张文君
(迁安市人民医院,河北迁安 064400)
病理性心包积液是指 M型超声显示舒张期心包腔内出现无回声区、积液量 >30 ml。为探讨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病理性心包积液的临床价值,我们回顾性分析了 116例病理性心包积液患者的超声心动图等相关资料。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 2005年 2月 ~2009年8月在我院门诊及住院的病理性心包积液患者 116例,男70例 、女 46例,年龄 3~78岁、平均 40.5岁,病程 5 d~11个月;均经临床和(或)心包穿刺抽液证实诊断。原发病为慢性心衰 41例,结核病 23例,尿毒症14例,肝硬化 6例,癌症 4例,心肌炎 4例,甲状腺机能减退 2例,外伤性 2例,风湿热 1例,不明原因19例。
1.2 检测方法 患者取左侧卧位(不能卧位者取半卧位),采用美国 ALT-200及日立 5500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 2~4 MHz,于胸骨左侧第 2~5肋间行各切面扫查;部分患者将探头由剑突下斜向剑突上,视心脏膈面心包腔有无积液,在检查过程中对仪器灵敏度作适当调节,以清晰显示心脏各层面结构及心包腔液体情况。采用二维超声半定量方法,将心包积液分为 5个级别[1]:①微量(<50 ml):左室后壁心包腔舒张期无回声区宽 0.2~0.3 cm,前壁不出现无回声区;②少量(50~100 ml):左室后壁心包腔舒张期无回声区宽 0.4~0.5 cm,前壁不出现无回声区或有可疑无回声区;③中量(101~300 ml),左室后壁心包腔舒张期无回声区宽 0.6~1.0 cm,前壁无回声区宽 0.2~0.5 cm;④大量(301~1 000 ml):左室后壁心包腔舒张期无回声区宽 1.1~2.5 cm,前壁无回声宽 0.6~1.5 cm,可出现心脏摆动征;⑤极大量(1 001~4 000 ml),左室后壁心包腔舒张期无回声区宽2.6~6.0 cm,前壁无回声区宽 1.6~4.0 cm,出现明显心脏摆动征。对超声诊断可疑微量、少量心包积液患者,可通过 M型超声进行检查验证(因 M型超声对正常心包积液和病理性心包积液可做出鉴别诊断)。
1.2 治疗方法 在超声引导下,对其中 29例中量、大量、极大量心包积液患者成功地进行心包穿刺抽液,抽出液经常规、生化、细菌学、细胞学检查,最后诊断为癌性积液 4例,结核性积液 12例,尿毒症积液 5例,慢性心衰积液 3例,甲状腺机能减退 1例,外伤性积液 1例,不明原因 3例。对微量、少量心包积液患者给予病因治疗,包括放、化疗,抗结核,纠正肾衰、心衰,改善肝脏功能,提高甲状腺机能等;对中量、大量、极大量心包积液行心包穿刺抽液,缓解临床症状。
2 结果
116例患者中,超声检查诊断积液微量 20例,少量 56例,中量 19例,大量 17例,极大量 4例。治疗后随诊 89例(视病情急缓确定随诊时间,一般 3 d~3周),积液消失 58例(微量 12例,少量 36例,中量 10例),积液由中、大量减至微、少量 18例,大、极大量减至中量 8例,死亡 6例(死于癌症 4例,重度多囊肝、多囊肾死于脑出血 1例,外伤积液转上级医院数日后死亡 1例);误诊 3例,右室前壁前方脂肪垫误诊为少量心包积液 1例,左侧胸腔大量积液误诊为大量心包积液 2例,均经 CT检查及左胸腔超声定位穿刺确诊证实。本组病理性心包积液患者的超声检查与临床诊断符合率为 97.4%(与文献报道[2]一致),误诊率为 2.6%。
3 讨论
心包是包绕于心脏的一个纤维浆膜囊,正常情况下含有 10~30 ml液体,起润滑作用,并将心包膜脏层和壁层分开。应用 M型超声可显示位于左室后壁心肌后方 0.1~0.3 cm的微小无回声区,该无回声区在收缩期可见,舒张期消失。因此,舒张期心包腔内出现无回声区、积液量 >30 ml,视为病理性心包积液。病理性心包积液多由心包疾患及心包外疾患引起,如感染、肿瘤、代谢障碍 (如尿毒症)、结缔组织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等。
超声心动图对病理性心包积液有肯定诊断价值,本组超声检查与临床诊断符合率 97.4%,明显高于 X线、心电图的 65%、50%诊断符合率[3],特别是对心脏增大合并心包积液患者,超声仍可全面显示其结构,并对其诊断提供更多信息。
通过半定量方法估测心包积液量,可对微量、少量心包积液做出及早诊断,指导临床及时治疗;对中量以上心包积液,可通过超声引导进行心包穿刺抽液,协助临床治疗,并提供病因诊断依据;对大量、极大量心包积液可通过穿刺抽液,防止心包填塞发生。另外,根据超声心动图动态观察心包积液的消长情况,可判断临床治疗效果和病情转归。
总之,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病理性心包积液具有可靠、无损伤、患者无痛苦、简单易行等特点,应作为诊断病理性心包积液的首选方法。
[1]李志安.临床超声影像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405.
[2]王秀荣,魏晓军.超声对心包积液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J].中国超声诊断杂志,2004,5(3):128.
[3]张树彬.临床实用超声心动图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6:158.